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鋤挖挖挖」的好時光來了!
但要注意
路邊的野菜不能隨便挖
當心中毒!
如何分辨野菜能不能食用呢?
一起來學習吧↓
常見的植物哪些是能吃的野菜?
野菜是指自然演化形成的、未受人為栽培干預的野生植物群落,具有顯著生態適應性。我國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大國,現存可食用野生蔬菜資源種類豐富,種類已達1000多種,主要分布於山地、林緣、村落周邊及道路沿線等。
典型食用品種有蒲公英、馬蘭、薺菜、水芹菜、馬齒莧等,在傳統飲食結構中具有重要資源價值。
蒲公英
別稱婆婆丁,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基生葉簇生,葉片邊緣常呈現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形態,基部漸縮為葉柄結構,葉柄及主脈多具紫紅色特徵。頭狀花序呈金黃色,由舌狀花構成。該植物富含特有的三萜類化合物蒲公英醇、倍半萜內酯蒲公英素,以及β-胡蘿蔔素和鈣、鐵、鉀等多種礦物質元素。為我國衛生部頒布的87種葯食同源物品中的一種,經水焯處理後可以作為日常食物食用。
圖片來源:《中國的野菜輕圖典》
馬蘭
俗稱馬蘭頭,屬多年草本植物,葉片呈倒披針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基部漸狹成具翅的長柄,先端鈍或尖,邊緣從中部以上具有小尖頭的鈍或尖齒。現浙江、安徽、江蘇等地有一定面積的人工栽培。
圖片來源:《中國的野菜輕圖典》
有研究表明,與一般蔬菜相比,其se、zn、mg、ca含量更高。嫩莖葉都可食用。
薺菜
又名護生草,植株有分枝,全株被毛,基生葉蓮座狀,平鋪於地面,總狀花序頂生,花有小柄,白色。
圖片來源:《中國的野菜輕圖典》
薺菜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味精有相同作用;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對白內障和夜盲症等眼疾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薺菜嫩葉可以炒食、做湯,味道清香甘甜。
馬齒莧
又名馬蛇子菜,一年生肉質草本植物,貼著地面匍匐生長,莖呈淡紅色,葉片圓潤多汁。嫩莖葉可用開水燙軟後,與其他菜或肉炒食,或做餡。
圖片來源:《中國的野菜輕圖典》
該植物含有大量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能抑制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生成,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
水芹菜
又名水芹,常生長在河邊、水田等低濕地,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呈倒三角形,嫩莖及葉柄可作蔬菜食用。
圖片來源:《中國的野菜輕圖典》
常見不可食用的野菜有哪些?
毒芹
又名野芹菜、白頭翁、毒人蔘。生長在潮濕的地方,葉像芹菜葉,夏天開花,全棵有惡臭味,其有毒成分是毒芹素,全株有毒,花的毒性最大。
以根莖最毒,兒童誤服10g可致死,對哺乳動物有較強的毒力,國內外常有關於動物食用毒芹中毒的報告。
曼陀羅
別名大喇叭花,植株比較高,約0.5-1.5米,全株均有毒,種子毒性最大。毒性物質為莨菪鹼、東莨菪鹼和阿托品等。
食用和外敷曼陀羅葉均能引起全身性中毒,一般在食用30分鐘後出現癥狀,多為急性突然發病。
灰菜
比較常見的野菜,葉片呈菱形,邊緣有鋸齒,嫩葉呈灰白色。
灰菜含有光敏性物質(呋喃香豆素)通過空氣媒介、直接接觸或者口服後到達皮膚,經日光照射後引起光敏性皮膚病。有基礎病如肝腎疾病患者經日光暴晒後,更易誘發皮炎。
紅鳳菜
也叫血皮菜、紅背菜、木耳菜等,這種野菜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
主要生長於山坡林下、岩石邊上或河邊的濕處。紅鳳菜含有一類叫吡咯里西啶類生物鹼的物質(簡稱pa),這種物質具有肝毒性,長期或過量食用可能對肝臟造成損害。
採挖野菜需注意
當前,春意愈發盎然
大家在熱衷於尋覓野菜的同時
也需警惕這些情況
▼
1.避免污染區域。不要採摘靠近污染源的野菜,如礦廠區附近、公路路邊、農田周圍及污染河道等。這些區域的野菜可能含有重金屬和其他有害物質,食用後可能導致中毒。
2.合理加工。採摘回來的野菜應該徹底清洗乾淨,並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烹飪前,最好用熱水焯燙,以去除草酸、硝酸鹽等有害物質。
3.謹慎採摘。不要採摘不認識或辨識不清的野菜。有些野菜可能外觀相似,但具有不同的毒性和營養價值,誤食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
另外,野菜雖好但這些人千萬別吃▼
體質不合適者不要吃。野菜普遍具有寒涼屬性,體質虛寒者應控制攝入量,過量食用易引發脾胃不適。對於過敏體質人群,尤其是長期服用止痛藥、磺胺類藥物或存在過敏史者,更需謹慎選擇野菜品種。
有些野菜孕媽吃不得。孕婦群體需特別注意三類野菜的攝入禁忌:其一為具有活血通經功效的品種,如益母草等可能刺激子宮收縮的野菜;其二為含有藥用成分的野菜,如車前草、蒲公英等葯食同源品種;其三為寒涼性質的野菜。以馬齒莧為例,雖具有清熱解毒、調節血糖等功效,但其含有的特殊成分可能刺激子宮引發收縮反應,存在誘發流產的風險,故建議孕婦避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