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障礙小伙的藝術追夢之路

2025年05月14日10:30:18 健康 6802

5月13日,青島大鮑島街區的 「琴嶼浪花」青島市殘疾人文創產品展示館內,一位帥氣的匠人師傅展示著自己的精美工藝品——一個可愛呆萌、憨態可掬的布老虎。這個工藝品做工講究,不少剛進店的市民都會被吸引上前欣賞,工匠師傅會用不清晰的口語介紹作品的製作過程。他叫杜冬冬,是一名聽力障礙者,但心靈手巧的他有著一顆熾熱的文藝之心,在2023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七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中得到第一名,獲得了「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聽力障礙小伙的藝術追夢之路 - 天天要聞

憨態可掬的布老虎工藝品

聽力障礙小伙的藝術追夢之路 - 天天要聞

展示大大的布老虎

杜冬冬的工作室在嶗山區會場村附近,從窗戶可以看到藍天、大海和巍峨的嶗山山脈,從小在這長大的他有著對色彩敏銳的感覺。1983年,杜冬冬出生於青島嶗山,先天性聽力障礙讓他的世界從一開始就在安靜之中。小時候,因為聽不見,身邊沒有小朋友和他玩,杜冬冬就自己蹲在池塘邊觀察蝌蚪、蝴蝶,撿回黃泥捏成小動物。那時候,他的內心就認為,泥巴捏出來的形象不同的小泥人、小動物,就是自己的朋友。一次次的實踐,鍛煉了他的動手能力,每次手工課,他都會比其他同學做得好、做得快。在聾校就讀期間,他痴迷於用畫筆記錄海邊的漁船、漁家人的生活、嶗山山巒。杜冬冬常常獨自坐在海邊寫生一天,從早到晚用手中的畫筆和顏料,勾勒出美好的線條,構建屬於自己的內心表達,那時候他的繪畫作品得到了學校老師的一致好評。

聽力障礙小伙的藝術追夢之路 - 天天要聞

杜冬冬在工作室創作。

杜冬冬介紹,他這輩子最大的收穫就是與妻子的相遇,「我們在一起生活很開心,她也給我的創作帶來了很多靈感。年輕的時候,繪畫是我熱愛的事情,家裡人不支持,結婚後,妻子對我鼎力支持,讓我的人生和心裡有了新的色彩和生活空間。妻子鄭相君和我一樣喜歡畫畫,很理解我,認為我應該堅持學習畫畫。當時,我的家人對我學習畫畫並不支持,認為進廠打工穩定,有固定的經濟收入可以養家帶孩子。但妻子幫我頂住壓力,我們在外面一起租房子,一邊打零工一邊報班學畫。那段日子很清苦,夫妻倆擠在出租屋,吃得很簡單,但心裡很美好,生活很甜蜜溫馨。」

聽力障礙小伙的藝術追夢之路 - 天天要聞

杜冬冬家中顯眼處,擺放著妻子的美術作品。

幾年後,夫妻二人學成歸來,回到嶗山會場村,開始了以牆繪和手工製作為生的日子。杜冬冬和妻子背著顏料桶走街串巷,妻子鄭相君作為他的助手,幫助他一起為村民繪製壁畫,還去承攬一些美術裝飾畫畫的工作,家裡收入逐漸增多。同時,鄭相君也在設計傳統的布老虎手工藝品,拿到市集、網上售賣。雖然這些手工藝品收入不高,但夫妻兩人始終堅信,手藝活能讓他們闖出一片好天地。

聽力障礙小伙的藝術追夢之路 - 天天要聞

陽光正好,不忙的時候杜冬冬在院里畫畫。

「2011年,我第一次參加青島市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水彩畫作品《嶗山漁村》一舉奪冠,這是我人生中第一個重要藝術獎項,也讓父親第一次真正認可了我們夫妻的夢想。2018年,夫妻倆共同設計的『嶗山布老虎』系列誕生——傳統布老虎造型融入嶗山山海元素,色彩明快、憨態可掬,推出上市後便成為爆款。當時妻子認為,傳統手工藝要讓年輕人喜歡,就得有新創意。目前最新創作的『嶗山八虎』系列布老虎憨態可掬,傳統布藝與現代設計結合,成為青島文創市場的熱門單品。每個布老虎都有不同的寓意,紅色代表吉祥,藍色象徵海洋,我想讓傳統文化通過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傳承下去。如今我不忙的時候,經常去海邊、家裡的院子畫畫,享受著陽光、吹著海風,享受靜謐的時光。」 杜冬冬介紹道。

聽力障礙小伙的藝術追夢之路 - 天天要聞

製作手工藝品

聽力障礙小伙的藝術追夢之路 - 天天要聞

杜冬冬在製作海洋系列的布老虎。

聽力障礙小伙的藝術追夢之路 - 天天要聞

獲獎證書

聽力障礙小伙的藝術追夢之路 - 天天要聞

心靈手巧的杜冬冬

聽力障礙小伙的藝術追夢之路 - 天天要聞

製作布老虎

聽力障礙小伙的藝術追夢之路 - 天天要聞

杜冬冬的榮譽和獎盃

聽力障礙小伙的藝術追夢之路 - 天天要聞

杜冬冬家中擺放了很多美術作品。

聽力障礙小伙的藝術追夢之路 - 天天要聞

聽力障礙小伙的藝術追夢之路 - 天天要聞

平時製作工藝品的工具

聽力障礙小伙的藝術追夢之路 - 天天要聞

展示精美的手工品

聽力障礙小伙的藝術追夢之路 - 天天要聞

大鮑島街區的青島展示體驗中心,杜冬冬是這裡的匠人之一。

(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華醫藏》溫病捲髮布,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 天天要聞

《中華醫藏》溫病捲髮布,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近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主辦的《中華醫藏》(簡稱《醫藏》)溫病捲髮布暨工作推進會在成都召開。中醫藥古籍承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與實踐經驗,是中醫藥學術傳承的根基,也是推動現代中醫藥發展的源頭活水。
上夜班的「代價」:身體在偷偷「拉警報」! - 天天要聞

上夜班的「代價」:身體在偷偷「拉警報」!

在現代社會,夜班工作已經成為許多行業的常態,醫護人員、安保人員、互聯網從業者等眾多崗位都離不開夜班。看似只是工作時間的調整,實則暗藏對身體健康的諸多隱患。長期上夜班打亂人體生物鐘,會對身體多個系統產生負面影響,接下來我們就詳細盤點一下上夜班
《中華醫藏》溫病捲髮布 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 天天要聞

《中華醫藏》溫病捲髮布 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近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主辦的《中華醫藏》(簡稱《醫藏》)溫病捲髮布暨工作推進會在成都召開。中醫藥古籍承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與實踐經驗,是中醫藥學術傳承的根基,也是推動現代中醫藥發展的源頭活水。《中華醫藏》項目對2289種古籍元典影印出版,目前項目已出版三批成果,整理收錄了194種典籍、成書共20...
抗癌十一年,一碗養生湯的守護 - 天天要聞

抗癌十一年,一碗養生湯的守護

大家好,我是柳荊。不知不覺,我與多發性骨髓瘤三期抗爭已達十一年之久。這十一年,是在病痛深淵中摸爬滾打、與死神一次次擦肩的艱難歲月。每一次治療的劇痛,每一個被病痛折磨得無法入眠的夜晚,都讓我對生命和健康有了更深的渴望。
在生活中,真正屬於你的只有兩樣東西 - 天天要聞

在生活中,真正屬於你的只有兩樣東西

在生活的征程中,我們常常陷入困惑與迷茫。有些人有時能夠理解某些事情,但有時又找不到解決辦法;有些人總是傾向於提前擔憂;還有些人會思考,抑鬱症和焦慮症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產生。在這些困惑的背後,是對健康與幸福的深切渴望。為什麼健康和幸福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