「瘦子」也有脂肪肝!專家教你把脂肪肝「吃回去」

轉自:新華網

新華社天津4月11日電 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解毒工廠」。很多人認為脂肪肝是因為吃得太油膩,排毒代謝跟不上導致的,是「胖子」的專屬。但是,一些「瘦子」在體檢後發現自己也有脂肪肝,這是怎麼回事?如何通過飲食把「脂肪肝」吃回去?來聽聽天津市南開醫院主治醫師李鶴的科普。

脂肪肝並非「胖子」專屬,其成因複雜,不一定是「吃出來」的。

不良飲食習慣是造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糖和脂肪攝入量超過肝臟的處理能力時,就會堆積在肝臟中。長期過多攝入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就容易形成「脂肪肝」。此外,大量飲酒也會影響肝細胞對脂肪酸的分解代謝,很多有飲酒習慣的人並不胖卻得了脂肪肝,就是這個原因。

快速減肥也容易得脂肪肝

快速減肥往往伴隨著過度節食和過度運動。如果長期進行低蛋白飲食,缺乏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素,就可能影響肝臟正常的代謝功能;當身體在短時間內大量消耗脂肪時,會形成大量的脂肪酸,超過肝臟代謝能力時容易導致脂肪代謝紊亂。

另外,一些減肥藥物雖能幫助減重,但長期使用可能對肝臟造成損害,增加患脂肪肝的風險。

得脂肪肝可能不是你的錯

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性疾病患者,由於體內代謝紊亂,往往易患脂肪肝。除此之外,一些遺傳因素也可能導致個體肝臟的脂肪代謝異常,增加脂肪在肝臟中的沉積,從而引發脂肪肝。

總的來說,脂肪肝不一定是「吃出來」的,還可能受到代謝問題、藥物因素和遺傳等多種因素影響。

肝臟有著較強的自我修復能力。通常情況下,得了脂肪肝不需要過分擔心,但並不意味著可以放任不管,脂肪肝發生以後,要視具體情況分門別類對待。

輕度脂肪肝」不可怕

一般來說,輕度脂肪肝患者如果沒有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是不需要治療的,但應引起注意,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如果患者已經出現癥狀,或者肝功能指標出現異常,要及早採取干預措施,調整或降低血脂,改善肝臟功能,防止脂肪肝向加重的方向發展。

「中重度脂肪肝」也「可逆」

當脂肪肝患者出現食慾減退,消化不良,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時,需要警惕已經發展為中度至重度脂肪肝。中度至重度脂肪肝可能發展為脂肪性肝炎,導致肝細胞損傷和炎症。如果長期不干預,可能發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在這一階段,只要認真管理,就仍有治癒的可能。

脂肪肝的危害不可謂不大,但通常來說,通過調整飲食結構,飲食上控制高脂高糖食物,增加膳食纖維和優質蛋白的攝入,脂肪肝是可以「吃回去」的。

控制總熱量:避免過量飲食,保持健康體重。避免體內過多的脂肪跑到肝臟去代謝。

減少高脂食物:少吃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飽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避免直接吸收過多的脂肪,增加肝臟負擔。

增加膳食纖維:多吃蔬菜、水果、全穀物,減輕肝臟代謝維生素的負擔,同時減少腸道的脂肪吸收。

攝入優質蛋白質:適量攝入魚、雞胸肉、豆類等低脂高蛋白食物,充足的蛋白質可以減少肝臟負擔。

避免高糖飲食:少吃甜點和含糖飲料,特別是要減少果糖攝入,果糖會加重脂肪肝病情。

選擇健康脂肪: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欖油、堅果、深海魚等。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幫助你降低血脂,延緩脂肪肝的進展。

統籌:劉雅萱

記者:尹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