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位於威海經開區的迪沙葯業集團有限公司承擔的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高端生物、合成與製劑技術在藥品精準製備中的關鍵技術體系構建及其產業化」將於年底進入驗收階段。經過3年的科研攻關,該項目成果不斷湧現,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相關成果被授予2019年和2021年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打破國外壟斷,獲11項授權發明專利
在迪沙葯業集團科研展廳,硝苯地平緩釋片、鹽酸二甲雙胍片等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藥物琳琅滿目。這其中許多都是「高端生物、合成與製劑技術」項目的成果。
「我們團隊創新了特色原料葯合成與分離過程強化技術,實現了特色原料葯的直接結晶製備,避免了粉碎工序,產品附加值得到大幅提升。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有效保障了產品的穩定性,該品種也順利通過仿製葯一致性評價。」項目負責人、迪沙葯業集團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冠說,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提高了藥物的質量水平,雜質率可降到萬分之五以下,能耗降低30%以上。
該項目已完成硝苯地平緩釋片、鹽酸二甲雙胍片、頭孢克洛顆粒、頭孢克洛咀嚼片等7種藥物與原研產品的一致性評價,其中洛索洛芬鈉片等品種為全國首家通過一致性評價。
「這一系列成果為迪沙葯業打開了一扇創新發展的綠色大門,意義重大。」王冠說,從2019年開始承擔「高端生物、合成與製劑技術」項目,到如今即將進入驗收階段,項目相關成果已獲得11項授權發明專利、發表論文2篇,並獲得2019年和2021年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
降低用藥成本,提高患者用藥安全
「項目的技術創新打破了國外專利壟斷。相關藥品上市後,加速了國產藥品對國外同類產品的替代,極大降低了患者用藥成本,同時也極大減輕了國家醫保的經濟負擔,社會效益顯著。」王冠說,項目實施期內已實現銷售收入5.5億元,出口創匯超過3000萬元。
同時,項目實施期內迪沙葯業還引進一大批人才,僅博士和碩士就有16人,組建了高端化學藥品製備技術平台和人才隊伍,引領省內製藥技術升級,提升我國製藥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在「高端生物、合成與製劑技術」項目即將驗收之際,迪沙葯業市級重點項目「製劑車間技術改造項目」也在快速推進,目前改造進度超7成,預計明年9月全部完工。項目建成後可年生產福多司坦片350萬片、鹽酸二甲雙胍片3000萬片,生產效率較此前提高10%。
「迪沙葯業將繼續加大投入,構建優化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不斷突破醫藥製造的技術壁壘,生產更多好葯。」王冠說。(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沈道遠 通訊員 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