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坦言:最容易導致衰老的行為,不是熬夜!而是頻繁去做4件事

2025年05月12日16:53:05 健康 1220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我天天晚睡,可身邊那幾個總睡得早的人,看起來比我還顯老,是不是衰老根本不是熬夜引起的?」

一名外企女職員在辦公室里一邊揉太陽穴一邊問出這句話,她皮膚狀態不錯,但身邊同齡人卻已開始脫髮、長斑、面色暗沉。

她的觀察其實擊中了一個誤區:大家都在批評熬夜,卻忽略了真正加速衰老的,是日常反覆做的某些行為,而不是睡覺的時間。

醫生坦言:最容易導致衰老的行為,不是熬夜!而是頻繁去做4件事 - 天天要聞

人總是會把自己感覺最明顯的行為當成罪魁,比如覺得黑眼圈是因為晚睡、皮膚乾燥是因為沒補水,但衰老的過程,從不靠表面變化判斷,更多是從細胞層面慢慢失控。

那些每天不被當回事的習慣,其實比偶爾幾晚沒睡好更可怕,長期重複、沒有意識地做一些事,才是把人從內到外耗空的根源。

很多人最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就是長期坐著不動,表面看起來只是缺少鍛煉,實際影響遠不止這些。

醫生坦言:最容易導致衰老的行為,不是熬夜!而是頻繁去做4件事 - 天天要聞

靜坐超過90分鐘,肌肉活動就會顯著減少,肌肉中的GLUT4蛋白下調,葡萄糖攝取下降,血糖開始波動。

時間一長,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基礎代謝率下調、肌肉萎縮、骨密度下降,一系列連鎖反應悄悄推進,也就是說,就算吃得再好,久坐不動這個行為本身,就足以讓身體逐步衰退。

再來看看糖的事,高糖飲食不僅僅讓人發胖,它更直接影響蛋白質的結構完整性,體內的蛋白質一旦被多餘糖分附著,形成糖化終產物AGEs,會交聯膠原纖維、破壞血管彈性、干擾酶活性。

醫生坦言:最容易導致衰老的行為,不是熬夜!而是頻繁去做4件事 - 天天要聞

這些損傷不是短時間內能修復的,一旦形成就是長期沉積。AGEs在皮膚里沉積,會導致皮膚鬆弛、色素沉著;在血管內沉積,會加速動脈硬化;在大腦中沉積,還會影響神經元間信號傳遞。

研究表明,長期攝入高糖食物者,皮膚老化速度比低糖飲食者快36%,很多人拚命買護膚品、補膠原蛋白,卻一天三頓都吃麵包蛋糕奶茶,這種飲食結構,是對抗衰老最失敗的操作。

不少人走極端,一邊怕糖一邊怕胖,結果走向另一個深坑——過度節食,這種行為更具破壞性,身體在長時間缺乏熱量時,會啟動保護機制,大量減少能量輸出,抑制非關鍵系統的運轉。

醫生坦言:最容易導致衰老的行為,不是熬夜!而是頻繁去做4件事 - 天天要聞

最先受影響的是內分泌系統,女性可能月經紊亂,男性睾酮下降。緊接著是免疫系統、骨代謝系統、毛髮生長系統的全面減速。

研究顯示,長期每日攝入熱量低於基礎代謝率80%的人,體溫下降、血壓降低、心率變慢,同時出現明顯的皮膚乾燥、脫髮和注意力障礙。

這些衰老表現不來自外部,而是內在系統功能主動關機的結果,過度節食看似控制體重,實則犧牲了基礎代謝、激素平衡和組織修復能力,把生理年齡拉快了好幾年。

醫生坦言:最容易導致衰老的行為,不是熬夜!而是頻繁去做4件事 - 天天要聞

如果說久坐、高糖、節食是對身體的攻擊,那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是對神經系統和結構力學的全面打擊,很多人不明白,頸椎對大腦供血有直接影響。

長時間低頭狀態下,頸部肌肉群持續處於張力不平衡,椎動脈受壓,腦供血下降,容易出現記憶力減退、情緒波動、注意力渙散等表現。

這種狀態被誤認為「精神壓力大」,其實是腦部功能在缺血中緩慢退化,還有些人甚至出現面部僵硬、眼乾、瞬目反應遲鈍,這些不是簡單的疲勞,而是自主神經系統調控失衡的信號。

醫生坦言:最容易導致衰老的行為,不是熬夜!而是頻繁去做4件事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一些長期熬夜但堅持鍛煉、飲食均衡、注意姿勢和光照的人,生理年齡並沒有顯著提前,反而是那些睡得再好但久坐、高糖、節食、低頭玩手機的人,衰老速度加快更明顯。

這說明,熬夜的傷害雖然大,但它並不是決定老化速度的唯一變數,真正該重視的,是生活結構里的慢性破壞行為,只關注晚睡是否有害,而忽略白天的行為模式,是一種片面認知。

如果已經長時間處在這些行為狀態中,還有沒有辦法逆轉這些加速衰老的過程?

醫生坦言:最容易導致衰老的行為,不是熬夜!而是頻繁去做4件事 - 天天要聞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複雜,從細胞生物學角度看,部分衰老是可以被減緩甚至逆轉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干預細胞損傷的來源、是否能修復代謝通路的效率。

以久坐為例,即使每日固定鍛煉30分鐘,也無法完全抵消久坐帶來的代謝抑制,但如果每坐40分鐘就起身活動5分鐘,GLUT4活性可以恢復到正常水準的92%。

高糖飲食的傷害也並非不可逆,AGEs一旦形成很難清除,但調節飲食結構、提高抗氧化攝入(如維生素C、E、多酚類)可以減少其進一步生成。

醫生坦言:最容易導致衰老的行為,不是熬夜!而是頻繁去做4件事 - 天天要聞

過度節食導致的激素紊亂、肌肉流失,通過恢復營養攝入和阻力訓練,也有機會讓基礎代謝回升、內分泌軸重新啟動。

神經系統的損傷相對複雜一些,長時間低頭造成的供血不足和頸椎壓迫,需要多因素干預,包括光照管理、姿勢重建、頸部力量訓練,甚至神經調節治療,雖然不能百分百逆轉,但這類干預帶來的修復遠遠高於想像。

所以,衰老的快慢並不取決於某一次失控,而取決於你是否持續讓某些行為變成日常,如果能在每一次選擇中稍微偏離錯誤的軌道,哪怕只有一點點,身體的修復力會悄悄把你拉回正軌。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衰老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醫生坦言:最容易導致衰老的行為,不是熬夜!而是頻繁去做4件事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張夢,老年人自評健康狀況與死亡風險的關聯分析,預防醫學 ,2024-2

醫生坦言:最容易導致衰老的行為,不是熬夜!而是頻繁去做4件事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去醫院推拿按摩,「低頭族」找到了解壓新選擇 - 天天要聞

去醫院推拿按摩,「低頭族」找到了解壓新選擇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石夢竹 徐詩瑜)6月17日,臨近下班時間,小其(化名)打開手機,確認自己預約上了家附近的一家醫院推拿按摩。「我真的很喜歡去醫院按摩,一杯奶茶錢,就能夠讓緊繃一天的身體放鬆一下。」她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有時候醫院甚至「一號難求」,線上預約不到的話,一般需要早起去排隊挂號。...
從習慣性負面情緒到有意識行動:如何打破思維的馴化循環 - 天天要聞

從習慣性負面情緒到有意識行動:如何打破思維的馴化循環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是自己在主宰著自己的心身,殊不知卻是頭腦在馴化著自我。頭腦會將我們經歷的事物全部合理化,所以頭腦就會鑽牛角尖。頭腦合理化失敗的結果就會製造諸多的負向情緒跟心身分裂。頭腦在思維的牽制攪動下像是一缸渾濁的水。當我們整個心身因為缺
嚇出一身冷汗!阿婆在家中照鏡子,380萬養老錢突然被瘋狂轉賬 - 天天要聞

嚇出一身冷汗!阿婆在家中照鏡子,380萬養老錢突然被瘋狂轉賬

「我賬號密碼沒給過別人,錢怎麼就轉出去了?」直到民警站在面前,上海的陳阿婆對自己如何被騙,依舊一頭霧水。近日,上海虹口、普陀兩區反詐中心通力合作,通過警銀協作,成功發現並勸阻一起電信網路詐騙,及時幫助市民陳阿婆,保住了380多萬元的養老錢。虹口反詐中心收到普陀反詐中心推送線索,居住在虹口區江灣鎮街道的...
復視、黃斑病變、飛蚊症等眼病很痛苦,80歲老中醫凡國玉:8年前復視是自己療愈的,老年人眼部疾病要早治療 - 天天要聞

復視、黃斑病變、飛蚊症等眼病很痛苦,80歲老中醫凡國玉:8年前復視是自己療愈的,老年人眼部疾病要早治療

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眼部問題多見,復視、黃斑病變、飛蚊症、白內障等,都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中醫認為,眼部問題的發生與先天稟賦不足、外傷、風邪等相關。雖然病位在眼,但肝主目,與腎陰不足、陰虛火旺、肝風內動關係密切。」湯養元名醫館凡國玉醫生說。凡國玉, 80歲,出身中醫世家,清朝御醫劉成然的第三代傳人。1964...
5歲男孩吃了1包堅果,直接變成「小黃人」住進ICU!只因含有「它」 - 天天要聞

5歲男孩吃了1包堅果,直接變成「小黃人」住進ICU!只因含有「它」

近日一名5歲男孩吃了1包堅果後直接變成「小黃人」住進了ICU1包堅果為什麼有這麼大「殺傷力」呢?治療前尿液顏色為醬油色。圖源:廣州日報廣州日報消息,廣東佛山5歲的小雨(化名)在吃了零食之後短短几天,面無血色、突變「小黃人」,同時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腹痛、發熱……尿液也變成了醬油色。原因竟是小雨食用的堅果...
夏天渾身沒勁的人,可以吃點它 - 天天要聞

夏天渾身沒勁的人,可以吃點它

到了夏天,不少人容易感覺疲乏無力,提不起精神,甚至稍微動一動還會心慌氣短……這些信號可能是在提醒你——身體缺鉀了。缺鉀容易影響肌肉,如果牽連心肌或呼吸肌,還可能引發嚴重的心律失常,這時,可以適當吃點「鉀」。缺鉀有哪些信號?吃什麼補鉀效果好?
「曼巴」談海玉:用19年堅定守護藏民健康 - 天天要聞

「曼巴」談海玉:用19年堅定守護藏民健康

當談海玉決定離開那曲時,距離第一次踏上這片平均海拔4500米的土地已經過去了19年。她是首批西部計劃志願者。2003年,大專畢業後來到那曲市人民醫院(2018年前為「那曲地區人民醫院」)參與志願服務,隨後留院工作。2022年11月,她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