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會監測心跳,多會在體檢過程中,才得知原來自己的心率偏快或偏慢等等。其實,大家完全可以自測心跳,作為觀察身體健康的指標之一。
如何測量心率最準確?
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摸脈搏,除了手腕掌的地方,還可以通過觸摸肘窩內側、頸部的內側、大家可以任選一個測量方便的地方進行60秒下的監測並記錄,數下搏動次數,最終顯示的就是心率了。
如果你覺得自測不準,那麼還可以尋求醫生的幫助,監測出一分鐘內的心率。對於絕大多數成年人來說,在平靜的狀態下,測得每分鐘的心率為60~100次,但也不是所有不在這個範圍內就是異常狀態。
比如最典型的運動員,每分鐘心跳次數通常都在60次以下,這並非是不正常的表現,而是運動員與其他群體的生活習慣不同,尤其是在大量有氧運動之下,不僅全身肌肉都非常強健,包括心臟,肺活量還很好。相反,還有的人查出心跳偏快,這又怎麼解釋呢?
大家先不要過於的擔心,心率偏快與多種因素相關,比如在測量心跳時,沒有在平靜的狀態下監測,而是剛剛進行完劇烈運動,此時機體正是處於調整的階段,心跳比以往跳得快也是正常現象;
受溫度的影響,當外界溫度過高,隨著心臟泵血量的增加,心率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比如心率偏快,但往往也會根據氣溫的變化而所有平穩;
突然之間的體位改變,如果你從一個卧位過快的變成站立位,或者從坐立位變成站立位,如此體位的轉變,若時間過快也可能加快心率。不過,待機體調整之後,心率就會慢慢變回來;
情緒,一個人長期處於焦慮、緊張、抑鬱等消極情緒,以及過度的興奮異常等等,都有可能誘發心率的加快,在這裡大家還需積極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切勿因為情緒紊亂而影響身體健康;
體型也是影響心率的一個因素,對於體型過大,指的是肥胖群體,通常要比體型小,身材瘦的人心率偏快;更有人是因為藥物的影響,切勿亂吃藥,尤其私自購買藥物,很可能對心率造成影響。
以上都可能導致一個人的心率過快,由於多是生理因素,大家可儘快調節,若是疾病因素,還會伴隨著其他不適,如頭暈乏力、咳嗽、呼吸困難等等,不能忽視身體發出的危險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