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不吃主食或者少吃主食,可以降低血糖嗎?看看專業的解答


糖尿病人不吃主食或者少吃主食,可以降低血糖嗎?

糖尿病人不吃主食或少吃主食可以降血糖這種說法是片面的。雖然不吃主食或是少吃主食會讓餐後血糖控制得比較好,但這種控制只是暫時的一點好處。如果長期採取這種生活方式,會治標不治本。

首先碳水在身體內被消耗時會起到保護蛋白質的作用。如果身體內的碳水不足,會讓糖尿病人處於半飢餓狀態,這時身體內的蛋白質會被轉化成熱量以供身體消耗,會讓病人抵抗力下降,容易造成繼發感染。

而且肝臟還會不斷地動用蛋白質,這樣又會促使脂肪轉化成葡萄糖,從而又會令血糖上升。


還有減少主食量,或不吃主食,會讓身體內的葡萄糖來源減少,這樣身體也會動用脂肪來供能,而脂肪會分解出脂肪酸。

如果脂肪酸產生過多就會生成酮體,然後經過腎臟排泄形成酮尿,輕者會讓人產生頭痛等不適反應,重則還會造成酮症酸中毒,還會有生命危險。

此外,長期不吃主食,還會因體內碳水攝入不足使得胰島β細胞功能下降,讓胰島素分泌減少,敏感度降低,也會讓血糖變得忽高忽低,不利於控制病情。

所以說糖友們不吃主食是不行的,不但控制不了血糖,還會有反作用對身體不利,所以一定要適量食用。


糖尿病人應該如何正確吃主食呢?

1、粗細搭配

糖尿病人主食要注重粗細搭配,像全穀物、雜豆類等低血糖指數的主食要佔主食攝入量的三分之一。

糖友們每天攝入的主食佔總熱量的比重保持在50%~65%,還應該每天攝入穀類和薯類食物250克到400克,如果運動量較大,那麼可以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


2、要吃硬不吃軟

軟爛的食物升糖快,比如米粥就更容易消化,在體內會更快地轉化成葡萄糖,從而讓血糖快速上升。

越是煮的時間長的粥越是升糖速度快,所以糖尿病病人,最好是吃口感較硬的食物比較好,這樣消化得比較慢,更不容易讓血糖升高。


3、不要吃得過飽

糖尿病病人應該保持飲食有規律,避免一次性食用過飽,保證定時、定量,一天三餐的食量分配各為三分之一。

4、飯後不要馬上吃水果

如果飯後立即吃水果會增加胰島負擔,讓血糖上升。而且飯後馬上吃水果,還會讓先吃進去的不易消化的脂肪和蛋白質瘀堵在胃內。

如果水果在胃內停留時間過長,會導致消化不良,引發脹氣等不適。所以最好的吃水果時間是在兩餐之間,這樣既能充分吸收水果中所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能避免腹脹。


以上就是糖友們,日常吃主食需要注意的4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