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人的睡眠模式會根據年齡的增長經歷自然的變化,如總睡眠時間減少、深睡眠比例下降和睡眠片段化。
如果把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的睡眠時間拿來比較一起睡眠,會發現很多不同:
年輕人傾向於晚睡晚起,睡眠障礙多,但往往與情緒相關;
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中年人睡眠模式出現變化,往往會遭遇「社會時差綜合征」,出現難以入睡、難以保持睡眠、白天警覺性下降、全身不適和胃腸道癥狀。
而老年人習慣早起早睡,睡眠時間相比中年人、年輕人來說更短,往往還會出現早醒現象。
正常的睡眠,都是一夜安好,一般不會出現過早醒來的現象。如果經常出現早醒的情況,可能是衰老的表現,也可能是身體出現了疾病!
晚上睡覺總是早早醒來,可能是生病了!
1、精神疾病
抑鬱、焦慮等情緒問題不僅影響大腦興奮水平,還會干擾正常睡眠周期。
有研究分析了150例抑鬱症,患者發現其中患有睡眠障礙的人有118例,發生率為78.67%[1]。
很多人會在晚上出現抑鬱焦慮等負面情緒,導致夜不能寐,在這時候就要注意是不是抑鬱症、焦慮症導致的問題。
如果被診斷出患有抑鬱症或者是焦慮症,就不能簡單地認為是「想太多」,這是一種精神疾病。
2、消化疾病
有的人晚上總是出現嘴裡往上冒酸水、燒心,甚至是嘔吐的癥狀,這種情況可能是出現了消化疾病——胃食管反流病。
它可導致夜間燒心、反酸、胸痛等癥狀加劇,十分影響睡眠,甚至為此多次起夜處理反酸,使人難以入睡。
3、泌尿疾病
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夜尿症、膀胱過度活動症等疾病,可能導致夜間頻繁排尿,出現排尿不盡的感覺,患者每晚會醒來至少兩次。
4、呼吸疾病
感冒、肺炎、過敏性鼻炎等疾病會引起咳嗽、呼吸困難,影響睡眠質量。
特別是睡眠呼吸暫停,會出現打鼾非常嚴重,導致患者被憋醒,甚至出現呼吸暫停的癥狀,還可能引發急性心血管疾病,風險非常大。
5、內分泌疾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會導致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分泌過多,引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難以入睡和早醒等睡眠質量不佳的癥狀。
在其他方面,會出現代謝加快,雙眼突出、脖子加粗的癥狀,需要及時治療。
如果沒有以上疾病,仍然出現了睡眠質量差的情況,需要怎麼做?
為了改善睡眠質量,可以優化睡眠環境、避免咖啡因和酒精的攝入,增加運動、減少電子設備使用、管理壓力、避免長時間卧床和限制夜間液體攝入。
如果這些方法無效,建議尋求醫生的幫助。
小結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睡眠模式會逐漸發生變化,到了老年的時候,總睡眠時間會減少,深睡眠比例會下降,睡眠還會逐漸的片段化。
但無論如何,正常的睡眠都是有完整的睡眠周期,而不會出現早醒的情況。
如果出現早醒的情況,可能是年齡逐漸變大,也有可能是疾病的信號。
抑鬱、焦慮等精神疾病,胃食管反流,感冒、過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甲狀腺功能異常、前列腺增生,膀胱過度活動症等泌尿系統疾病都會影響患者的睡眠導致早醒。
如果沒有上述疾病,但睡眠質量仍然比較差,建議諮詢醫生。
參考資料
[1]張艷艷. 抑鬱症患者睡眠障礙發生情況及影響因素研究分析[J]. 世界睡眠醫學雜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