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不洗澡,家人才健康」,哪4個時間不能洗澡?今天才知道!

洗澡是日常生活當中保持清潔的重要方式,不僅能去除身體污垢,也能緩解身心。但我們不知道的是有4個時間其實並不適合洗澡。老人常說「四十不洗澡,家人才健康」。

沒想到洗澡的時間上也暗藏玄機。如果在這些錯誤的時間內洗澡,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不良的影響,甚至還可能影響我們的健康。

別說在之前我還真沒有在意,甚至覺得這樣的說法都是迷信的。直到一次,我在錯誤的時間洗澡,感覺身體不適,才知道原來這個說法是有理有據的,

只有在適宜的時間內洗澡,才能讓我們更好地呵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今天就讓我們來說一說,究竟是哪4個時間不宜洗澡呢?

1吃飽之後不適合洗澡

有時在家中,我們經常會吃飽飯,立刻去洗澡,洗完澡也能美美的睡上一覺,又或者說吃飽飯了趕緊出門洗澡,好節省時間,回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今天才知道,原來剛吃完飯的時候不適合馬上去洗澡。如果這時我們馬上去洗澡的話,那麼就會影響到腸道的吸收和消化,讓人感覺非常不舒服,因為吃完飯之後,

全身的血液都會大量的聚集在腸系統血管進行營養吸收和運輸,同時給腸道運輸養分,確保功能健全。

然而如果我們在這個時間內洗澡,皮膚得到刺激,毛細血管也會擴張,血液會過多的聚集在表皮下的毛細血管,日常系統血液供給不足,就會影響消化。

而且洗澡的時候還會有很多水汽,浴室的空氣不流通,也可能導致呼吸不順暢,大腦還會出現短暫性的貧血缺氧,很容易引起低血糖或者是昏倒等問題。

2早晨剛起床,不宜洗澡

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哪怕是開著窗,晚上同樣很悶熱,我還不習慣開空調睡覺,有的時候也會被熱醒,早上醒來就一身汗,想著又要洗漱上班,不如直接洗澡算了,因此我習慣性早晨剛起床就洗澡。

殊不知這個時間段不適合洗澡。因為人早晨起來處於一個應激的狀態,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如果這時洗澡會導致心跳加快,血壓下降還可能引起大腦供血不足,

從而出現昏厥或者跌倒的情況,而且早上起早水分蒸發會帶走皮膚上的水分,加上洗浴用品的清潔作用,身體的角質層變薄,皮膚屏障也會受損,導致皮膚失去保護,變得敏感脆弱,

受外界的刺激可能出現瘙癢紅腫等各種問題,從中醫角度來看,我們睡了一晚上覺,身體處於修復的過程中,如果在這個時候洗澡,容易將剛修復的元氣卸掉,從而損傷元氣。

3睡覺前不宜洗澡

大部分人都會在睡覺前去洗澡,上班也累了一天,而洗澡除了能洗去灰塵,還能放鬆身心,然後直接睡覺也能提高睡眠的質量,身邊很多的人這麼多年也都是這麼做的,

而且也不知道有什麼不妥。可是如果我們在睡前洗澡,洗完澡就直接鑽進被窩睡覺的話,頭髮和身體都沒有完全乾爽,睡著不僅不舒服,還會危害身體健康。它會影響褪黑素的分泌。

褪黑素主要在晚上9點就開始分泌,讓人產生睡眠的衝動,如果這個時候再洗澡,由於洗澡引起體溫的大幅波動,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難怪有的時候洗完澡就格外的精神,都不想睡覺了。

而且血壓也會在洗澡的時候升高,引起血壓波動不利於穩定,甚至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不良的影響。

4運動之後不宜洗澡

喜歡運動的人也格外願意出汗,如果在這個時候洗個澡,整個人也會舒服很多。可是沒想到運動之後也不適合洗澡,因為全身都是汗,毛孔也是打開的狀態,

血液也處於一個加速循環的狀態,如果直接洗澡的話,水就會刺激到身體,而且會讓血液循環的更快,因此很多人就有一種喘不上氣的感覺,嚴重還可能頭暈摔倒。

所以大家在運動後如果滿身是汗,一定要靜坐一會兒,等待汗消了之後,讓呼吸恢復平穩狀態,這個時候再去洗澡,就沒有什麼不不妥當了。

總結

4時不洗澡,家人才健康,原來指的是這個這4個時間。而且洗澡還有最佳時長,一般情況下淋浴10~15分鐘是最好的,就算要泡澡也不要超過20分鐘,你做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