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2025年07月07日14:52:05 健康 1722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 天天要聞

聲明:本文內容根據權威醫學資料及作者個人觀點撰寫,僅用於健康科普,不構成任何醫學建議,若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在廚房裡翻炒的香味雖美,但有些食物表面「無害」,卻暗藏「殺機」,尤其對胰腺來說,簡直是「溫柔一刀」。近年來,胰腺癌發病率持續上升,像個躲在角落裡的「沉默殺手」,一動手就是致命一擊。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 天天要聞

要想守護好這塊「脾氣暴躁」的器官,嘴巴可得把好關,尤其這6種「傷胰食物」可別老往嘴裡塞。

胰腺是人體最「低調」的器官之一,既參與消化,又關係到血糖調節,功能強大卻極易受傷。一旦發生炎症或病變,往往隱匿性極強,等到癥狀明顯時,病情已不容樂觀。尤其是胰腺癌,它不像其他癌症容易早期發現,常常「無聲無息」地發展,等察覺時,多數已屬晚期,治療難度極大。

近年來,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數據,中國胰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處於上升趨勢,且呈現年輕化趨勢。

這種癌症雖在所有癌症中發病率不算最高,卻因其早期無明顯癥狀、進展速度快、治療手段有限,被稱為「癌中之王」,五年生存率不足10%。防患於未然,遠離致病誘因,是目前最具性價比的「防癌方式」。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 天天要聞

飲食,是胰腺健康的第一道防線。日常生活中,有些食物雖然常見,卻對胰腺「極不友好」。尤其以下六類,若長期攝入,極易加重胰腺負擔,甚至誘發胰腺炎,增加癌變風險

首先是高脂肪食物炸雞、燒烤、麻辣鍋,看起來香噴噴,其實是胰腺的「剋星」。這類食物脂肪含量極高,進入消化系統後,需要胰腺大量分泌胰酶來消化脂肪,長期超負荷工作,胰腺容易「累垮」。

更嚴重的是,高脂飲食還會誘發膽結石,而膽結石反過來又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形成惡性循環。

其次是高糖食物。各種甜品、奶茶、糖果,雖然是味蕾的寵兒,卻是胰腺的「煩惱源」。糖分攝入過多,會讓胰島細胞頻繁工作以分泌胰島素,長此以往,容易導致胰島功能衰竭,甚至發展為糖尿病。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 天天要聞

而糖尿病本身就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尤其是40歲以後突發糖尿病者,更需警惕潛在的胰腺病變。

第三類是加工肉製品,如香腸、臘肉和午餐肉。這些食品含有大量亞硝酸鹽和其他防腐添加劑,攝入後在人體內可能形成致癌物質,長時間食用會增加胃癌、結直腸癌乃至胰腺癌的風險。有研究表明,每周攝入加工肉製品超過150克的人,患胰腺癌的風險顯著升高,值得引起足夠重視。

再說酒精,它對胰腺的傷害堪稱「直擊要害」。長期飲酒,尤其是烈性酒會直接刺激胰腺分泌功能,誘發慢性胰腺炎。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 天天要聞

慢性炎症一旦持續存在,胰腺組織容易出現纖維化,甚至癌變。據權威研究,慢性胰腺炎患者發展為胰腺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的10倍以上,而在這條路上,酒精往往是「幕後推手」。

第五類是高鹽食物腌菜、鹹魚、腊味等雖然是餐桌上的「老朋友」,但鈉含量極高,過量攝入會擾亂體液平衡,增加胰腺的代謝壓力。高鹽飲食還可能影響胰腺細胞的氧化應激狀態,加速組織老化,為癌變提供「土壤」。過多的鈉攝入還可能導致高血壓和消化道疾病,間接影響胰腺健康。

最後一種是反式脂肪的食品。如人造奶油、部分蛋糕、曲奇餅乾等,這類食品中常含有反式脂肪酸,不僅會升高「壞膽固醇」,還會影響胰島素敏感性。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長期攝入反式脂肪者,患2型糖尿病和胰腺癌的風險均顯著升高。反式脂肪在體內代謝緩慢,容易積聚,對胰腺這種「愛乾淨」的器官而言,是一場「慢性毒害」。

除了飲食,生活方式也與胰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熬夜、久坐、情緒壓抑等習慣都會影響內分泌系統穩定,間接增加胰腺負擔。

特別是長期精神緊張的人,體內激素水平紊亂,可能導致胰腺分泌失調,加速病變吸煙也是胰腺癌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煙草中的致癌物可通過血液直接作用於胰腺組織。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 天天要聞

胰腺癌的早期癥狀極不典型,很多患者初期只是感覺上腹部脹痛、背部隱痛或食慾減退,很容易被誤認為胃病或消化不良。有些人甚至因為突發糖尿病、體重驟減才發現胰腺出了問題。當出現黃疸、尿色加深、大便變淺等表現時,往往已經是晚期。

一旦發現異常,儘早就醫檢查極為關鍵,特別是腹部彩超、腫瘤標誌物CA19-9、CT或MRI等手段可輔助判斷。

從西醫角度看,胰腺癌與環境因素、遺傳背景、慢性炎症、代謝異常等多種因素有關。而在中醫理論中,胰腺雖無明確對應名稱,但多歸屬「脾」與「濕熱鬱結」範疇,強調飲食清淡、情志調和、脾胃健運,是防病養生的核心。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 天天要聞

這與現代營養學「低脂低糖、低鹽」飲食理念不謀而合,也為我們提供了多維度的防病思路。

防治胰腺疾病,關鍵在於日常點滴積累。少吃上述六類「傷胰」食物,多吃富含抗氧化物的果蔬、粗糧、深海魚類,有助於減輕胰腺負荷適度運動、規律作息、保持心情舒暢,也是養護胰腺的重要法寶。家族中有胰腺癌病史的人,應定期進行相關檢查,做到早發現、早干預。

胰腺雖小,責任重大,它在我們身體里的「崗位」並不顯眼,卻影響著消化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協調運行。不重視它,可能就是給了疾病可乘之機。想要守住健康底線,管住嘴、邁開腿、放平心,才是最樸素也最有效的答案。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 天天要聞

健康聲明:以上內容僅為健康科普參考,不可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若出現類似癥狀或身體不適,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進行檢查,避免延誤病情或誤判診斷。

參考文獻:
[1]中國國家癌症中心.中國癌症統計年報(2024版)[R].北京: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24.
[2]張曉君,胡志斌.胰腺癌的危險因素與預防策略研究[J].中華消化外科雜誌,2024,23(03):245-249.
[3]李梅,陳靜.高脂飲食與胰腺炎及胰腺癌關聯性探討[J].中國臨床營養雜誌,2023,31(04):211-215.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產創新減重藥物在上海落地使用,患者超重伴有輕度脂肪肝 - 天天要聞

國產創新減重藥物在上海落地使用,患者超重伴有輕度脂肪肝

7月7日下午,全球首個GCG/GLP-1雙靶減重藥物——瑪仕度肽(商品名:信爾美)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開出上海首張處方。該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李小英為一位超重並伴有輕度脂肪肝的患者開具這一處方,這也標誌著該中國創新減肥藥物在上海正式落地使用。這名患者今年27歲,身高1米83,體重93公斤,BMI達到27.77,此前在體檢中發...
淚目!工廠打工男子拒絕手術,醫生自掏腰包30000元也要救 - 天天要聞

淚目!工廠打工男子拒絕手術,醫生自掏腰包30000元也要救

在東莞一家電子元件廠的流水線上,38歲的章明正重複著日復一日的裝配工作。2023年初春的一個下午,這個沉默寡言的陝西漢子突然捂住胸口栽倒在傳送帶旁,工友們看見他面色煞白,冷汗浸透了深藍色的工裝。"像有把刀在胸口攪動",這是他被送到東莞市人民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福州開營 - 天天要聞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福州開營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7月7日電 (鄭江洛)7日晚,由福建中醫藥大學主辦,福州市青年創業促進會(簡稱「福州青創」)、海峽青年綜合服務中心承辦的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福州開營,兩岸青年共同探討中醫藥研習與創業。
有人午睡後靈感迸發,有人午睡後昏昏沉沉!問題出在這個細節! - 天天要聞

有人午睡後靈感迸發,有人午睡後昏昏沉沉!問題出在這個細節!

「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忙碌的生活中,午睡已經成為許多人緩解壓力、恢復精力的重要習慣。而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恰到好處的午睡能帶來「靈光一閃」,尤其是睡好了。健康時報資料圖研究發現:午睡一會真能靈感迸發!你是否曾苦苦思索一個問題無果,午睡醒來後
肚子里有個東西在跳!四年沒當回事……體檢後醫生都震驚了 - 天天要聞

肚子里有個東西在跳!四年沒當回事……體檢後醫生都震驚了

浙江94歲的張爺爺身體一向硬朗四年前,他偶然發現自己肚子里有個會跳動的東西因為沒有疼痛或其他不適加之年事已高一直認為這是身體的正常反應直到就醫檢查,連醫生都震驚了…腹中竟有一個直徑超8厘米、長度達15厘米的巨大腹主動脈瘤直到近期,張爺爺前往
同一款葯,為何用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價格更高? - 天天要聞

同一款葯,為何用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價格更高?

資料圖「一款藥物為何兩種價格?」近日,來自重慶的鄧女士向記者表示,自己在位於重慶銅梁區的一家藥店購買三黃片(葵花),店員告知售價為18元一盒,結賬時,鄧女士掏出醫保卡準備付款,收銀員見狀提醒她,刷醫保個人賬戶比付現金貴,需要支付26元。對此,鄧女士當即提出了質疑,得到的回復是「價格一直就不一樣」。面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