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 | 巨星隕落!享年99歲!

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黃旭華2月6日20時30分在湖北武漢逝世,享年99歲。2月10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殯儀館舉行遺體送別儀式。


訃告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全國道德模範,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長、黨委書記(代理)、名譽所長黃旭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2月6日20時30分在湖北武漢逝世,享年99 歲。

 

茲定於2025年2月10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殯儀館舉行黃旭華同志遺體送別儀式。

 

特此訃告。

 

 黃旭華同志治喪工作委員會

2025年2月7日

 

 

聯繫電話:

027-88043382 程科

027-87960519 童路

 

傳真:027-88041815

 


1987年,《文匯月刊》刊發了一篇報告文學作品《赫赫而無名的人生》。文章講述了一位1949年自交通大學畢業的廣東客家後裔為研製中國第一代核潛艇,隱姓埋名30餘年的感人故事。
一位母親看到文章後,淚流滿面。儘管文章只提及這位學生姓黃,沒有寫出全名,也沒有照片,但老人確信文章里的人就是她的兒子。那個離家30年未歸、問做什麼工作從來不回答、甚至連父親和二哥去世都未回來的兒子,幫國家研製了第一代核潛艇,是國家的大功臣。
他就是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


01

參加這項工作就要當一輩子無名英雄

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試航。因核潛艇在現代戰爭中戰略地位重要,國際上一些軍事大國紛紛加強了對這一新型武器的研製工作。
為了能夠強有力應對西方大國的核訛詐,1958年,作為國家最高機密的中國核潛艇工程正式立項。當時34歲的黃旭華接到秘密調令,來到北京,參加「核潛艇總體設計組」工作,是最早研製核潛艇的29人之一。 
由於核潛艇研製是國家最高機密,從1958年到1988年,黃旭華一直隱姓埋名,30年未能回家,與父母的聯繫也只通過信箱。父母多次寫信問他在哪個單位、做什麼工作,他總是避而不答。父親去世時,他也沒能見到父親最後一面。他說自己「屬於祖國,無怨無悔」「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這個一直在我心裏面。


02

一窮二白起步  土辦法解決尖端技術難題

核潛艇是個複雜龐大的系統工程,其研製難度遠遠超出常規潛艇。當時,由於資料缺乏,核潛艇就如同一個抓不到的夢,黃旭華等科研人員更是沒有見過核潛艇長什麼樣,中國的核潛艇事業從零開始。
為加快研製進度,第一艘核潛艇採用的是邊研究、邊設計、邊生產的特殊方式。在沒有外援、沒有計算機的情況下,黃旭華帶領團隊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出成千上萬個數據,闖過了一道又一道難關。
1970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在鮮花、掌聲、歡呼聲中被徐徐推下大海,所有人都熱血沸騰。
1974年8月1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命名為「長征一號」,舷號為401,正式編入人民海軍的戰鬥序列。
這是世界核潛艇史上罕見的速度:上馬三年後開工,開工兩年後下水,下水四年後正式入列。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03

首位參與深潛試驗的核潛艇總設計師

1988年初,我國核潛艇研製工作迎來了一個關鍵的日子:按設計極限在南海進行深潛試驗。
儘管試驗前整整做了三個月的建造複查,黃旭華和所有參試人員依然要面對巨大壓力。看到這個情況,年過花甲的黃旭華決定親自參與深潛。
圖:黃旭華(後排左一)同參與深潛試驗的科研人員合影

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參與深潛,這在世界上尚無先例。單位領導得知後,勸黃旭華不要親自深潛,但他卻堅持參加。他表示:「深潛不是冒險,我對它有信心。而且萬一還有哪個環節疏漏了,我在下面可以及時協助艇長判斷和處置。
事實證明,一代核潛艇的設計、建造都達到了預期。中國人民海軍潛艇史上首個深潛紀錄由此誕生!

04

捐出個人所得獎金 用於人才培養

如今,我國核潛艇發展正在大步向前。年逾九旬的黃旭華說:「雖然我現在年齡大了,已經退出一線,但我感覺我的責任並沒有完。我現在的責任是給新一代當啦啦隊長,給他們鼓勁兒。」他幾乎全部捐獻了所獲得的各級各類獎項獎金約2000萬元,用於國家的科研、教育及科普事業。


圖:黃旭華與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一起


黃旭華曾說:「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希望通過我的捐贈,讓更多的人關注、關心、支持科研、教育和科普事業 。

編輯 | 馬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