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微生物群與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正越來越被視作免疫機制的關鍵構成,這其中涵蓋了針對癌症的免疫反應。在這一複雜體系里,維生素D由皮膚經日光照射生成,它在維持體內鈣含量、保障骨骼、牙齒以及肌肉健康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儘管維生素D對骨疾病的益處早已廣為人知,但如今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作為一種微量營養素,它在免疫調節以及塑造共生微生物群落方面,同樣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維生素D在癌症防治方面的潛在作用,也已成為科研領域的關注焦點。
近期,全球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刊發了一項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維生素D不僅具備調節鈣吸收的基礎功能,還能夠通過重塑腸道菌群,強化機體對癌症的免疫防禦能力,甚至能夠顯著提升免疫治療的效果。
▲截圖源自「Science」
一、《Science》重磅研究:解析維生素D與癌症的關聯
維生素D的功效遠不止作用於骨科疾病,它對慢性疾病乃至癌症都可能有著積極影響。研究表明,維生素D能夠抑制癌細胞增殖、推動細胞凋亡、減少血管生成,還能抑制癌症相關成纖維細胞的促腫瘤活性。此前研究已發現,血液中較高的維生素D水平或膳食中較多的維生素D攝入量,與結直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的發病率降低以及(或)癌症死亡率下降存在關聯。而近期《Science》的這項研究,進一步揭示了以下內容:
(一)揭秘維生素D對抗癌症的機制
科學家藉助小鼠實驗觀察到,攝入充足維生素D的小鼠,其腫瘤生長更為緩慢,並且對免疫治療的反應更為良好。深入探究發現,維生素D的「神奇抗癌功效」源於其對腸道細菌的影響——它能促使名為「脆弱擬桿菌」的有益菌大量繁殖。這種細菌如同腸道內的「免疫教官」,助力身體更精準地識別並攻擊癌細胞(詳見下圖)。
▲圖源「Science」,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無意中侵犯了知識產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一旦腸上皮細胞(IEC)中維生素D信號傳導中斷,腸道微生物群就會發生改變,進而影響小鼠對癌症的免疫力。更為奇妙的是,當直接向正常小鼠補充這種細菌時,能展現出顯著的抗癌效果;然而,若小鼠缺乏維生素D,即便補充該細菌也無法發揮作用。這充分表明,維生素D與腸道菌群就像緊密協作的「黃金搭檔」,彼此依存、缺一不可。
(二)人體維生素D水平與癌症抵抗力相關
人體維生素D水平與對癌症的抵抗能力緊密相連。參與1,25-(OH)₂D生物合成的蛋白質(CYP2R1、CYP27A1、CYP27B1)、限制維生素D可用性的蛋白質(GC),或者介導維生素D生物學功能的蛋白質(VDR),它們的基因多態性在不同程度上與癌症風險、微生物群改變,以及健康和疾病狀態下的免疫參數變化存在關聯。
研究還發現,維生素D水平偏低的人群,患癌風險相對更高,而且對免疫治療的反應較差。研究團隊對來自丹麥150萬人的數據集進行分析後發現,維生素D缺乏的人更容易患上皮膚癌、乳腺癌等;與之相反,維生素D充足的癌症患者,不僅生存率更高,治療產生的副作用也更少。
總體而言,這些數據顯示,無論是在人類還是小鼠中,較低的VitD組織可用性,均與整體免疫介導控制能力降低以及較差的癌症治療結果相關。
▼VitD與降低癌症風險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關係
▲圖源「Science」,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無意中侵犯了知識產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註:①SKMC:皮膚黑色素瘤;②SARC:肉瘤;③LIHC:肝細胞癌。
二、如何判斷維生素D缺乏與否?
判斷自己是否缺乏維生素D,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身體表現
1、骨骼健康問題:維生素D有助於鈣的吸收和利用,缺乏時可能導致成人出現骨軟化症,表現為骨骼疼痛、易骨折,尤其是在腰部、骨盆和下肢等部位;兒童則可能患佝僂病,出現雞胸、O型腿或X型腿等骨骼畸形。
2、肌肉功能異常:缺乏維生素D可能引起肌肉無力、肌肉疼痛,運動時容易疲勞,甚至可能導致肌肉抽搐。
3、情緒狀態改變:部分研究表明,維生素D缺乏與情緒障礙有關,如抑鬱、焦慮等情緒問題可能與維生素D缺乏存在一定關聯。
4、免疫力下降:維生素D在免疫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缺乏時可能導致免疫力降低,更容易患上感冒、流感等感染性疾病,且患病後恢復時間可能較長。
(二)血液檢測——血清25(OH)D檢測
維生素D(鈣化醇)是一個術語,包括維生素D3(膽鈣化醇)和維生素D2(麥角鈣化醇)兩種形式。維生素D3來源於動物源性食物或由皮膚在紫外線照射下產生,而維生素D2來源於植物和真菌。無論來源如何,維生素D2和D3都會在肝臟和其他組織中轉化為25-羥基維生素D[25-OHD],這是維生素D的主要循環形式。
因此,臨床中主要通過血清25(OH)D檢測指標,來判斷是否缺乏維生素D。一般來說,25-羥基維生素D水平低於20ng/mL被認為是缺乏維生素D,20-30ng/mL為維生素D不足,≥30ng/mL則為維生素D充足。
三、癌症患者怎樣有效補充維生素D?
癌症患者若出現維生素D缺乏的情況,該如何科學有效地補充維生素D呢?維生素D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日光照射、天然食物,以及添加補充(強化食品、膳食補充劑、藥品)。
日光照射是獲取維生素D最主要(佔比80-90%)、最天然且最經濟的途徑,正常情況下不會導致維生素D過量或中毒。對於成人而言,建議在非劇烈日光環境下(如樹蔭下、房檐下)規律曝露。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這個時間段內,每周兩次將雙上肢和雙下肢曝露於日光下5至30分鐘即可。不過,務必避開劇烈日光曝露,尤其是防止被日光晒傷,否則會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黃種人風險低於白種人)。兒童平均每天戶外活動時間宜保持在1至2小時,需注意6個月以下嬰兒應避免陽光直曬。
其中,食物補充應作為主要方式,應以食物補充為主,切不可因圖方便、減肥等緣由,用保健品替代日常飲食。那麼,天然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哪些呢?維生素D主要儲存於肝臟和脂肪中,並且25-OH-維生素D的半衰期較長,接近一個月。所以,只要體內維生素D儲量充足,並不需要每天都補充維生素D。
四、癌症患者還需要補充的其他重要營養素
除了維生素D以外,癌症患者還需要積極補充以下基礎營養素。
1、其他維生素
哈佛大學研究顯示,營養豐富的維生素攝入,有助於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因而,腫瘤患者可增加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D等)的攝入量,如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或適當補充複合維生素等,以滿足身體對營養素的需求,提高機體免疫力。全球腫瘤醫生網小編為大家總結了果蔬中常見的維生素含量,以供癌友們參考。
2、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能量產生的重要來源,能合成各種酶和激素,同時促進骨骼肌肉的生長。因而,癌症患者要適當增加蛋白質,尤其是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常見食物包括魚蝦貝類(如蝦仁、三文魚、扇貝等)、瘦肉類(如雞胸肉)、蛋類、乳製品(如牛奶)、豆製品等。如果攝入的蛋白質少於飲食攝入總量的60%,則需採用人工營養的方式進行補充。
3、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如鐵、鋅、硒、銅等)對人體也十分重要,攝入過多或攝入不足均會引起人體病理反應。因而,也需要重視微量元素在腫瘤患者營養干預中的作用。
4、碳水化合物
通常來說,健康人群所需的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比例一般為60%(碳水化合物) vs 20%(蛋白質) vs 20%(脂肪)。但腫瘤患者為更好地保證治療效果,通常需要減少碳水化合物在整個能量中的供能比例,以此來提升蛋白質及脂肪的供能比例。
5、糖類與脂肪
人體每天所需營養素還包括糖類、脂肪等。與正常組織細胞的代謝不同,腫瘤細胞通過無氧糖酵解提供能量,一方面抑制了有氧代謝;另一方面,增加了葡萄糖的無效消耗。從而導致腫瘤組織糖消耗量增大、能量利用度低,從而增加了營養流失,故腫瘤患者的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供能比例會有所不同。
五、癌症患者還需要知道的幾類火遍癌友圈的「營養素」
1、胸腺肽
免疫「萬金油」:胸腺肽是胸腺(體內具有免疫和內分泌功能的器官)釋放的一類具有生理活性的多肽,臨床應用較廣的是胸腺素α-1(胸腺法新,thymalfasin,Tα-1)、胸腺五肽等。其中,胸腺法新是一種經典的免疫調節劑,其多肽結構由28個氨基酸組成,在不同物種中具有保守性,已被證明在治療肺癌、肝癌、黑色素瘤等多種癌種方面,具有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2、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類可用作膳食補充劑的活的微生物製劑,具有調節腸道菌群、維持腸道正常功能、促進消化等功效,還有助於增強宿主免疫應答、提高抗腫瘤療效,同時減輕放化療引起的腹瀉等不良反應。
不過受限於飲食結構、遺傳、氣候環境等諸多因素限制,人腸道內棲居的益生菌種類,會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因而,近年來針對不同病種篩選出的「私人訂製」的益生菌,受到廣泛關注,更易達到預期效果。
3、人蔘皂苷
人蔘皂苷Rh2能夠通過多種途徑調節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免疫系統具有保護作用。人蔘皂苷Rh2可顯著提高IL-2(白介素-2)活性,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NK細胞的殺傷活性,從而發揮抗病毒抗腫瘤作用。
4、舞蓉多糖
舞茸,在我國因較早以「灰樹花」之名收錄於《中國的真菌》,所以國內習慣叫「灰樹花」。原產於日本北部山區,味道佳口感好且有傳承藥效,日本科學界多年研究證實,舞茸是最有價值的食葯兩用菇類。
根據日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對比香菇、靈芝提取物,舞茸提取物在提高機體的免疫應答能力上,顯現出最強大和最持久的特性。
5、破壁靈芝孢子粉
破壁靈芝孢子粉中含有靈芝多糖,三萜類靈芝酸等活性成分,具有促進T淋巴細胞增殖和T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增強NK細胞活性等作用。
六、小編寄語
在癌症的治療與康復進程中,營養支持治療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絕對不容小覷。及時、恰當地補充各類營養素,對改善癌症患者的營養狀況、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對治療的耐受程度以及減輕治療帶來的副作用,都大有裨益。就拿維生素 D 來說,它雖然並不能直接殺滅癌細胞,卻如同一位默默助力免疫系統的盟友。通過科學合理地補充,我們或許能為身體增添一層防護。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在此提醒各位癌友,由於腫瘤患者的營養狀況、個人情況、癌種、分期以及治療方式等各不相同,具體的飲食調理方案也會存在差異。建議患者秉持均衡營養、健康飲食的原則,切不可盲目大量服用膳食補充劑,以免延誤病情或引發其他不良後果。
七、參考資料
[1]Giampazolias E,et al.Vitamin D regulates microbiome-dependent cancer immunity. Science. 2024 Apr 26;384(6694):428-437.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h7954?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rid:crossref.org&rfr_dat=cr_pub%20%200pubmed
本文為全球腫瘤醫生網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