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板栗的時節。在購物網站看到板栗的銷量,不少以十萬計,可見很多人愛吃栗子,不枉其乾果之王、樹上飯、山中藥的美譽。
其以飯為名,是指營養價值高,含澱粉多,充饑是沒有問題的。
而山中藥之名,是指其亮眼的藥用價值。甘補溫通咸軟堅,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瀉止血消腫等功效。
其補益功效,可與人蔘、黃芪、當歸等媲美。
對腎虛的功效,受到藥王孫思邈肯定:腎之果也,腎病宜食。
尤其對老年腎虧,小便頻頻,腰腳無力來說,若每日早晚各食生栗子1-2枚。情況嚴重點的,每天早晨吃十餘顆(當是小顆,大顆的量就明顯多了),次吃豬腎粥,對改善癥狀大有幫助。
由於板栗之中含有豐富且柔軟的膳食纖維,對於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甚至糖尿病有緩解作用,可常煮熟或炒熟吃。
如果小兒口舌生瘡、大人口腔潰瘍,甚至吐血、衄血、便血,一切血症。則可適量生吃板栗,能很好的緩解病情。
吃栗子的時候,選擇也很重要。就我個人的感受來說,本地的栗子個大肉白,口感如生紅薯,味不甜,不過蒸煮或糖炒麵感十足。
溫馨提醒:吃栗若吃得太多太飽,容易滯氣嗝食。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