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不難治,滋陰補陽,月經還能來

相信我的粉絲都知道了卵巢早衰病因在腎虛,但是還有很多人分不清陽虛陰虛,因為陰虛和陽虛的調理方法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還是要學會判斷!

陽虛表現:肢體畏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鳴、腰痛而涼、四肢冰涼、性慾低下、小便清長、大便稀薄、舌淡苔白等。

常用藥:鹿茸、鹿血、紫河車仙靈脾仙茅巴戟天補骨脂益智仁、紫石英、陽起石等。

陰虛表現: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口乾舌燥、心煩易怒、手腳心熱、四肢乏力、尿黃便干、舌紅少苔、脈細數等。

常用藥:女貞子何首烏地黃、龜板、鱉甲、枸杞、山茱萸等。

但是,腎陰腎陽互根互用,所以也有不少患者會同時出現陽虛和陰虛的癥狀,這種情況怎麼辦?下面我結合一個醫案和大家說一下:

患者張女士,34歲,停經兩年,確診為卵巢早衰。

停經前月經時常推後、量少。平時常有心煩易怒,脾氣暴躁,性慾減退,怕冷,手腳冰涼,伴腰膝酸軟,面部潮熱,烘熱汗出,煩躁等癥狀,舌紅,苔薄,脈細。

辨證為肝腎陰虛,兼腎陽不足;治宜滋補肝腎,溫補腎陽調經。

開方如下:生地黃當歸,麥冬,川楝子枸杞子,女貞子,墨旱蓮香附牡丹皮,白芍,牛膝熟地黃鹿角膠,巴戟天,淫羊藿,西洋參,仙茅,桂枝甘草

服用一段時間後,月經正常來潮,檢查指標也恢復正常。

中醫調理講究「陰中求陽、陽中求陰」的原則,用藥既有偏重,又兼顧陰陽,補陽不傷陰,滋陰不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