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糖尿病這幾年真的是越來越常見了,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親戚或者熟人正在和這個病打交道。
但真正讓人擔心的,其實不是血糖本身高,而是那些跟著糖尿病一起冒出來的併發症——眼睛看不清、腎臟出問題、傷口難癒合、腳壞掉甚至要截肢……這些才是最傷人的地方。
問題是,很多人到今天都還覺得,只要少吃糖就行了,甜食控制住了,血糖就能管住。
但真的是這樣嗎?到底除了少吃甜的,我們還應該多吃些什麼,才能真正把糖尿病「餵養好」,防住這些可怕的併發症呢?
補充天然發酵類食品,有效降低慢性炎症水平
糖尿病最大的隱患,不是血糖升得高,而是身體的慢性炎癥狀態被激活以後,像滾雪球一樣引發一連串問題:血管損傷、神經病變、腎臟微循環出問題。
這種炎症反應不劇烈,但持續而隱匿,是糖尿病最難對付的底層機制之一。
而要調節這個狀態,光靠降糖葯是遠遠不夠的。
現在很多研究都在強調一個被忽視的武器:腸道菌群。
而腸道菌群的穩定性,和我們吃進去的發酵食物有很大關係。
天然發酵食品,比如泡菜、納豆、酸奶、米醋,這些東西本身就含有大量有益菌,它們進到腸道以後能幫助恢復腸道屏障功能,減少腸漏,降低腸道里異常代謝產物的進入血液的幾率,從源頭減少炎症。
一旦炎症水平降下來,血糖自然也會更容易穩定下來。而且這種改善不是短期的控制,而是從身體底層去修復代謝機制,對延緩併發症有很明顯的好處。
有位行政患者本來天天吃外賣,自從開始每天加點自製泡菜和低糖酸奶,複查發現炎症指標有明顯改善,皮膚干癢、乏力也緩解了不少。
重視鋅的攝入,微量元素不足可能加重血糖紊亂
糖尿病說到底是胰島素的使用出了問題,但背後的深層機制,是胰島素的合成和釋放都被干擾了。很多人天天想控糖,卻忽略了一個核心營養物質:鋅。
鋅這個微量元素,在我們身體里不是擺設,它直接參与胰島β細胞的功能,也參與胰島素的結構穩定。簡單說,沒有鋅,身體根本造不好、用不穩胰島素。
而現代人的飲食習慣,精加工太多,五穀粗糧吃得少,鋅的攝入其實是嚴重不足的。有研究發現,糖尿病人群中,缺鋅比例遠遠高於正常人群。
而缺鋅又會進一步加劇胰島素抵抗和氧化應激,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鋅的好處還不止在控糖,它還能影響傷口癒合和免疫力,而這些恰恰是糖尿病人最怕出問題的地方——小傷口反覆感染、腳底潰爛、免疫系統虛弱得容易感冒……
這都跟鋅脫不了關係。鋅含量高的食物像南瓜子、牡蠣、黑芝麻、全穀類,其實生活中都不難找,只是我們太容易忽略了它們的重要性。
那個行政患者之前腳部小傷口總是好得慢,一查微量元素才發現鋅水平偏低,飲食調整幾個月之後癒合速度明顯加快。
合理選擇植物蛋白,有助於保護胰島功能與腎臟
很多人糖尿病之後都很怕吃肉,怕攝入太多蛋白質傷腎,但實際上,適當攝入優質蛋白是保持胰島功能和控制血糖的必要條件,只是我們選錯了蛋白質的來源。
動物蛋白雖然含量高,但脂肪和嘌呤也多,不利於腎臟負擔。
而綠色植物蛋白,比如黃豆、豌豆、藜麥、綠豆芽等,其實才是糖尿病人應當依賴的主要蛋白來源之一。
植物蛋白不僅不會給腎臟太大負擔,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植物活性物質,這些成分可以延緩碳水的吸收速度,讓血糖上升更平緩。
再加上植物蛋白本身富含的氨基酸,還能改善胰島素信號的傳導路徑,這對控制血糖波動、避免高峰期劇烈上升特別有幫助。
研究發現,飲食中植物蛋白比例高的人群,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發生率明顯下降,尤其是心血管併發症和腎損傷控制得更好。
也就是說,吃對了蛋白質,不光是「吃飽」這麼簡單,還能從源頭降低你血糖控制的難度。
那位行政患者原本每天靠雞蛋和瘦肉補蛋白,後來醫生建議多加豆製品,早晚喝豆漿吃豆腐乾,複查腎功能和血糖波動幅度都明顯下降。
多攝入可溶性膳食纖維蔬菜,有效平穩血糖波動
很多糖尿病人一聽到控制血糖,都開始猛吃糙米、燕麥、黑麥這些粗糧,但有些人吃了反而脹氣、便秘、腸胃負擔大。
其實並不是所有粗糧都適合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腸胃功能不好的中老年人。
相比之下,一些富含可溶性纖維的蔬菜,比如秋葵、海帶、魔芋、洋蔥,反而對血糖更友好。
可溶性纖維進到腸道後,會形成一種黏稠的凝膠,包裹著碳水化合物,讓它們緩慢吸收,不容易讓血糖「蹭」地一下升起來,而且還能在腸道里為益生菌提供「食物」,從而幫助菌群維穩。
這種平穩吸收和長期代謝調節的方式,比單純靠減少主食攝入更加可靠。
而且這些蔬菜中的天然成分,還有一定的降脂作用。糖尿病人常常不僅是血糖高,三高里的血脂也一併偏高,這些蔬菜正好一舉兩得。
行政那位患者原來一直吃雜糧飯降糖,但腸胃經常脹痛,後來改成每天吃點秋葵燉菜,飯後血糖波動反而更小,腸道也舒服多了。
糖尿病併發症多,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糖吃多了,而是身體的底層代謝系統出了問題。我們一味「少吃甜」,但卻忽略了「多吃對的食物」才是關鍵。
發酵食品、富含鋅的食材、綠色植物蛋白和可溶性纖維蔬菜,這些看起來平常甚至有點冷門的東西,才是幫助身體修復、平穩控糖、防住併發症的真正主角。
別只盯著「糖」,要從身體的根去修。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的飲食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叢媛.應用食物升糖指數為糖尿患者做飲食指導, 山西醫藥雜誌(下半月刊) ,201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