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醫保局印發
《放射檢查類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
CT、磁共振、X光收費將執行新規
↓↓↓
針對看病就醫過程中「檢查多、檢查貴、檢查重複」等群眾反映集中的問題,近日,國家醫保局印發放射檢查類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統一整合規範現行放射檢查項目,CT、X光等放射檢查項目立項更清楚、收費更明白,推動放射檢查價格趨於合理。
將實體膠片從項目價格構成中剝離
由患者按需選購
《立項指南》將數字影像處理、上傳與雲存儲納入放射檢查的價格構成,檢查結果上傳至雲端,患者可以便捷閱讀本人檢查資料、醫療機構可以跨地區跨機構進行調閱、醫保部門也可以核查已上傳的檢查資料。如醫療機構無法做到檢查影像雲存儲的,就需要減收一定費用。
此外,《立項指南》統一將實體膠片從項目價格構成中剝離,由患者按需選購,實體膠片實行零差價銷售,不捆綁收費。
收費立項以檢查效果為導向
不再緊跟設備參數
在放射檢查項目中,檢查設備差異是繞不開的話題。通俗來說,檢查設備排數越多,掃描結果也就「切得越薄」,呈現更加清晰的成像效果。與此同時,這也帶來了更高的設備價格和醫療機構更多的收費立項訴求。
為減少價格項目與檢查設備綁定,立項指南堅持服務產出導向的基本原則,立項不再緊跟設備參數走,而是跟著檢查效果走,將關注點聚焦在檢查精度上。普通CT檢查不再按排數確定收費標準,而是對掃描層厚<2mm的「薄層掃描」設立加收項。
促進人工智慧輔助診斷技術
進入臨床應用
為支持人工智慧輔助診斷進入臨床應用,又防止額外增加患者負擔,立項指南在放射檢查類主項目下統一安排「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的擴展項,也就是說醫院利用人工智慧進行輔助診斷的,執行與主項目相同的價格水平,但不與主項目重複收費。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