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後喜靜養和堅持運動,哪個更長壽?醫生告訴你差別

2025年02月08日17:14:18 健康 1184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65歲之後,很多人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是該多動動,還是該安靜養生?

65歲後喜靜養和堅持運動,哪個更長壽?醫生告訴你差別 - 天天要聞

有的人覺得,年紀大了,該收收心,少折騰,悠閑一點才長壽;但也有人說,生命在於運動,動得越多,活得越久。那到底是該動還是該靜?這裡面的差別,可比想像中大得多。

有人覺得,年紀大了,身體零件開始老化,折騰太多容易出問題。不如省著點用,少跑少跳,吃吃喝喝,養養花,聽聽戲,反正舒服最重要。

事實也確實如此,65歲之後,肌肉流失的速度比年輕時快了1.5倍,關節的軟骨層每年都在變薄,骨密度下降,血管彈性變差

這個時候如果運動過量,確實容易傷到關節、增加心臟負擔,甚至誘發心腦血管意外。所以,很多人選擇減少活動,把自己調成「省電模式」,覺得這樣能減少身體損耗,活得更久。

65歲後喜靜養和堅持運動,哪個更長壽?醫生告訴你差別 - 天天要聞

但問題是,長時間「省電」,身體就真的開始「省功能」了。醫學研究顯示,老年人如果長期不運動,肌肉每年會流失3%-5%等到70歲之後,這個速度會更快。

肌肉減少,基礎代謝就降低,身體熱量消耗減少,脂肪更容易堆積,血糖、血脂、血壓都會跟著出問題。

更嚴重的是,長期不動,骨密度下降速度更快,骨折風險大大增加,有研究表明,久坐的老年人髖部骨折的風險比經常活動的人高出近50%

而髖部骨折,往往是長壽的終結者,很多老年人一旦骨折,卧床幾個月,身體機能就會急劇下降,壽命大受影響。

更別說,大腦也是需要「活動」的。長期不運動,大腦的供血供氧減少,記憶力下降,思維變慢,老年痴呆的風險會增加20%-30%

65歲後喜靜養和堅持運動,哪個更長壽?醫生告訴你差別 - 天天要聞

有的老人喜歡待在家裡,哪兒也不去,覺得這樣最安全,但實際上,不愛動的老人,抑鬱風險比經常活動的人高出60%

人是社交動物,長時間獨處、不活動,大腦神經遞質分泌減少,情緒容易低落,長壽的可能性也會降低。

運動派:多動真的能多活幾年?

有人說,生命在於運動,哪怕年紀大了,也得堅持活動,才能保持活力。醫學研究確實支持這個觀點。

65歲以上堅持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平均多活5-7年,而且健康狀況更好,生活自理能力更強。

65歲後喜靜養和堅持運動,哪個更長壽?醫生告訴你差別 - 天天要聞

適量運動能帶來的好處,幾乎覆蓋了老年人所有的健康隱患。

心血管健康是首要受益者,適量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降低血壓,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研究發現,每天快走30分鐘,心臟病風險可以降低35%

糖尿病控制也是一大好處,運動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幫助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如果堅持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血糖波動會減少30%,並且併發症風險降低。

骨骼和肌肉更是運動的直接受益者。適量運動可以刺激骨骼生長,提高骨密度,減少骨折風險。

肌肉方面,每周進行2-3次抗阻訓練的老人,肌肉力量可以增加20%-30%減少摔倒風險,提高行動能力。

65歲後喜靜養和堅持運動,哪個更長壽?醫生告訴你差別 - 天天要聞

更關鍵的是,運動還能讓大腦保持年輕。運動可以增加大腦的血流量,促進神經元連接,減少老年痴呆的發生

有研究發現,經常運動的老年人,大腦萎縮速度比不運動的同齡人慢30%,思維能力也更敏捷。運動還能促進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改善情緒,減少焦慮和抑鬱,讓老年人更有幸福感。

但運動並不是越多越好

雖然運動的好處這麼多,但也不是越多越好。老年人的關節和心血管系統畢竟不像年輕人那麼耐造,如果運動過量,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研究發現,每天運動超過90分鐘的老年人,骨關節炎的風險增加了25%心臟負荷過大,可能會增加心律失常的概率。

65歲後喜靜養和堅持運動,哪個更長壽?醫生告訴你差別 - 天天要聞

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應該是低衝擊、適度強度、長期堅持的類型,比如快走、游泳、太極、瑜伽、廣場舞等。

每天30-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最合適,能達到健康收益,又不會增加損傷風險。如果有基礎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病,運動前最好諮詢醫生,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運動方式。

那麼,65歲之後,動和靜到底哪個更長壽?

單從數據來看,適量運動的人普遍比久坐不動的人活得更長,健康狀況也更好。但也不能極端地認為,所有人都必須高強度運動才行。

果基礎健康狀況不好,或者已經有嚴重的骨關節問題,運動方式就需要更加溫和,甚至有些人確實需要減少活動量,以免增加風險。

65歲後喜靜養和堅持運動,哪個更長壽?醫生告訴你差別 - 天天要聞

關鍵在於找到平衡,不能完全不動,也不能過度消耗身體。適量運動+適當休息,才是最健康的長壽方式

如果能做到每天有規律的運動,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身體自然會保持最佳狀態,長壽的可能性也會更高。

那麼問題來了,老年人每天運動多久,才能達到最佳的長壽效果?

研究數據顯示,每天30-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是老年人健康和長壽的最佳運動量。如果低於30分鐘,健康收益會有所減少;如果超過90分鐘,可能會增加身體負擔,甚至適得其反。

運動的類型也很關鍵,快走、游泳、騎車、瑜伽、太極、輕度力量訓練,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能增強心肺功能,提高骨骼強度,促進大腦健康。

65歲後喜靜養和堅持運動,哪個更長壽?醫生告訴你差別 - 天天要聞

如果身體條件允許,可以適當增加抗阻訓練,比如使用輕重量啞鈴或者彈力帶,提高肌肉力量,減少跌倒風險。

但如果已經有心血管疾病、關節問題或者其他慢性病,運動方式就需要更加溫和,比如散步、簡單拉伸、緩慢的舞蹈等,避免過度負荷。

如果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並堅持下去,健康長壽的概率自然會大大提升。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玫瑰][玫瑰][玫瑰]

參考資料

[1]塗化亮.不同運動方式對老年人心血管系統影響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09):70-73.

65歲後喜靜養和堅持運動,哪個更長壽?醫生告訴你差別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一出門旅遊腸胃就「罷工」?五一出行警惕「旅行者腹瀉」! - 天天要聞

一出門旅遊腸胃就「罷工」?五一出行警惕「旅行者腹瀉」!

今天(5日)是五一假期的最後一天,許多小夥伴陸續開始返程。不過,蝌蚪君必須插播一條重要提醒——警惕「旅行者腹瀉」!那些旅遊景點甚至異國他鄉的讓你走不動道的美食小吃,可能正藏著讓你「一瀉千里」的「健康刺客」。什麼是旅行者腹瀉?
經常碰購物小票?真心勸你戴上手套! - 天天要聞

經常碰購物小票?真心勸你戴上手套!

近日一名乳腺癌患者發布了視頻提醒大家關注購物小票中含有雙酚A可能會影響生殖發育並致癌該內容登上了熱搜並引起了網友熱烈討論這種說法是真的嗎?什麼是雙酚A?雙酚A對身體有哪些影響?雙酚A真的會增加乳腺癌發生風險嗎?如何減少雙酚A對身體的傷害?雙
國外治療ED竟有千年歷史,各種奇招,究竟靠譜嗎? - 天天要聞

國外治療ED竟有千年歷史,各種奇招,究竟靠譜嗎?

「小兄弟」挺不起怎麼辦?中西方醫學大揭秘,為改善陽痿,他們竟做過這些事!說起勃起功能障礙(ED),大家都很熟悉,它就是大家俗稱的陽痿,也叫「不舉」。其歷史悠久,為了能夠讓男人的「小兄弟」舉起來,醫學上對ED的研究史也頗為長久。
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掉……湖南一3歲女童確診鉈中毒 - 天天要聞

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掉……湖南一3歲女童確診鉈中毒

近日,劉女士3歲的女兒因不明原因眼神獃滯,無法正常行走。「孩子這一個月突然跳不起來,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大把掉……」劉女士描述。女孩大把脫髮當地醫院懷疑孩子中毒,於是轉診至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南華大學附屬職業病防治院)。經檢測,血鉈、尿鉈值均遠超標,確診為急性鉈中毒。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中毒醫學科主...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治不好、花大錢、拖累家庭。而當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聽到身邊人勸他「去國外看看吧,那裡治療水平高」——那麼問題來了: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嗎?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認真、詳細地聊一聊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