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男子,每天30個俯卧撐,堅持一年後,身體的變化意想不到

根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健康與疾病報告》顯示:我國目前有高血壓患者人數大約為2.45億人。其中十八歲以上的成年人,患病率大約為27.9%,控制率僅為16.8%。

也就是說,十八歲以後的成年人,大約三個人中間就有一個人患有高血壓。鑒於年輕人患高血壓的比例較低。如果將年齡劃分在40歲以上,這個比例還會進一步增大。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感觸,從前日子比較艱難的時候,雖然吃的穿得都差一點,但是卻很少有這些老年病,甚至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高血壓。但是如今再聚會的時候,誰的血壓正常,誰就會成為全場的焦點。

面對這樣的情況,也有很多人試圖降壓。但是卻收效甚微,沒有取得效果,於是便徹底放棄降壓的希望。但是一位中年男子的經歷,或許能給你啟發。

45歲男子,每天堅持做30個俯卧撐,一年之後,身體怎樣?

家住在南京市的張大叔,也常年患有高血脂、高血壓。由於年輕的時候工作忙,所以一直沒有時間控制,只能通過降壓、降脂的藥物進行治療。但是前段時間,醫生指出他的頸動脈有斑塊出現,如果再擴大的話,可能會將血管堵塞。

張先生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決定開始通過運動的方式,控制自己的血壓、血脂。每天他都要在下班以後,做30個俯卧撐,一年以後效果如何?

1、體重成功降下去了

張先生在鍛煉之前,體重一度超過了180斤。有時候上個樓梯,都顯得氣喘吁吁。但是自從運動過後,不僅體重開始下跌,僅有145斤左右。而且精神面貌也比從前好很多,體力也有所增加。

2、血壓、血脂都恢復正常了

張先生在做俯卧撐的時候,也堅持每天晚上進食,堅決不吃一點食物。不僅體重成功地降下去了,而且血壓、血脂的指數也恢復了正常。

上次去檢查的時候,醫生髮現他的頸動脈斑塊已經成功控制住了,張先生事後覺得,以往自己也有過節食的措施,但是每次效果都不是很好。如今搭配著俯卧撐運動,果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免疫力獲得了提升

自從開始運動後,張先生的吃藥頻次就明顯下降了。從前他每個月都會出一些小毛病,比如消化不良、肝炎。醫生說這都是缺乏運動和高血壓引起的。但是自從每天堅持做俯卧撐以後,他明顯感覺到自己的體質獲得了提升。

每個月雖然還是要吃點降壓藥,但是其他的毛病已經少了很多,這讓他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

張先生通過每天堅持做俯卧撐,讓身體獲得了明顯的改變,不僅僅將血壓、血脂恢復了正常,而且身體的免疫力也獲得了較大的改善。

很多讀者也與張先生一樣,身上總會有一些慢性病或者小問題。特別是40歲以後的中年男性,更需要通過運動來加強自身的體質。但是由於工作繁忙,空閑時間少,很少有人能夠抽出時間進行戶外運動。不如試一試練習俯卧撐,堅持下去說不定會有同樣的效果。

年過40以後,多做俯卧撐,但怎麼做才是關鍵?

俯卧撐的正確做法

首先保持雙手按向地面,然後臉部朝下,保持支撐的姿勢躺在地方。兩條手臂要放置在肩膀的外側區域。保證腹部肌肉收緊,兩眼目視前方。然後保持肩膀部位肌肉的收縮,雙肘慢慢地彎曲使身體下降,保證前胸可以貼到地面。

最後再將身體緩慢地抬起,速度不要太快,充分鍛煉肌肉的耐力。重複這個動作,每天做到30--50個,就能夠得到運動的效果。

俯卧撐鍛煉效果很好,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尤其是這兩類人群,更適合選擇俯卧撐。

第一、中年男性

男性到了中年,普遍容易發福,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代謝會下降。又因為生活重擔較多地擔在自己身上,很難抽出時間去進行長時間耗時的有氧運動。不妨就選擇多做俯卧撐,不僅能夠預防發福,還可以提升肌肉含量,提高代謝水平。

第二、較為肥胖的人

人在散步或者進行戶外運動的時候,運動的基本都是下半身,手臂和腰部很少獲得鍛煉。這也導致普通的運動項目,無法消耗這些部分的脂肪成分。

如果存在小肚腩的話,可以多做幾組俯卧撐,將這些部位的脂肪快速消耗,達到減脂瘦身的效果。

其實運動並非只有一種形式,無論是居家做俯卧撐,還是在戶外進行慢跑,都是為了能夠獲得更健康的身體。但是由於如今很多人缺乏運動的空閑時間,無法獲得足夠的運動量,才會導致身體每況愈下,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試試提肛運動呢?

擴展:運動不只有跑步等常規意義上的種類,提肛運動也是鍛煉效果很好的運動

提肛運動就是指有規律地向上提收肛門,將括約肌部位收緊再放鬆,這一過程就是提肛運動。對於經常久坐上班,缺乏運動時間的上班族而言,提肛運動是既不會耗費太多的精力,也不會浪費很多時間。

多做提肛運動,不僅能夠促進肛門區域的血液循環,降低痔瘡的發病幾率。經常做提肛運動,還能夠刺激前列腺器官,保證前列腺器官的活性,預防出現前列腺增生。

運動不在於時間的長短,也不在於形式的繁複,只要有心,即使是坐著的時候,都可以進行運動健身。多掌握幾種居家健身的小技巧,為你的健康之路保駕護航。

【參考資料】

1、擔心痔瘡來襲?上班路上可做提肛操·廣州日報·2018.4.23

2、飯後別做俯卧撐·羊城晚報·2017.4.26

3、哈佛研究:男性俯卧撐能力可輔助評估心血管健康·環球網·201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