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不宜在清晨運動

運動一直是醫生建議糖尿病患者所採取的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經常運動,能夠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但是糖尿病患者運動不能盲目地隨時進行,要選擇特定的時間進行運動。

很多糖尿病病友認為清晨神清氣爽,是運動的最佳時機。其實不然,糖尿病患者最不適宜在清晨進行運動。原因有三:

首先,早晨人體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險性也相應增加,而且清晨氣溫較低,人體內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又大多伴有心腦血管併發症,遇冷空氣刺激或勞累後很容易突然發病。

其次,大多數人在清晨都是空腹鍛煉,這樣極易誘發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尤其並發有心腦血管疾病者)應把清晨到上午9點作為自己糖尿病運動的「警戒線」,在此時間內不要急躁、緊張、生氣等,也不要參加較大運動量的活動。

最後,清晨的空氣污染相對嚴重,花草、樹叢釋放氧氣不多,二氧化碳濃度較白天高。此時運動者呼吸加深加快,污物、灰塵、細菌很容易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內,增加機體感染的機會。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抗病能力差,更易造成肺、氣管感染而加重病情。

那麼,什麼時間是廣大糖尿病病友運動的最好時機呢?答案是每餐後1小時左右進行強度適中、持續約30分鐘的鍛煉,對身體健康和病情控制最為有益。

來源:《糖尿病的認識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