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體內取出兩條活蟲!這種食物生吃脆甜鮮美,但卻有危險

說到寄生蟲,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它會寄生在動物的身上,比如平時我們知道盡量不要生吃海鮮、肉類等食物,從而預防寄生蟲感染。但其實有些植物也會有寄生蟲,比如很多人都愛吃的荸薺。

之前就曾有新聞報道,27 歲的王女士(化名)平日里最愛生吃荸薺,自兩年前起,她時常感覺到上腹部出現若有若無的隱痛,沒當回事。今年還是不舒服,難以忍受便去杭州的醫院做了檢查,最終醫生將病因鎖定在了寄生蟲感染上,並通過手術在王女士體內取出2條活蟲子。

圖片截取自微博

荸薺明明是植物,為什麼也存在寄生蟲的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荸薺的事,更多的了解一下它。

01

荸薺是什麼植物?

相信還有很多人不認識這兩個字吧?荸薺[bí qi],也叫馬蹄地栗烏芋、通天草。在南方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則稱其為「江南人蔘」。

它屬於一種水生植物,扁圓形,皮赤褐色或黑褐色,肉白色。

02

荸薺有什麼營養?

很多人都是把荸薺當做水果來吃的,但其實它更適合做一部分主食來吃。因為荸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低,我們按照等量的碳水化合物來換算,吃 200 克的荸薺就相當於 100 克的米飯了。

所以,對於需要控制體重或者減肥的小夥伴,吃了荸薺就需要記得減少點米飯的攝入啦!

不過,荸薺的鉀含量還是不錯的,比我們平時說的鉀含量較高的香蕉還優秀一點,大約是香蕉的1.2倍,這對需要控血壓的小夥伴還是挺友好的。

03

為什麼會感染薑片蟲?

荸薺之所以會存在寄生蟲,這與它是水生植物有關。薑片蟲是水裡的常見寄生蟲,尤其是長江中下游盛產菱、藕等水生植物的地區。

感染薑片蟲的案例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存在的,1960年我國學者在廣州的兩具1513年明代乾屍糞便中就發現有薑片蟲卵。

2015年我國調查了主要種植菱角地區的塗縣湖陽鄉居民薑片蟲感染的情況,共調查424人,檢出薑片蟲卵陽性46人,陽性率10.84%。這與歷史上感染情況相比,已經有較大幅度下降。

薑片蟲會吸附在水生植物的表面,如果食物有裂縫或者損傷也會進去到內部污染果實。人吃了以後會利用吸盤吸附於十二指腸或空腸上段的粘膜上吸取營養,大約經過1~3個月發育為成蟲。

感染薑片蟲後大便量會增加、味道特別臭、還含有未消化的食物,少數患者還會從糞便中排出一部分薑片蟲,甚至會從嘴裡吐出來。

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熱、過敏和水腫也是常見的癥狀,嚴重還會引發腸梗阻,甚至死亡;兒童感染後還會影響身體和智力發育。

04

怎麼吃荸薺更安全?

一定要加熱熟透!不可生吃!

薑片蟲囊蚴不耐高溫,荸薺食用時候一定要煮/蒸熟,吃裡面的白色部分,或者像山藥一樣做到菜裡面,比如荸薺炒肉。

有人對荸薺的特性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

荸薺加熱是一個失水的過程,而我們平時吃的土豆受熱則是吸水的過程,所以荸薺即便是煮著吃,只要時間不過長,仍然可以保持脆性的口感。

另外還有研究對荸薺加熱口感做了試驗,結果顯示:若要在高溫加熱後依舊保持其原有的爽脆甜嫩的口感,烹制時間應控制在 5 分鐘之內;若要達到軟糯的口感,則加熱時間應在 10 分鐘以上,以使澱粉粒完全糊化。

荸薺皮一般是不會吃的,很多商販也會削皮再賣。但是荸薺皮渣含有豐富的纖維和色素,可以進一步被加工利用。

05

總結

雖然生吃荸薺口感更佳脆甜,但卻存在感染薑片蟲的風險,也存在細菌感染的安全隱患。相比之下,適當的加熱方式不僅能更加安全的進食,也能保持其脆甜的口感。

另外,不僅僅是荸薺,像蓮藕、菱角等水生植物也都別生吃哦!


作者|薛慶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註冊營養師 健康管理師 公共營養師

來源:健康熱點科普號,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