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戴雲
近日,河南信陽一名37歲快遞員堅持在高溫天氣送快遞,不幸突發熱射病,經搶救無效逝世。
隨著近期多地持續出現高溫天氣,高溫黃色預警頻發。據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消息,7月以來,我國中東部出現今年以來最強高溫天氣過程,山東、安徽、江蘇、湖北、江西、湖南等多地遭遇極端高溫。
何為熱射病?與普通中暑有何區別?前期有何癥狀?應如何急救與預防?封面新聞記者專訪了北京急救中心急救專家賈大成。
今年全國熱射病案例多發
上述逝者家屬告訴封面新聞記者,逝者為37歲男性,事發當天溫度高達近四十度,他送了一上午快遞,中午回家說身體有點不舒服,沒怎麼吃飯,喝了些冰飲料,因還挂念有幾單快遞沒送,十二點左右就又出門了。
後家屬獲悉,他於下午暈倒在電動車上,直到下午五六點,才被路人發現並報警送醫院。「醫生診斷說得了熱射病,鼻子、嘴都流了血」,家屬說,最終沒能搶救回來,第二天凌晨四五點走了。
今年以來,全國多地出現熱射病確診病例。「武漢發布」公眾號報道稱,7月5日,江漢區73歲的王先生因連續高溫天氣堅持不開空調,僅靠電風扇降溫,後中暑昏迷,送醫確診為熱射病,所幸救治及時,脫離生命危險。
據《溫州晚報》消息,日前,一名卡車司機因車內高溫導致體溫飆升超過41℃,昏迷不醒,被緊急送醫搶救,醫生診斷為熱射病。
圖片來源:中國天氣網
熱射病高危人群有哪些?
賈大成介紹,熱射病實際為中暑最嚴重類型。中暑按輕重程度可分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熱射病是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現為高熱(直腸溫度≥41°)和意識障礙,早期受影響的器官依次為腦、肝、腎和心臟。」賈大成說,根據發病時患者所處狀態和發病機制,臨床上分兩種類型。
一種是勞力性熱射病,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機體自身產熱過多,多在溫度高、濕度大、無風天氣,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時發病。患者多為平日健康的年輕人,約50%患者大量出汗,心率可達160~180 次/分鐘,脈壓增大。此種患者可發生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肝衰竭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較高。
另一種是非勞力性熱射病,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功能障礙,散熱減少。在高溫環境下,多見於居住擁擠和通風不良的城市中年老體弱者,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癱或截癱患者。表現皮膚乾熱和發紅,84%~100%病例無汗,直腸溫度常在41℃以上,最高可達46.5℃。早期表現為行為異常或癲癇發作,繼而出現譫妄、昏迷和瞳孔縮小,嚴重者可出現低血壓、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肺水腫、腦水腫。約5%病例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常在發病後24小時左右死亡。
關於熱射病的高危人群,賈大成列出明確範圍:嬰幼兒和65歲以上老年人、體弱多病者、超重或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首當其衝;此外,在高溫天氣進行體育運動、訓練、戶外活動人群,以及飲酒或服用機體散熱、減少出汗等藥物的人群,也面臨著較高發病風險。
中暑後如何急救?
針對中暑的現場急救,賈大成強調分秒必爭:「應儘快離開高溫環境,將患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平躺休息,同時立即啟動快速降溫程序。」具體措施包括,用冷水擦身或溫水浴,加快其體內熱量的散發,將冰袋放在患者額頭、頸部、腋下和腹股溝,將患者身體用涼水浸濕的單子或衣物包裹,同時使用電風扇猛吹。對於重度中暑患者可將其直接浸泡於冷水中,同時保證患者頭部露出水面以防溺水。
賈大成提醒,如出現以下情況需及時前往醫院就醫:體溫持續升高甚至超過40度,在高溫環境或重體力勞動後出現持續性頭痛、肌肉痙攣,呼吸頻率超過每分鐘20次,呼吸幅度變小,伴有噁心嘔吐但又吐不出等癥狀。當發現周圍人出現昏迷、極度虛弱、意識模糊、抽搐的情況要及時為其撥打120。
此類病人感覺不適後喝大量冰飲是否得當?賈大成表示,劇烈運動後、極熱時都不要喝太涼的水,「一次大量喝冷水不僅可以使胃腸痙攣,甚至能誘發急性心梗而危及生命」。
如何預防中暑?
在預防中暑層面,賈大成給出一系列實用建議。首先,應盡量避免每日10時至16時氣溫最高時段外出,因為此時陽光最強烈,中暑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必須出行,務必做好防護,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塗抹防晒霜,準備充足的水。
同時,常備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清涼油、風油精等,以防應急之用。在外出衣服材質上,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減少外出活動。」賈大成強調。
在飲食方面,他建議主動、少量、多次補充水分,不要等口渴才喝,應根據氣溫高低,每天喝1.5-2升水,當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鹽分,含鉀茶水也是極好的消暑飲品。除飲水外, 生菜、黃瓜、西紅柿等含水量較高的時令蔬菜,以及桃子、杏、西瓜、甜瓜等含水量高的新鮮水果,均可用來補充水分。綠豆湯、乳製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營養之需。
保證充足睡眠也不可或缺。賈大成表示,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也是預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賈大成還呼籲改善高溫生產環境中的生產、生活條件。如採用隔熱材料、水箱、循環水門及空氣夾層牆等隔熱措施。在通風降溫方面,採用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或在隔熱密閉的基礎上安裝空調設備等。施行就業體檢及熱適應訓練,逐步建立、健全高溫作業工人健康檔案,對發現有高溫禁忌症者,給予適當防治處理,並作出能否繼續從事高溫作業的勞動能力鑒定。
「特殊高溫作業工人應使用適當防護用品,如頭罩、面罩、衣褲和鞋襪等防熱服裝及特殊防護眼鏡等」,賈大成表示,還應根據生產特點及具體條件,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保證高溫作業工人夏季有充分睡眠和休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