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6大要點,速來收藏
高血壓不僅是中國患病人數最多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也是導致城鄉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2022年11月,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聯合制訂《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2022》,針對高血壓診治過程中的常見問題給出了較為詳細的循證推薦,以期全面提升我國高血壓診治水平。對此,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讀。
01 高血壓新定義和新分層
1)高血壓定義:我國成人高血壓的診斷界值由SBP(收縮壓)≥140mmHg和/或DBP(舒張壓)≥90mmHg下調至SBP≥130mmHg和/或DBP≥80mmHg;
2)高血壓分級:推薦我國成人高血壓患者按血壓水平分為1級(SBP130~139mmHg和/或DBP80~89mmHg)和2級(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
3)高血壓心血管危險分層:a)高危患者: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者,或SBP130~139mmHg和/或DBP80~89mmHg伴臨床合併症、靶器官損害或≥3個心血管危險因素者;b)非高危患者:SBP130~139mmHg和/或DBP80~89mmHg且未達到上述高危標準者。
02 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目標值
1)建議無臨床合併症、年齡<65歲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目標值為<130/80mmHg;
2)對於高血壓合併房顫的患者,建議血壓控制目標值為<130/80mmHg;
3)對於高血壓合併冠心病患者,建議血壓控制目標值為<130/80mmHg;
4)對於高血壓合併射血分數降低(HFrEF)以及射血分數保留(HFpEF)的心衰患者,建議血壓控制目標值為<130/80mmHg;
5)對於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患者,建議血壓控制目標值為<130/80mmHg;
6)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a)65~79歲,建議血壓控制目標值為<130/80mmHg;b)≥80歲,建議首先將SBP降至<140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30mmHg;
7)對於高血壓合併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建議急性期血壓控制目標值為<130/80mmHg;
8)對於高血壓合併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未進行靜脈溶栓及血管內治療,建議SBP≥220mmHg和/或DBP≥120mmHg啟動降壓治療;b)擬進行靜脈溶栓及血管內治療,建議在治療前控制血壓≤185/110mmHg;
9)對於高血壓合併病情穩定的卒中患者,建議血壓控制目標值為<130/80mmHg,以預防卒中複發;
10)對於高血壓合併慢性腎臟病非透析患者,a)尿蛋白<300mg/d,建議血壓控制目標值為<130/80mmHg,如能耐受SBP可進一步降至120mmHg;b)尿蛋白≤300mg/d的CKD非透析患者,建議血壓控制目標值為<140/90mmHg,如能耐受,SBP可進一步降低至130mmHg。
03 高血壓生活方式干預
建議所有高血壓患者均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包括飲食干預、運動干預、減壓干預、減重干預、戒煙限酒和綜合生活方式干預(圖1)。
圖1 高血壓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預
04 高血壓藥物治療
1)降壓藥物啟動時機:a)高危患者立即啟動降壓藥物治療;b)非高危患者進行3-6個月生活方法干預,若SBP≥130mmHg或DBP≥80mmHg可考慮啟動降壓藥物治療;
2)無臨床合併症高血壓患者,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ARB)、鈣通道拮抗劑(CCB)和利尿劑作為一線降壓藥物;
3)高血壓合併冠心病患者:a)有心絞痛癥狀,藥物推薦首選β受體阻滯劑和CCB;b)有心肌梗死病史,降壓藥物推薦首選β受體阻滯劑和ACEI/ARB;
4)高血壓合併心衰患者:a)HFrEF,推薦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製劑(ARNI)替代ACEI/ARB作為首選用藥;b)HFpEF,ARNI/ARB/ACEI均可作為首選用藥;
5)高血壓合併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患者,推薦ACEI、利尿劑或ACEI+利尿劑進行降壓治療,若以上藥物不適用或效果不佳,可選用CCB或ARB不推薦β受體阻滯劑作為一線降壓藥物;
6)高血壓合併2型糖尿病患者,推薦首選ACEI/ARB控制血壓;
7)高血壓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不管有無微量蛋白尿及蛋白尿,均可以優先選擇推薦ACEI/ARB作為首選降壓藥物;
8)聯合治療:a)對血壓≥140/90mmHg的高血壓患者,推薦初始聯合降壓藥物治療;b)對需要聯合降壓藥物治療的高血壓患者,建議優先選用單片復方製劑(SPC);c)SPC的選擇,建議優先選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製劑(RASI)+CCB或RASI+利尿劑組合。
05 高血壓介入治療
對於難治性高血壓、不能耐受降壓藥物治療、臨床特徵符合交感神經功能亢進的高血壓患者,腎動脈去交感神經術可以作為一種降低血壓的策略。
06 高血壓隨訪
1)對於無臨床合併症、年齡<65歲的高血壓患者,建議在4周內實現血壓達標;
2)建議進行降壓藥物治療的高血壓患者在剛開始服藥或調整藥物後2~4周(根據病情)進行隨訪,至血壓達標;
3)經降壓藥物治療後血壓達標的患者可考慮每3個月隨訪1次。
07
總結
本次《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的制訂以臨床需求和問題為導向,只針對最重要的、對臨床決策產生重要影響的以及最有爭議的問題形成推薦意見,與既往傳統指南在格式和內容上有所區別。
此外,新指南對高血壓診斷標準、分級、分層以及啟動降壓藥物治療時機均進行了重新定義,與以往的指南推薦有較大的更新,對目前的臨床診療慣性和常規勢必會帶來一定的挑戰,臨床醫生應對新指南儘快熟悉和掌握、並付諸實踐。
參考文獻:
[1]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等.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22,50(00):1050-1095.DOI:10.3760/cma.j.cn112148-20220809-00613
本文首發: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本文整理:人間世
責任編輯:彭建萍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歡迎轉發朋友圈
- End -
征 稿
醫學界心血管頻道歡迎您的投稿!
https://titan.yishengzhan.cn/#/public_contribution
請按徵稿界面填寫真實信息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內容在審核通過時的準確可靠,但並不對已發表內容的適時性,以及所引用資料(如有)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諾和保證,亦不承擔因該些內容已過時、所引用資料可能的不準確或不完整等情況引起的任何責任。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者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