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面之緣,走向治癒|38歲肺癌患者成功抗癌,回歸蘋果園,迎來豐收季

2025年03月12日00:43:05 健康 1713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醫」面之緣,走向治癒|38歲肺癌患者成功抗癌,回歸蘋果園,迎來豐收季 - 天天要聞

抗癌路上種下蘋果,收穫新生。

在生命的廣闊田野里,健康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壤,滋養著生活的每一寸枝葉。然而,當風暴席捲而來,這片田野可能失去往日的生機。38歲的萬先生,正值人生最蓬勃的季節,卻被診斷為晚期肺癌,打破了他平靜安穩的生活。迷茫之際,靶向治療為他點亮了希望的燈塔,讓他在絕望中重新找到了生命的出口。在洛拉替尼短短數月的治療後,萬先生的腫瘤便得到良好控制,體力也恢復如前。如今的萬先生回到老家的蘋果園種植蘋果,同時種下了希望,收穫了新生。

「患者扎記」

「用藥之後我說話的中氣漸漸開始足了,也喜歡跟別人交流了。」

「醫生扎記」

「後期他有一種朝氣蓬勃、生龍活虎的感覺。目前在老家種蘋果,完成一些維持生計的工作,對他本人來說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38歲無吸煙史,生命突遇風暴

萬先生是一名甘肅人,生病前他在深圳做著保安工作。2024年6月,因持續長時間咳嗽,萬先生在當地坪山區人民醫院就診。CT檢查結果顯示,萬先生的肺部有大量胸水。當時,醫生予以胸水引流對症處理後,建議他轉至上級醫院進一步診治。

而後,萬先生來到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施睿教授團隊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施睿教授表示:「萬先生就診時,除了咳嗽,還有明顯的呼吸困難。這主要由於右側胸腔有大量積液壓迫所致。查體方面,患者精神狀態萎靡,右肺部呼吸音較低。實驗室檢查提示患者腫瘤標誌物升高,並伴有稀釋性低鈉血症影像學方面,肺部CT提示右側有團狀病灶,考慮惡性腫瘤可能性較大。且患者右側胸膜及雙肺有多髮結節,同時縱隔、左鎖骨上區及腹膜後多發腫大淋巴結,雙側腎上腺、肋骨、腦部考慮轉移可能。在進一步氣管鏡檢查中發現了新生物,病理活檢結果提示低分化腺癌。最終患者診斷為晚期肺腺癌,分期為T4N3M1c期。」

談到確診時的感受,萬先生說:「當時確診時自己一個人在深圳,無所謂了,確診了就確診了,有能力的情況下就配合醫生治療。」這種「無所謂」心態的背後,或許是「萬念俱灰」,或許是「儘力而為」。但可以想像隻身一人在深圳住院的萬先生面對晚期肺癌伴隨著全身多處轉移的診斷,當時的心情是多麼沉重和無助。而問道萬先生日常是否有什麼不良生活習慣,萬先生表示自己基本煙酒不沾,也沒有其他不良生活習慣。

如此年輕且無不良生活習慣的人為什麼會罹患肺癌?日常我們普通人又應如何防範肺癌呢?施睿教授指出:「肺癌是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種,起病隱匿,大部分肺癌患者早期沒有特別的臨床表現,或者僅有一些輕微咳嗽的癥狀,這往往被認為是呼吸道感染而被忽視或漏診,患者一經診斷大多已為晚期。預防肺癌需要注重相關高危因素,例如吸煙、吸二手煙、職業和環境接觸、大氣污染、遺傳因素、年齡等均是導致肺癌的風險因素。

除了上述高危風險因素,肺癌的發生與驅動基因關係密切。在肺癌中,不吸煙者肺癌驅動基因陽性的可能性很高,且主要以EGFR和ALK突變為主。數據[1]顯示約60%的攜帶EGFR 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的患者從未吸煙,且大多數為女性。ALK重排是不吸煙者肺癌中第二常見的致癌驅動基因突變,ALK基因重排的發生約佔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3%-5%,往往在年輕患者中更常見,從不吸煙者約佔70%-75%。」這也可能是萬先生為什麼如此年輕,也從不吸煙,卻罹患肺癌的原因。

短短一月療效顯著,靶向治療改寫命運

在等待基因檢測結果的過程中,患者接受了一次全身化療,施睿教授解釋道:「既往有患者在等待基因檢測的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併發症,如心包填塞,導致突然死亡。由於萬先生全身腫瘤負荷較大,因此在基因檢測結果出來前給予了一周期培美曲塞+順鉑化療。」而後,患者基因檢測結果提示ALK陽性,施睿教授果斷為其選擇了最新的三代ALK-TKI洛拉替尼進行治療。

對於治療方案的考慮,施睿教授認為:「首先是藥物的療效,患者於2024年6月中旬就診,恰逢美國腫瘤臨床學會(ASCO)年會公布CROWN研究數據5年隨訪數據[2]洛拉替尼組5年無進展生存期(PFS)率達60%,而對照組僅為8%。在腦轉移控制效果上,洛拉替尼一線治療的顱內客觀緩解率(ORR)高達92%,同時顱內完全緩解(CR)率高達58%;在基線無腦轉移患者中,洛拉替尼一線治療的5年無顱內進展率高達96%,95%以上患者5年仍未發生顱內進展。」除了考慮治療療效,藥物的安全性也同樣重要。另外,洛拉替尼一線治療ALK+晚期NSCLC是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路(NCCN)及歐洲內科腫瘤學會(ESMO)等多部國內外權威指南的優選推薦。最後,洛拉替尼因其卓越的療效和極大的患者獲益,成功續約醫保並且降價,為患者帶來了實惠可及的用藥選擇。基於這些原因,施睿教授為患者在一線治療時優選了三代ALK-TKI洛拉替尼。

用藥不良反應方面,施睿教授指出:「每種ALK-TKI有共同的不良反應,也有其獨特的不良反應。洛拉替尼不良反應多為1-2級不良反應,且可控可管理。在亞洲人群中,急性不良反應的停葯率較低,約為5.1%[3]。針對洛拉替尼需要關注中樞神經系統(CNS)不良反應、高脂血症等,萬先生服用洛拉替尼後出現了輕微皮疹以及輕度的高脂血症,均為1級不良反應,未出現CNS不良反應。針對洛拉替尼治療中出現的輕度高脂血症,通過服用瑞舒伐他汀得到有效控制,可以維持在正常範圍內。同時,建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飲食管理,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並保持適度運動以控制體重,從而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從沉默寡言到敞開心扉,生命的重啟與希望的綻放

萬先生在用藥前後變化顯著,施睿教授介紹道:「患者服用洛拉替尼一周後,精神狀態和個人一般情況便有了明顯改善,療效迅速且明顯用藥一個月複查的影像學結果提示,腫瘤原發病灶、腦轉移灶和全身其他轉移灶明顯縮小,達到了部分緩解(PR)的療效,三個月後的複查結果提示患者腫瘤病灶進一步緩解,腫瘤標誌物也至恢復正常。整體上,患者給我的感覺從一開始有點『死氣沉沉』,到後期他變得朝氣蓬勃。」

其實大家所看到的「死氣沉沉」並不是真實的萬先生,訪談過半,萬先生也與我們吐露了他的心聲:「別人看到我說話吃力,有種『斷氣』的感覺,就不再打擾我。用藥之後我說話的中氣漸漸開始足了,也喜歡跟別人交流了。」沉默寡言只是不想讓自己成為與別人交流時的負擔。萬先生還告訴我們,自己的病情對於年邁的父母選擇了隱瞞,害怕自己的病情會拖累家人。

然而隨著藥物的使用,萬先生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他的聲音不再微弱,中氣也漸漸足了。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找回了與人交流的勇氣和熱情。「我感覺用藥後越來越好,現在我感覺自己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和患病前沒有什麼不同,」萬先生說道。這種轉變不僅僅是身體的康復,更是心靈的重生。優異的藥物療效不僅緩解了他的病痛,更給了他重新擁抱生活的機會。如今,他不僅在身體上戰勝了疾病,更在心靈上找回了自己。

洛拉替尼為生命續航,引領肺癌步入「慢病化」管理新時代

隨著病情的穩定,萬先生回到了甘肅老家的蘋果園種植蘋果,日常在果庫里發貨。施睿教授談道:「患者回到老家種蘋果,能夠完成日常正常的體力勞動,而且可以做一些維持生計的工作,對於患者本人來說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更重要的是,「靶向葯可以帶葯回家使用,這使得我可以長時間跟家人共處,」萬先生表示。這得益於靶向治療的優異療效,帶來了好的身體,才使得像萬先生這樣的晚期肺癌患者,能夠陪伴親人左右,同時也能夠回歸社會工作。

訪談的尾聲,施睿教授分享了作為醫生的感受:「優異的藥物療效給予我們治療信心,在萬先生這例患者上得以充分體現。洛拉替尼中位PFS已超過60個月,給予了醫生和患者更好的用藥信心,同時也意味著在ALK+NSCLC領域率先實現『慢病化』甚至是走向『臨床治癒』的目標」CROWN研究中3-5年數據顯示,洛拉替尼組年PFS率以每年2%-3%的速度下降,加利福尼亞大學Sai-Hong Ignatius Ou教授以及統計學預測下,洛拉替尼中位PFS有望達到10年。對於才38歲的萬先生來說,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和精準治療的深入發展,未來並不被所謂的「生存數字」所定義,而是朝著「實現治癒」的目標邁進。

萬先生的抗癌故事鼓舞人心,他的蘋果園也在2024年年底迎來了豐收,更是抗癌路上的勳章與生命韌性的見證。從晚期肺癌的陰霾到迎來「治癒」的曙光,萬先生的抗癌經歷是醫學的勝利,也是人類與癌症抗爭的縮影。如今,肺癌「慢病化」不再遙不可及,洛拉替尼的「長生存」數據為「臨床治癒」鋪就了光明前景。未來,我們期待更多的患者像萬先生一樣,等待生命的春暖花開,迎來屬於自己的「豐收季節」!

專家簡介

「醫」面之緣,走向治癒|38歲肺癌患者成功抗癌,回歸蘋果園,迎來豐收季 - 天天要聞

施睿 教授

  •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 中國肺癌防治聯盟早期肺癌物聯網管理專委會常委

  • 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呼吸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 廣東省腫瘤康復學會委員

  • 深圳市醫學會第八屆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間質性肺病學組副組長)

  • 深圳市醫師協會呼吸內科醫師分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

  • 深圳市醫師協會變態反應專業委員會理事

  • 深圳市抗癌協會肺結節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深圳市中西醫學會呼吸專業委員會委員

  • 深圳市健康管理協會委員

精彩資訊等你來

參考文獻:

[1]LoPiccolo J, Gusev A, Christiani DC, et al. Lung cancer in patients who have never smoked - an emerging disease. Nat Rev Clin Oncol. 2024 Feb;21(2):121-146.

[2]Benjamin J. Solomon, et al. Lorlatinib vs crizotinib in treatment-naï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LK+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5-year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and safety from the CROWN study. 2024 ASCO LBA8503.

[3]Wu YL, et al. First-line lorlatinib vs crizotinib in Asian patients with ALK+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5-year outcomes from the CROWN study. 2024 ESMO. Presentation Number 1279P.

*此文僅用於向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場。

「醫」面之緣,走向治癒|38歲肺癌患者成功抗癌,回歸蘋果園,迎來豐收季 - 天天要聞「醫」面之緣,走向治癒|38歲肺癌患者成功抗癌,回歸蘋果園,迎來豐收季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治不好、花大錢、拖累家庭。而當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聽到身邊人勸他「去國外看看吧,那裡治療水平高」——那麼問題來了: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嗎?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認真、詳細地聊一聊這個話題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 天天要聞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從醫20餘年來,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隨叫隨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屬親切地稱為「護心人」。他就是皋蘭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糖尿病內科主任趙貴勇。從醫以來,趙貴勇專註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 天天要聞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人們常常調侃「吃瓜」是一種輕鬆的消遣方式,但實際上,「吃瓜」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選擇。某些瓜類食物不僅美味可口,還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夠有助於抵抗衰老,它們無疑是餐桌上的「健康寶藏」!健康時報資料圖 張弛攝研究發現:瓜類中這種成分有助於抗衰老2025年3月,中國科學院朱正江團隊在《科學進...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 天天要聞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近年來,涉及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證據舉證責任時,患方多提及視頻監控問題。「做完腫瘤切除手術,一直在ICU昏迷不醒,現在人沒了,這是我們從未料及的。」日前,深圳市民馬先生向奧一新聞反映稱,其母親因盆腔腫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做剖腹探查術,術後大面積腦梗死,在ICU監護治療二十餘天后去世,其對醫院術前評估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