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裴霓裳
35歲的李女士(化姓)備受夜間眩光困擾,近日在湖北愛爾眼科醫院,她通過接受「全光塑」近視矯正手術,解除了困擾。
李女士近視500度,散光300度,作為一名高中老師,夜間批改作業、備課是她的日常,但長時間用眼讓她常常感到眼部不適,而且每晚開車回家,夜間眩光問題也給她帶來了嚴重困擾。看到身邊不少朋友通過手術成功摘鏡,李女士也動了心,於是她來到湖北愛爾眼科醫院屈光專科就診。

王奇峰副主任醫師為患者檢查
經詳細檢查,李女士的近視500度、散光300度,且瞳孔較大,尤其在暗光環境下更為明顯。屈光專科副主任醫師王奇峰表示,李女士的眼部情況欠佳,這不僅增加了屈光手術的難度,還容易在術後產生眩光、光暈等問題,進而影響夜間視力。
針對李女士的特殊情況,王奇峰副主任醫師為她量身定製了「全光塑」個性化飛秒近視矯正手術方案。通過Sightmap特殊檢查設備,全面捕捉李女士全眼光學系統的各項參數,包括全眼像差、角膜形態、晶狀體及眼軸等。運用光跡追蹤技術,為她構建出精確的3D眼模型,涵蓋晶狀體、眼軸長度、前房深度、虹膜紋理、全眼像差等多項指標。基於這個個性化3D眼模型,採用Raytracing技術進行光線追蹤迭代計算,持續調整角膜形態,確保進入眼內的光線準確聚焦於眼底視網膜黃斑中心,同時考慮不同激光切削角度的能量損耗及術后角膜生物力學變化等多重因素。
術後第二天,李女士的視力就恢復至1.2。3月25日,術後一周複查時,李女士的視力提升至1.5。更令她驚喜的是,以往困擾她的夜間眩光的問題也得到了改善。
王奇峰介紹,每個人的眼球都會有不規則差異,傳統的角膜激光只考慮角膜的差異數據進行激光切削,而全光塑近視手術是全面採集並分析患者的角膜、晶體、眼軸、像差等各方面數據,為患者量身定製更優的手術方案,基於全眼數據和智能演算法,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滿意度。
更多資訊請掃碼加入極目新聞眼健康群。

(湖北愛爾眼科醫院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