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痔」策略盡藏衣食住行!預防痔瘡的四個絕招,照著做准沒錯

痔瘡作為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節奏與工作效率。藥物干預的漫漫病程,手術治療的再發後患,更是讓眾多的有「痔」人士苦不堪言。其實防「痔」策略盡藏衣食住行里,下面就來看看如何防患於未然。

策略一:避辛辣炙煿,啖豆芹五穀

俗話說「病從口入」,痔瘡也不例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海珍河鮮十分常見,肥甘厚味亦是日日不少,大排檔的啤酒燒烤更是成了年輕人夜生活的點綴。這些辛辣炙煿、厚烹重調之品在滿足人們口腹之慾的同時,也為痔瘡的出現埋下了隱患。

這些由口而入的辛辣炙煿之品究竟是如何導致痔瘡產生的呢?以吃辣為例,給我們帶來味覺快感的辣椒中含有大量的辣椒素,會刺激和擴張機體的毛細血管,進而造成局部腫脹、疼痛,肛門直腸區域血供豐富,血管網織縱橫,痔瘡的產生也就在所難免。

由此可見防「痔」的關鍵在於克制一時的口腹之慾,少吃燒烤、麻辣燙等,多吃豆類、果菜、五穀等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食物。《黃帝內經》提到「食飲有節」為上古聖人養生之道之一,現代人也要盡量使自己成為一個懂得飲食之道的善養之士,平調三餐,方能避免痔瘡發生。

策略二:勤動四體,日撮穀道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經常參加體育運動能夠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那麼體育運動對於痔瘡的預防是否同樣行之有效呢?答案是肯定的。這是因為體育運動能夠加速機體的血液循環,改善盆腔局部血運,從而降低肛門直腸發生靜脈曲張的機率。美國一項大樣本的研究表明,經常鍛煉人群的痔瘡發病率僅為29%,遠遠低於從不鍛煉人群的72%。看來預防痔瘡除了管住口外,還得邁開腿,勤動四體。

其實「運動防痔」由來已久,許多中醫典籍中都記載了一種獨特而有效的防痔運動——撮穀道。撮,提縮也,撮穀道指的就是現代醫學所提倡的提肛運動。每天有意識地向上提縮肛門,鍛煉肛門括約肌,即可有效改善肛門直腸區域的靜脈迴流,從而達到預防痔瘡和其他相關疾病的目的。

策略三:如廁宜有時,便意莫違之

社會節奏加快背景下,排便不規律已成為眾多「上班族」「學生」的日常窘態。其實排便不規律與痔瘡的出現也有緊密關係。

正常情況下,每天早晨結腸會因起床和進食早餐的刺激產生蠕動,將糞便推入直腸,進而引發機體產生便意將大便排出體外。如若排便不規律,特別是有便意時因忙於手頭事務不及時如廁,腸道就會再次吸收糞便中的水分,等再次想要排便時,大便會變得乾燥堅硬難以解出。長此以往,乾燥堅硬的大便不斷壓迫直腸,使直腸肛門靜脈血液迴流障礙,肛管皮膚黏膜受損,痔瘡也就隨之產生。

策略四:魄門細謹處,衛生不可疏

肛門、直腸是貯存和排泄糞便之所,加之僻居股間,所以極易藏污納垢,如若不注意清潔衛生,各種有害細菌就會繁衍滋生,進而刺激肛門局部皮膚黏膜,誘發痔瘡及多種相關疾病。

那麼應該如何保持肛周局部衛生?因為肛周皮膚有著特定的酸鹼環境,如過度清洗,其表面的皮脂及酸鹼平衡就會被破壞,進而導致肛門瘙癢等多種相關疾病。因此在預防痔瘡的過程中,只需做到便後擦拭乾凈、勤換內褲、適當清洗即可,切勿過度清潔,以免節外生枝,另生他患。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文|江西中醫藥大學徐志強 江西省中醫院張磊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