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這8個「窩」,最易藏著代謝廢物

人體上有許多凹陷的部位,這裡往往隱藏著大量對身體有益的穴位,因此被人們俗稱為「養生窩」。

兩肘窩、兩腋窩、兩腹股溝、兩腘窩,是中醫常說的拍八虛的八虛。

圖源:浙江省腫瘤醫院中醫科公眾號

「虛」就是薄弱環節的意思,五臟之邪喜歡藏匿於八虛之中,導致經氣的運行不暢。

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岐黃學者張忠德表示,中醫講這八個部位是經脈交錯曲折的位置,很薄弱,臟腑邪氣很容易堵在這裡不通

體內代謝廢物很容易在這8個部位儲存,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甘肅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副教授寧艷梅表示,通過適度拍打、按摩這些窩窩部位,可刺激穴位,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緩解疲勞,以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拍打腋窩

腋窩處的頂點上有個穴位叫極泉穴,經常按摩可以寬胸寧神、調和氣血。從現代醫學上講,腋窩處的淋巴組織非常豐富,經常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

方法:將四指併攏置於腋窩下,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每10圈交換一次,共按摩100~200次;也可按壓,用左手按右腋窩,右手按左腋窩,用拇指指肚按極泉穴,反覆揉壓直至出現酸、麻、熱的感覺,一般需要3~5分鐘。或者空掌心拍打,拍打至腋窩處微紅即可。

拍打肘窩

位於肘關節前面,是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太陰肺經的通行之所,分布著曲池、曲澤、尺澤等穴位。

當血液中代謝產物過多時,血液黏稠度增加,經脈氣血易滯留在肘關節,經絡不通,引起心火肺熱亢盛,會出現咽喉腫痛、咳嗽痰黃、心煩失眠等證。按摩肘窩的穴位可疏通經絡氣血,清熱祛濕,安神利咽。

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一側上肢伸直,肘窩向上,用另外一隻手虛掌著力,兩側交替拍打各100次。拍打時要注意節奏,也可輕輕按揉局部穴位,以感覺肘部微微發熱、酸脹為宜。

拍打腹股溝

拍打腹股溝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人體新陳代謝,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排便和預防便秘的作用。
同時,此處還有兩個治療婦科疾病非常有效的穴位——氣沖穴和沖門穴,對於月經不調、婦科炎症、痛經、雙腳冰涼等問題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方法:直立,雙手輕輕拍打兩腹股溝,逐漸加力,直至兩髀微微發熱為止,每天拍打2~3次,每次3~5分鐘。

拍打腘窩

膝後區的菱形凹槽,裡面的血管和神經非常豐富,經常拍打有行氣活血、緩解痙攣的功效。

腘窩處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經常按摩,對常見的坐骨神經痛、小腿疲勞、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都有治療作用。

方法:腘窩不好拍,可以彎腰拍打,也可以與家人互相拍打,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在腘窩處放一塊干毛巾,用擀麵杖輕輕在腘窩擀動,每天堅持五分鐘即可。

完整版動作示範↓

拍打注意事項

最好遵循先左後右,從上至下的原則拍打(順序:左肘窩→左腋窩→右肘窩→右腋窩→同時拍兩側腹股溝→同時拍兩側腘窩)。

上午進行最佳,過了晚上9點不要拍打。

拍打時應避免寒氣,不可電扇或空調直吹。

如要淋浴應在拍打後的3個小時後進行,不可洗涼水澡。

以下5種情況不建議拍打:

1.有出血傾向的疾病:例如血小板減少,白血病,過敏性紫癜等。

2.嚴重糖尿病患者。

3.皮膚外傷,或皮膚明顯炎症、紅腫、滲液潰爛等。

4.新發骨折、扭傷等。

5.女性月經期、妊娠期。

本期編輯:鄧玉   動作示範:徐夢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