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醫院收入100強:鄭大225億斷層第一

2025年02月09日17:50:33 健康 2954
器械之家

醫療器械媒體報道先鋒

分享專業醫療器械知識


來源:星球數據派

2月8日,星球數據派報道,全國公立醫院2024年收入100強榜單出爐,2024年,中國公立醫院收入預算排名顯示,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225.0億元的收入預算位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分別以143.0億元和141.4億元的收入預算位列第二和第三。這些醫院不僅在收入上領先,更在醫療服務、科研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展現出強勁的實力。

2024中國醫院收入100強:鄭大225億斷層第一 - 天天要聞


前10強醫院收入排名與核心優勢


top1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以225.0億元人民幣年度預算收入蟬聯榜首,其運營優勢體現在:

  1. 規模經濟效應:逾萬張開放床位配置,服務覆蓋河南省超1億人口,形成區域醫療資源核心樞紐;
  2. 學科綜合優勢:構建全學科協同發展體系,器官移植中心年手術量突破千例,心血管介入治療成功率居全國前三;
  3. 區域輻射能力:通過分級診療網路實現90%急危重症省內救治,降低跨省就醫率12個百分點。

top2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143.0億元預算位列次席,核心競爭力表現為:

  • 科技創新驅動:依託浙江省數字經濟建設,建成智慧醫療生態系統,人工智慧輔助診療系統覆蓋85%臨床科室;
  • 學科國際影響力:傳染病學科位列esi全球前1‰,首創"肝癌早篩-精準治療"全周期管理模式,5年生存率提升至46.8%;
  • 產學研轉化體系:醫工交叉創新平台年均孵化專利120項,科技成果轉化率達28%。

top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141.4億元預算穩居西部首位,戰略定位凸顯:

  1. 疑難重症診療中心:承接西部六省78%的罕見病轉診病例,建立mdt多學科診療標準23項;
  2. 科研轉化標杆:麻醉學與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年均發表if>10論文150篇,科研經費佔比連續5年超10%;
  3. 區域醫療協同:通過5g遠程醫療系統覆蓋286家基層機構,實現影像診斷同質化率92%。

top4-5 頭部醫療集團競爭格局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134.4億元):以專科精細化發展見長,婦產科年分娩量突破3萬例,達芬奇機器人手術量保持華中地區首位;創新醫聯體模式鏈接53家成員單位,實現病理診斷中心化率100%。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133.9億元):借力長三角一體化政策,建立跨省轉診綠色通道,心血管介入年手術量突破1.5萬台,占上海市總診療量的40%;肝癌早診技術使微小病灶檢出率提升至89%。

top6-10 特色化發展路徑解析

  • 上海瑞金醫院(131.5億元):內分泌代謝疾病診療中心年接診量超50萬人次,建立全國首個代謝性疾病生物樣本庫,牽頭制定臨床指南7項。
  • 河南省人民醫院(130.4億元):構建"急危重症-康復-慢病"全鏈條服務體系,日間手術佔比提升至35%,平均住院日縮短至6.2天。
  •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128.4億元):器官移植中心完成亞洲首例"多米諾肝移植"聯合手術,神經外科術中喚醒技術成功率98.6%。
  •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115.3億元):建成腦機介面臨床研究中心,在癲癇病灶定位精度上達0.5mm級,相關研究獲nature子刊封面報道。
  • 北京安貞醫院(112.4億元):心血管疾病防治體系覆蓋京津冀2300萬人口,急性心梗搶救成功率提升至95%,d-to-b時間中位數縮短至58分鐘。

2024中國醫院收入100強:鄭大225億斷層第一 - 天天要聞

前10強地域分布特徵


從地域分布來看,在 2024 年中國醫院收入前 10 強中,河南省、浙江省、湖北省、上海市各有 2 家醫院上榜,四川省和北京市各有 1 家醫院上榜。這一分布特點反映出中國醫療資源在不同地區的集中程度。東部沿海地區如上海、浙江,憑藉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吸引了大量醫療資源集聚,醫院收入預算普遍較高。中西部地區的河南、四川等省份,儘管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東部沿海地區較低,但部分醫院依託在特定醫療領域的專業優勢,也能收穫較高收入預算。

  1. 東部沿海地區:該地區醫療水平普遍較高,擁有更多高端醫療設備和專業人才,能夠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以科研投入為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等東部沿海地區醫院,在科研項目上的投入遠超中西部地區平均水平,為提升醫療技術奠定堅實基礎。大量高端醫療設備的引進和先進醫療技術的應用,吸引了周邊地區患者,進一步提升醫院收入。

  2. 中西部地區:雖然在醫療資源總量上相對不足,但中西部地區通過重點發展某些醫療領域,同樣提升了醫療服務水平,吸引患者。例如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疑難重症救治、器官移植等領域取得顯著成就,吸引大量省內外患者,提升醫院收入。

2024中國醫院收入100強:鄭大225億斷層第一 - 天天要聞


醫療水平差異格局及未來趨勢展望


  1. 虹吸效應加劇:區域醫療中心的虹吸效應愈發明顯,前 10 強醫院收入總和達 1,275 億元,佔百強醫院總收入的 28%。頭部醫院憑藉規模和技術優勢,通過規模擴張持續吸納周邊省份重症患者,導致 「看病跨省」 現象日益突出。這不僅反映出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也表明患者對高水平醫療服務的追求促使其選擇跨區域就醫。
  2. 南北差異顯現:在收入前 10 強醫院中,北方僅河南、北京入圍,東北地區僅吉大一院位列第 14。南方醫院在技術創新和運營效率上優勢明顯,如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微創手術技術創新方面走在前列,高效的運營管理體系提升醫院整體效益。這種差異受經濟發展水平、人才流動和政策導向等多種因素影響。

前 10 強醫院中 7 家位於省會城市,基層醫院與頭部醫院在設備、人才方面差距逐漸拉大。2024 年縣域醫院外轉患者比例或突破 25%,凸顯縣域醫療面臨的嚴峻挑戰。縣域醫院在設備更新和人才吸引方面存在困難,導致患者對其信任度降低,更傾向於前往大城市醫院就醫。

未來發展趨勢


  1. 頭部醫院轉型:未來,頭部醫院或通過建立分院區、互聯網醫院擴大服務半徑,實現從單純增加床位的規模擴張向提質增效轉變。例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通過建立多個分院區,將優質醫療資源輻射周邊地區,同時利用互聯網醫院開展遠程診療,提升醫療服務可及性。
  2. 中西部省級醫院崛起:中西部省級醫院發展勢頭強勁,河南、湖北模式可能被安徽、湖南等人口大省借鑒,加速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這些省份的省級醫院通過加大科研投入、引進人才,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在區域醫療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3. 專科化競爭加劇:隨著醫療市場發展,專科化競爭日益激烈。綜合型超級醫院面臨運營成本壓力,專科強院或通過精準定位提升排名。例如,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憑藉在腫瘤治療領域的專業優勢,在行業內保持領先地位。

綜上所述,2024 年公立醫院收入格局既體現出我國醫療資源的頭部集聚效應,也揭示了地域發展不平衡的深層矛盾。在提升頂尖醫院國際競爭力的同時,如何優化基層醫療資源配置,將成為下一階段醫改的關鍵命題。通過合理規劃醫療資源布局、加強基層醫療人才培養和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有望逐步縮小區域醫療差距,實現醫療服務的均衡發展。




end
 

更多精彩內容

歡迎關注微信視頻號

 器械之家 
2024中國醫院收入100強:鄭大225億斷層第一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俗話:早清明,三伏熱得很;晚清明,三伏穿棉,今年清明在哪天 - 天天要聞

俗話:早清明,三伏熱得很;晚清明,三伏穿棉,今年清明在哪天

在中國豐富多彩的民俗諺語中,關於節氣和天氣的俗語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它們不僅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總結,還蘊含著豐富的生活智慧。其中,「早清明,三伏熱的很;晚清明,三伏穿棉」這句俗話,便是人們對清明節與隨後三伏天氣候關係的經驗總結。
食用油到底應該怎麼選?記住這兩點 - 天天要聞

食用油到底應該怎麼選?記住這兩點

平時家裡做菜,肯定少不了用油,但做菜到底用什麼油更健康,很多人搞不清楚。畢竟食用油的種類實在太多,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大豆油、豬油、黃油,等等,完全摸不著頭腦。食用油到底應該怎麼選?其實答案很簡單,只需記住兩點:①優先選擇植物油,時常
城市水治理應用場景有哪些?「微創手術」機器人、AI「化驗員」等已「上崗」 - 天天要聞

城市水治理應用場景有哪些?「微創手術」機器人、AI「化驗員」等已「上崗」

當前,四川大力推進人工智慧「一號創新工程」,並將人工智慧納入「15+N」重點產業鏈協同推進建圈強鏈。數據顯示:2024年四川人工智慧產業營收超過1300億元,同比增長25%。人工智慧在城市水治理領域都有啥應用場景?3月25日,成都環境集團聯合成都市水務局舉辦「智水共生·AI賦能未來水生態」媒體開放日活動。紅星新聞記者跟...
高明首例!人醫超聲介入活檢團隊讓膽囊內腫物「針」相大白 - 天天要聞

高明首例!人醫超聲介入活檢團隊讓膽囊內腫物「針」相大白

日前,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超聲科和腫瘤科合作,成功完成1例超聲引導下膽囊佔位穿刺活檢術,術後病理確診為膽囊癌,為後續診療提供了可靠依據。值得一提的是,該活檢術為高明區首例膽囊佔位活檢術,屬於高難度高風險特殊部位的組織穿刺活檢術。活檢術後病理
深圳市中醫肛腸醫院(福田)梅林院區正式開診 - 天天要聞

深圳市中醫肛腸醫院(福田)梅林院區正式開診

3月25日,深圳市中醫肛腸醫院(福田)梅林院區正式開診。這是醫院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深圳醫療衛生事業在中醫肛腸領域邁向新征程的重要標誌。積澱:從破土萌新到揚帆起航深圳市中醫肛腸醫院(福田)的誕生,源於深圳醫療衛生事業的長遠規劃和對專科醫療的需求。早在1998年,醫院由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杜氏肛腸...
鶴壁市山城區山城路街道:中醫義診進社區 惠民服務暖人心 - 天天要聞

鶴壁市山城區山城路街道:中醫義診進社區 惠民服務暖人心

為提升社區居民對中醫診療的認知和了解,3月20日上午,鶴壁市山城區山城路街道湯河街五巷社區攜手山城衛生服務中心共同舉辦「中醫義診進社區,惠民服務暖人心」活動,旨在將傳統中醫的健康理念與診療服務,真切地送到居民身邊,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體驗到中
上海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700例,本周將實現8例捐獻 - 天天要聞

上海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700例,本周將實現8例捐獻

3月25日上午,陳煥東在華山醫院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實習生 朱佳佳 攝3月25日上午10時,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住院部5樓病床上,大四學生陳煥東正在接受造血幹細胞捐獻採集,通過身旁的血細胞分離機連續5個小時的循環運轉,採集好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被緊急送往與之匹配的血液病患者所在醫院。...
全國首張處方落地!北京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建設提速 - 天天要聞

全國首張處方落地!北京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建設提速

近日,北京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建設接連迎來關鍵性進展。全國首例罕見病新葯臨床處方成功落地、超2萬平方米精準醫學產業園同步規劃建設、首次聯席會議正式啟動……政策創新、產業集聚與診療服務三線並進,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正加速構建全鏈條的罕見病藥品保障新生態。北京罕萌診所開出肝豆狀核變性新葯全國首張處方3月21日...
靜脈曲張,有近1億人深受其困擾,六個階段,早發現早治療 - 天天要聞

靜脈曲張,有近1億人深受其困擾,六個階段,早發現早治療

你是否注意到,久站或久坐後,小腿上逐漸浮現像「蚯蚓」般的青筋?這可能是下肢靜脈曲張的早期信號。據統計,我國有近1億人深受其困擾,而這一數字仍在逐年攀升。靜脈曲張不僅影響美觀,更可能引發皮膚潰瘍、血栓甚至肺栓塞等致命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