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天地 | 重症胰腺炎如何護理


急性胰腺炎是胰臟急性疾病,早期臨床癥狀未有典型表現,疾病進展快,死亡率 20%~30%。誤診率高,對監控治療和護理需求高,因此本文就急性胰腺炎的定義、引發因素以及相關護理方式進行科普。

重症胰腺炎定義

急性胰腺炎是自我消化性化學疾病,分為壞死性胰腺炎及水腫性胰腺炎兩個病理類型。前者癥狀表現較重,臨床發展進程短,對周圍臟器也有累及;前者表現為重症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多可能出現併發症及後遺症,可能並發胰腺膿腫、胰腺囊腫等病症。部分患者在康復後存在內分泌功能欠缺及胰臟外分泌功能缺失等後遺症,急性胰腺炎護理非常重要。

重症胰腺炎引發因素

一、肝膽疾病

患有膽管疾病或者有膽石症的患者出現該疾病的風險與正常人相比偏高例如膽管感染、膽管蛔蟲等病症均會弓起急性炎,但急性胰腺炎與胰腺炎、膽石症這兩種疾病之間緊密相連。對人體解剖學進行分析得出約70%~80%胰管可以與膽總管合併成統一通道,開口位於十二指壺腹部,若出現結石嵌頓,則很可能誘發胰腺炎、膽管炎

二、藥物因素

結合現代藥物分析,部分藥物如四環素糖皮質激素硫唑嘌呤等使用後可能不同程度的損傷胰腺,提高胰液分泌黏稠度及量,從而引發急性胰腺炎,多在服藥2個月內出現,但與用藥量關係尚不清楚。

三、日常習慣

部分患者有生活不良習慣,如攝食障礙、酒精依賴症等,其在短時間內攝取過多食物,會引起十二指腸堵塞,從而導致急性胰腺炎出現。酒精中的乙醇能夠引起胰泌素、胃酸、縮膽囊素等內分泌增加。從而提高胰腺外分泌,引起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護理方法

一、有效的生命支持

確保循環有效。注重預防和迅速糾正休克,避免間接損害,密切觀察患者精神和重要功能變化,持續心電監護,建立兩條以上靜脈通道,可根據靜脈壓力和血壓、脈搏、電解質等結果對患者進行血漿、全血、電解質、水等指標進行及時、足量、平衡糾正。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預防。定期吸入氧氣,氧氣含量231/min,增加動脈和組織氧飽和度,根據需要使用氣管插管、正際通氣等輔助功能,根據血液分析結果糾正低氧血症。鼓勵值班護上和醫生隨時觀察患者缺氧、氣促、胸悶等癥狀情況,引導患者進行有效呼吸和咳嗽以保持肺功能正常。

急性腎功能哀竭的防護。因為低血壓和血管活性物質導致血管出現痙攣胰蛋白酶凝血功能作用,引起纖維蛋白沉積在腎小球,導致腎小球無法過濾出現排尿減少、無尿等情況。為預防以上癥狀出現應當為患者靜脈注射呋塞米 qd~bid,每次20mg。每小時觀察尿量顏色、性質等基本特徵。

血糖的監護。血糖值穩定對於維持血液容量很重要,高血糖不但增加高滲利尿,對細菌感染也會增加。對血糖指標實時監測觀察是否使用胰島素,尤其在夜間需要加強巡房,若患者出現出汗、心慌等癥狀,懷疑為低血糖癥狀,由於及時調整了胰島素應用及低滲液體的劑量。

二、管道的護理

通常急性胰腺炎發生後患者需要留置各種管道,手術患者可能還會留置多根引流管。每天更換一次負壓器,每周更換一次胃管。有效負壓在減緩胃酸、胰腺分泌和胰腺完全恢復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三、心理護理

強烈緊張及極度不穩定的情緒會導致患者產生治療的抵觸心理,進而導致身體適應能力惡化和抵抗力降低。護士需要在心理上積極主動地考慮患者不同情況,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技能了解患者需要什麼來穩定情緒,安慰過度緊張的患者,創造一個愉快、平靜的治療環境,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四、健康教育

幫助患者及其家人了解疾病原因、預防、治療和護理知識,說明出院後需要患者避免過度疲勞、絕對禁止飲酒和減少低脂飲食、逐漸將低濃度糖恢復到正常飲食,以及根據身體恢復程度適當進行體力和腦力勞動。若出現癥狀需及時糾正,預防胰腺炎複發。(達州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 蔣春)


編輯 陳施妤

校對 李 冉

審核 李妍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