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養生正當時!谷醫堂中醫黎志清詳解三伏貼:冬病夏治的「黃金鑰匙」

2025年07月08日12:23:07 健康 1537

  隨著小暑節氣的臨近,一年中最炎熱潮濕的「三伏天」即將到來。民間素有「冬養三九,夏養三伏」之說,因此,這段時間不僅是自然界陽氣最鼎盛的時期,更是中醫推崇「冬病夏治」的黃金窗口。谷醫堂中醫師黎志清指出,抓住三伏天調理體質,科學運用傳統外治法「三伏貼」,能有效祛除體內寒濕、增強抗病能力,為秋冬健康奠定堅實基礎。

  中醫智慧:三伏貼為何能「冬病夏治」?

  三伏貼療法源於中醫「天人相應」理論和「春夏養陽」的養生原則。在三伏天——全年氣溫最高、人體毛孔舒張、氣血趨於體表之際,選用具有辛溫散寒、活血通絡、化痰平喘功效的中藥製成藥膏,貼敷於特定經絡穴位。此時藥物更易透皮吸收,直達病所,充分激發臟腑陽氣,達到溫通經絡、驅逐寒邪、平衡陰陽、增強免疫力的效果,從而顯著減少冬季易發或加重的疾病。

三伏養生正當時!谷醫堂中醫黎志清詳解三伏貼:冬病夏治的「黃金鑰匙」 - 天天要聞

圖為谷醫堂中醫館

  適用廣泛:三伏貼適合哪些疾病?

  三伏貼的根本作用是溫陽散寒,主要適用於陽虛、寒凝相關的病症。其核心適應症人群包括:呼吸系統疾病:體虛易感冒、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 肺心病、鼻炎等;消化系統疾病:虛寒性胃痛、慢性胃腸炎、腹瀉、消化不良、厭食等;骨關節疾病:頸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風濕病、類風濕關節炎、退行性骨關節病變等;小兒疾病:體虛易感冒、鼻炎、哮喘、支氣管炎、消化不良、慢性腹瀉、厭食、遺尿等;婦產科疾病:月經不調、痛經、產後頭痛、坐月傷風等屬寒證者;亞健康調理:免疫功能低下,陽虛體質(怕冷、四肢冰涼),氣虛體質(疲倦、氣短),痰濕體質、亞健康等。

三伏養生正當時!谷醫堂中醫黎志清詳解三伏貼:冬病夏治的「黃金鑰匙」 - 天天要聞

圖為谷醫堂醫生在貼敷三伏貼

  調理體質:科學貼敷是關鍵

  三伏貼的主要治療方式是將中藥粉用生薑汁、食用油等調製成糊狀,置於貼片上貼敷於穴位。藥物成分通過皮膚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發揮作用。谷醫堂中醫師黎志清提醒,為確保療效與安全,務必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根據個體體質和具體病症辨證選穴用藥!穴位主要選取背部、胸腹部和四肢。成人及6歲以上兒童一次貼6-10個穴位,6歲以下兒童一次貼5-8個穴位,4次為一療程。三伏貼一般建議連續貼敷3年,只有堅持按療程治療,才能持續發揮療效,有效祛除病邪,中斷治療可能導致疾病遷延難愈。

三伏養生正當時!谷醫堂中醫黎志清詳解三伏貼:冬病夏治的「黃金鑰匙」 - 天天要聞

圖為谷醫堂總部

  把握天時:2025年三伏貼最佳貼敷時間

  「三伏貼」的療效與時間點密切相關,通常要求在初伏、中伏、末伏各貼敷一次(即「三伏貼」名稱由來),2025年入伏時間是7月20日,谷醫堂中醫師黎志清建議大家按照以下時間表進行貼敷:伏前貼:7月10日-7月19日;初伏貼:7月20日-7月29日;中伏貼:7月30日-8月8日;末伏貼:8月9日-8月18日。

  在貼敷三伏貼的過程中,約有1%—5%的人敷貼後可能會發泡,這是由於藥物被人體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致。臨床經驗表明,皮膚起泡反應強烈的病人,療效往往較好。若出現大水泡,不用著急,該水泡為無菌發泡,用消毒針刺破皮膚,放出液體後,用絡合碘消毒即可,發泡處必須敞開,切忌用紗布包裹。

  抓住三伏天冬病夏治黃金期,「貼」出健康好體質!谷醫堂中醫師黎志清再次強調:「三伏貼並非一貼就靈的神葯,需根據個體體質差異辨證選穴用藥,建議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規範使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通訊員:羅清平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譜,營養又貼心 - 天天要聞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譜,營養又貼心

「控糖不是犧牲生活,而是重建它的藝術。」【第一關】不控糖,生活隨時「斷電」!你有沒有試過:飯後血糖飆升,整個人昏昏欲睡?或者一天忙碌下來,才發現手腳發麻、眼花頭暈?這不是小問題。糖尿病不是簡單「少吃甜」就夠了,它像隱形炸彈,藏在每一口飯、每
最帥「公主抱」!醫院保安抱起患者衝刺三百米救人 - 天天要聞

最帥「公主抱」!醫院保安抱起患者衝刺三百米救人

剛上崗三天,正在佛山市中醫院三水醫院做實習保安的大二學生鄺藝年就做了一件很「帥」的事:7月5日上午,一患者突然暈倒在醫院門診大廳外。鄺藝年見狀,衝上前去將其「公主抱」,狂奔三百米沖向急診室。從發現到交接給醫生,只用了兩分鐘。據現場目擊者描述,事發5日上午十一時許,當時該患者正在門診大廳外,突然無法站立...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 天天要聞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隨著暑氣漸長三伏天即將到來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濕氣最重的時節也是調理體質的黃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計30天將打破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慣例成為近年來「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為何是30天?
馬上「入伏」,心臟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氣炎熱3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聞

馬上「入伏」,心臟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氣炎熱3件事最好少做

提到三伏天,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熱。在如今馬上入伏的情況下,想要擁有更加健康的身體,我們也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相關數據調查可知,直至六月,我國西北地區東部、黃淮到江南等地帶,最高氣溫已經達到了30°C 。對於老年人來說,在這種天氣情況下很容
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 天天要聞

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葯明康德編者按:2025年上半年剛剛結束,我們欣喜地看到,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MD)新葯研發領域迎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新突破,涉及小分子、寡核苷酸、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等。其中,寡核苷酸療法作為治療DMD的重要模式,相關偶聯技術的發展成為推動下一代療法的關鍵驅動因素。為滿足行業持續增長的研發需求,葯明康德旗下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