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欣宇 通訊員 杜光宗 魏彤圖/羊城晚報資料圖
悠悠國慶長假,廣州倡導「就地過節」。雖然少了遠途旅遊、聚餐訪友,但在家只想「躺平」,你知道自己的身體能吃得消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鄭榮輝指出,「缺少運動」也是主要致癌因素之一。
「缺少運動」也會致癌?
鄭榮輝介紹,中國每年因癌症死亡的患者中,約有100萬人是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預防發病的,佔總癌症死亡患者的45%左右。醫學期刊《柳葉刀—全球健康》上專門針對中國人群分析了中國各個癌腫由於23種主要致癌風險而導致的發病比例,引發熱議。而缺少運動正是國人主要致癌因素之一 。
「長期缺乏運動,新陳代謝緩慢,脂肪過多地囤積於體內,導致體重增長,使心、肺、腎等主要器官脂肪充填,負擔加大,逐漸出現障礙,機體的各項功能隨之衰退,免疫功能、內分泌功能也會造成負面影響。據德國科學家研究顯示,如果每天多坐兩個小時的話,那麼我們患肺癌、腸癌和子宮癌的風險分別會增加6%、8%和10%。」鄭榮輝表示。
適當的體育鍛煉可預防癌症
據世界權威雜誌《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卷》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論文結果顯示,適量運動可以預防13種癌症。該研究分析了歐美144萬人,平均追蹤11年,共分析了26種癌症,結果表明,鍛煉程度排在前10%的人與排在後10%的人相比,有7種癌症風險降低至少20%,分別是:
食管腺癌(降低42%)
肝癌(27%)
肺癌(26%)
腎癌(23%)
賁門癌(22%)
子宮內膜癌(21%)
骨髓性白血病(20%)
還有6種癌症風險也有所降低,包括:
骨髓瘤(17%)
結腸癌(16%)
頭頸癌(15%)
直腸癌(13%)
膀胱癌(13%)乳腺癌(10%)
研究人員分析後指出,運動可以把總體癌症風險降低約7%。
鄭榮輝指出,體育鍛煉運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激素水平,改善了我們的免疫系統功能,降低了胰島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的水平,也降低了身體脂肪。研究表明,每天進行30-60分鐘的中等到高強度體育鍛煉的人患癌症(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會降低。
因此,鄭榮輝建議普通人群可進行有規律的、持續的身體活動,不僅有助於減肥和保持體形,對癌症也有預防作用,具體可以做到:
1.至少堅持每天≥30分鐘中強度運動(相當於快走),建議日常走路速度加快成快走;
2.適應後,優選中強度運動延長至≥1小時或進行≥30分鐘高強度運動(如羽毛球、足球、籃球等);
3.避免長時間玩電腦、久坐等不良行為習慣。(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王沫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