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癌症早期大多無癥狀,如何預防?警惕這幾大危險因素

11月是「國際肺癌關注月」

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

我國肺癌每年新發病例約為82.8萬

位居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

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肺癌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一起來了解

↓↓↓

肺癌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肺癌的危險因素包括

吸煙、接觸放射線、化學物質暴露等

此外,遺傳因素也很重要

專家介紹

家裡人尤其是三代近親有腫瘤病史

尤其是肺癌,需要格外注意

早期肺癌大多數沒有癥狀

一旦出現了劇烈咳嗽、痰中帶血、

胸悶氣短等癥狀

70%以上已是中晚期

專家介紹,現有的研究已證實

小於一公分的早期肺癌

也叫做早早期肺癌

它的5年生存率達92%以上

小於兩公分的早期肺癌

也就是沒有轉移的肺癌

5年生存率為80%左右

如果達到三公分

生存率就降到了76%

專家建議發現更多早早期的肺癌

特別是一公分以內的肺癌

低劑量螺旋CT能發現可治癒的早期肺癌

世界各國均推薦其作為肺癌篩查的主要方法

目前,肺癌發生的年齡在我國呈逐漸年輕化

40歲以上且伴有吸煙、腫瘤家族史、

肺癌家族史、慢性肺部疾病歷史的人群

都應該進行肺癌篩查

體檢查出肺結節怎麼辦?專家支招→

肺結節和肺癌有什麼關係?

該如何處置?

近年來,隨著CT技術的進步及廣泛應用

大量的肺部小結節被發現

醫學上把肺內小於3cm的

圓形、類圓形密度增高影稱為結節

小於1cm的稱為小結節

小於5mm的稱為微小結節

肺結節的原因多種多樣

最常見的是炎症

僅僅極少數才是早期肺癌

專家介紹

95%的肺結節都是良性

一定要區分肺結節與早期肺癌

不能將其誤診成為炎症

後面延誤成晚期的肺癌

同時也不能把本身是良性的肺部結節

過度地去外科手術把它切掉

專家表示,對於邊緣不光滑、

密度不均勻的肺部小結節

應定期複查CT

首次胸部CT發現肺結節的人群

千萬不要恐慌

也不要頻繁地去做CT檢查

只需要通過動態觀察

來看它有沒有惡化的可能

經過兩到三次複查

如果肺結節發生了變化

才需要進行干預

綜合:《新聞直播間》、央視新聞客戶端

來源: 央視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