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名演員「胳膊鈣化」的新聞衝上熱搜。所謂的「胳膊鈣化」,其實是肩關節鈣化性肌腱炎。這個聽起來很專業的疾病,常常是導致肩膀突發疼痛和活動受限的「幕後推手」。

肩關節鈣化性肌腱炎是肩部肌腱(尤其是肩袖的岡上肌)因鈣質沉積而發生的炎症,聽起來有些複雜,其實本質就是鈣質堆積在肌腱里。這些鈣質的成分是羥基磷灰石晶體,它們像小石子一樣堆積在肌腱內,會造成腫脹、疼痛,甚至影響肩部活動。鈣質的沉積會引發鈣化性滑囊炎,使得局部壓力升高,導致肩部劇烈疼痛。大約25%的患者可能還伴有肩袖撕裂。
肩關節鈣化性肌腱炎的好發年齡是30~60歲,女性居多。患者常常在沒有外傷的情況下,突然出現劇烈疼痛,尤其是夜間突然發作。常見的肩部動作受限是肩關節前屈和外展。糖尿病患者和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是這類疾病的高危人群。
肩關節鈣化性肌腱炎、肩袖撕裂、肩周炎都可引起肩膀疼痛,那該如何區分呢?
肩關節鈣化性肌腱炎的疼痛通常是在沒有外傷的情況下突然發作,而肩袖撕裂和肩周炎的疼痛通常是逐漸加重,肩袖撕裂急性發作通常伴有外傷史。當然,最終確診還是要到正規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醫生通過患者的臨床癥狀,結合X線檢查、超聲檢查、磁共振檢查的結果,一般都可以確診。這些檢查能夠幫助醫生判斷鈣化物的大小、位置,以及對周圍組織的影響。

鈣化性肌腱炎是自愈性疾病,鈣化物通常會自發消退。但如果癥狀嚴重或者沒有自然消退,就需要進行治療。治療目標是緩解疼痛、促進鈣鹽吸收、恢復肩關節功能。
大約90%的患者僅通過保守治療即可得到緩解。治療手段包括:非甾體抗炎葯,用來緩解疼痛和炎症;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等,以增加肩部活動範圍;體外衝擊波療法,可幫助鈣化物吸收;超聲引導下穿刺抽吸,可抽出牙膏樣鈣化物;皮質類固醇注射,可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如果保守治療無效,或鈣化物較大、影響肩部功能,且伴有肩袖撕裂時,可以選擇肩關節鏡手術。
特別提醒:急性期劇烈疼痛時,切忌強行拉伸或「甩胳膊」,以免加重炎症。

文: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與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 孫長鮫
編輯:王建影 李詩堯
校對:楊真宇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訪問yuanben.io查詢【146L5T9S】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