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很愛的5種食物卻要少吃,為什麼呢?

2025年05月12日08:12:05 健康 1580

大腦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

各個年齡段的人群

都有補腦健腦的需要,

大腦健康年輕自然長壽。

除了保證每日足夠的

睡眠和適量運動,

還可以通過食物為大腦補充營養。

魚肉防止腦細胞退化

魚肉是促進智力發育的首選食物之一。魚肉富含豐富的DHA,俗稱「腦黃金」,對於提高大腦的記憶能力和思考能力非常重要,並能防止腦細胞退化,延緩大腦的衰老。

同時魚肉的脂肪含量非常低,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對人體健康很有幫助。

蛋類促進大腦發育

蛋類一直被稱為是「最完美的食物」。

雞蛋是一種常見的營養補充來源,被營養學家稱為「完全蛋白質的模式」。

蛋黃含有豐富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膽固醇和卵黃素,對神經的發育有重要的作用,能夠促進大腦發育,增加記憶力。

建議成年人每天最好吃1~2個雞蛋,以補充人體所需、延緩大腦衰老、增強記憶力。

大腦很愛的5種食物卻要少吃,為什麼呢? - 天天要聞

花生防止大腦衰老

花生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和腦磷脂,它們是神經系統所需的重要物質,能夠延緩大腦功能的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腦血栓的形成。

實驗證明,經常食用花生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增強記憶能力、延緩衰老,是名副其實的「長生果」。

大腦很愛的5種食物卻要少吃,為什麼呢? - 天天要聞

核桃預防老年痴呆

民間有「以形補形」的說法。核桃果肉的褶皺,和人腦的「左腦」和「右腦」非常相似,所以很多人認為常吃核桃可以補腦、提高智力。

核桃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膽固醇的含量,因此吃核桃對人的心臟有一定好處。除此之外核桃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E,可以防止細胞老化,增加記憶力及延緩衰老,所以核桃有「萬歲子」、「長壽果」之稱。

每天早晚各吃幾個核桃,會對身體有很大幫助。但是不能吃得太多,每天最多四個,吃得太多會出現大便乾燥、鼻出血等情況。

吃核桃,每天3~5個足矣:

核桃是名副其實的含油大戶,含油量高達65%~70%,所以不建議人們吃太多,大約一天吃一小把(3~5個)就足夠了。

大腦很愛的5種食物卻要少吃,為什麼呢? - 天天要聞

牛奶促進神經腦細胞生長

「每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牛奶是非常完美的營養品之一,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以及大腦中所必需的氨基酸

牛奶中的鈣最容易被人吸收,是大腦代謝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此外它含有對神經細胞十分有益的維生素B1等元素。如果用腦過度失眠,睡前喝一杯溫熱的牛奶有助於睡眠。

對腦有利的食物介紹完了,再給大家說一類不利於大腦健康的食物,那就是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想補腦,少吃含有

「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各種以「不含反式脂肪酸」為噱頭廣告,原因就是這種物質會對我們的大腦造成傷害。

研究發現,反式脂肪攝入過多,會升高「壞」膽固醇(LDL)和降低「好」膽固醇(HDL)水平,增加腦血管退化和硬化危險。

研究人員還發現,飲食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越多,越容易發生記憶功能減退。在測試中,大量攝入反式脂肪酸的健康男性受試者在記憶測試方面的表現更差。

所以,為了大腦的健康,最好少吃以下這些食物。

1.垃圾食物

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這類食物很受小孩子以及年輕一族的喜歡,一方面是因為它們能夠快速解決飢餓感,同時這類食物的口味都非常好,能夠滿足人們對於食物的慾望。

但是反式脂肪酸可以說是一種對身體有很大傷害的脂肪酸,少量的攝入之後,我們身體能夠通過生理反應而化解掉,但是如果長時間攝入,那麼很容易造成血管垃圾過多,然後導致血管堵塞,影響血液循環,很大程度增加腦梗的出現概率。

2.油膩食物

油膩食物主要就是包含各種肥肉以及油炸食物,他們除了油膩之外,熱量也非常高,這類食物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紀人群的最愛,因為他們早年間吃了太多的苦,所以對於油膩食物有種獨特的偏愛。

但是,這類食物不僅會增加腸胃的消化負擔,同時還會因為重油的攝入而導致血管更加堵塞,很容易造成腦梗的出現。

3.過鹹食物

現在人們吃了太多的好東西,所以對於食物的感覺變得並沒有那麼明顯,所以這也導致大家每天攝入的鹽分越來越多,而且很多地區還喜歡吃腌菜或者臘肉等特色食物,這些都屬於高鹽高鈉食物

過量地攝入高鹽高鈉食物,不僅會增加腎臟的過濾負擔,還會造成血管的彈性降低,血管內部壓力增加,也就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

轉自 | 人民網科普

來源: 哈密零距離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醫生告誡:男性若堅持深睡眠調節,不出半年,身體或有4個轉變 - 天天要聞

醫生告誡:男性若堅持深睡眠調節,不出半年,身體或有4個轉變

最近有個朋友跟我吐槽:「我這30多歲的人了,每天晚上睡覺就跟打仗似的,翻來覆去睡不著,早上又起不來。白天一整天都昏沉沉的,感覺整個人都不太對勁。」我聽完之後忍不住問他一句:「你是不是經常熬夜打遊戲、刷短視頻?」他點點頭。我說:「那你還挺幸運
夏季必備,防溺水指南請查收 - 天天要聞

夏季必備,防溺水指南請查收

暑期臨近安全問題不可忽視外出遊玩時一定要遠離野外危險水域如何預防溺水?溺水後如何自救?夏季必備防溺水指南請查收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發期在此提醒大家不要讓孩子去游野泳 不要讓孩子私自到水邊玩耍一定要牢記防溺水知識時刻提高警惕來 源:人民網編 輯:龍 英 鄭永揚 編 審:陳忠友監 制:許再晶總監製:劉仁軍 ...
212項檢查,190個毛病:當看病成為藝術 - 天天要聞

212項檢查,190個毛病:當看病成為藝術

王博及其作品《毛病》。南方周末記者 吳小飛 攝又到一年畢業季。今年中央美術學院的畢業作品展上,有一件非典型藝術作品格外出圈。畢業生王博為了了解自己的身體,做了212項檢測,最終查出190個毛病——大到間歇發作的驚恐障礙、肺部結節,小到臉上長的脂肪粒、斑點。所有體檢結果和藥品,共同構成了王博的畢業作品《毛病》...
假得五花八門 海關又查獲一批侵權LABUBU - 天天要聞

假得五花八門 海關又查獲一批侵權LABUBU

6月22日,據「海關發布」消息,近日,上海海關所屬洋山海關關員在對一批貨物開展監管時,發現申報為「玩具」的貨物其中部分印有「POP MART」(泡泡瑪特)品牌標識,總計6960個,查驗關員初步判斷存....
會議速遞|張宏耕教授:抑鬱與失眠互為因果,創新中藥治療優勢顯著 - 天天要聞

會議速遞|張宏耕教授:抑鬱與失眠互為因果,創新中藥治療優勢顯著

6月21日,慢病(絡病)防治中國行暨2025年絡病學術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同時在長沙、武漢、廣州舉行,會議以長沙為主會場,三市聯動,吸引了來自精神衛生領域的數百名專家學者參會,就絡病理論指導失眠、抑鬱等疾病治療取得的科研成果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在長沙主會場,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張宏耕教授作題為《中西...
牽一髮而動全身!六旬老人腎功能急劇惡化,這種系統性自身免疫病不可掉以輕心! - 天天要聞

牽一髮而動全身!六旬老人腎功能急劇惡化,這種系統性自身免疫病不可掉以輕心!

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關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由ANCA介導的以小血管壁炎症和纖維素壞死為特徵的一類系統性疾病,AAV尤其是顯微鏡下多血管炎多見於中老年人,臨床表現為鏡下血尿、輕中度蛋白尿、緩慢或急速進展的腎功能損害。A
張卓莉教授:細數風濕免疫疾病進展,擘畫領域高質量發展宏偉藍圖 - 天天要聞

張卓莉教授:細數風濕免疫疾病進展,擘畫領域高質量發展宏偉藍圖

近年來,隨著對風濕免疫疾病的認識不斷深入,以及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潛在的治療靶點被發現,新理論、新藥物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診療規範和標準也在不斷更新。自靶向藥物開始應用於風濕免疫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RA)、強直性脊柱炎(AS)等,臨床治療不斷取得重大突破並逐步邁入新階段。本文特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