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將至,醫生再三呼籲:天熱吃降壓藥時,一定要警惕這3點

2025年07月06日09:52:03 健康 1903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隨著三伏天的臨近,氣溫逐漸升高,大家開始迎接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這個時候,因天氣酷熱引發的各種健康問題也逐漸增多。

尤其是對於一些長期服用降壓藥的高血壓患者來說,夏季的高溫無疑是一個特別需要關注的健康挑戰。

三伏天將至,醫生再三呼籲:天熱吃降壓藥時,一定要警惕這3點 - 天天要聞

上個月,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位因低血壓引起昏厥的患者。

經過了解,患者平時服用降壓藥,但在持續高溫的天氣里,他並沒有特別注意飲食和水分的補充,結果導致了血壓突然過低的情況。

這位患者的癥狀讓醫生意識到,炎熱天氣對於正在服用降壓藥的患者來說,潛藏著不少風險。

對於高血壓患者,降壓藥是保持血壓平穩的必要手段,但在三伏天,炎熱天氣和藥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帶來一些潛在的危險。

三伏天將至,醫生再三呼籲:天熱吃降壓藥時,一定要警惕這3點 - 天天要聞

降壓藥通過調節血管緊張度、減少血容量等方式,幫助降低血壓。然而,在三伏天,氣溫過高會導致血管擴張,人體自我調節血壓的機制也會受到影響。

炎熱的天氣下,血液循環加速,血管擴張,本來就處於低壓狀態的血壓在此時可能會進一步降低。

此外,熱天氣往往伴隨著大量出汗,身體通過汗液排出大量水分。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可能會導致脫水,而脫水會進一步加重低血壓癥狀。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如果在服用降壓藥的同時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可能會出現血壓過低的風險。

三伏天將至,醫生再三呼籲:天熱吃降壓藥時,一定要警惕這3點 - 天天要聞

臨床觀察發現,盛夏時節高血壓患者常疏於防範用藥風險,血壓過度下降可能誘發頭暈、乏力甚至暈厥等不良反應。

為此,醫療專家在三伏天特彆強調:高血壓群體需加強血壓動態監測,切勿擅自調整藥物劑量或中斷治療。

需特別警惕的是,高溫環境會通過擴張體表血管、加速血液循環等生理機制導致血壓自然下降。

當患者繼續常規服用降壓藥物時,雙重降壓作用可能使血壓驟降,尤其對長期處於高溫環境或未及時優化用藥方案的人群而言,更易引發低血壓相關癥狀。

三伏天將至,醫生再三呼籲:天熱吃降壓藥時,一定要警惕這3點 - 天天要聞

建議此類患者定期複診評估用藥方案,通過科學管理規避夏季血壓波動風險。

低血壓的癥狀可能從輕微的頭暈、噁心到嚴重的昏厥,甚至會危及生命。高血壓患者如果在低血壓狀態下行走或活動,可能會出現摔倒等意外傷害。

某些高血壓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對低血壓的反應較為敏感,這也使得他們在夏季的高溫天氣中面臨更大的健康風險。

醫生建議,服用降壓藥的患者應定期監測血壓,尤其是在高溫天氣下。若出現頭暈、乏力等低血壓癥狀,應及時停葯或諮詢醫生,避免繼續降壓導致健康問題的加重。

三伏天將至,醫生再三呼籲:天熱吃降壓藥時,一定要警惕這3點 - 天天要聞

盛夏高溫時節,人體易面臨電解質紊亂的健康風險,其中以鈉、鉀等離子的濃度異常最為常見。

當環境溫度升高,機體主要依靠排汗來散熱,而汗液在帶走熱量的同時,也會造成水分和維持生理功能所需關鍵電解質的同步流失。

特別是對神經傳導肌肉收縮起核心作用的鈉、鉀離子其顯著流失會直接干擾細胞層面的正常代謝活動,進而引發多器官系統功能異常。

高血壓患者在服用降壓藥時,尤其是利尿劑類降壓藥(如氫氯噻噸)可能會加劇電解質的流失。

三伏天將至,醫生再三呼籲:天熱吃降壓藥時,一定要警惕這3點 - 天天要聞

利尿劑通過促進尿液排泄來減少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從而降低血壓。但是,如果在高溫天氣下服用這類藥物,人體失水和電解質的流失會進一步加劇,導致電解質紊亂。

電解質紊亂的常見表現包括乏力、頭暈、肌肉抽搐等,嚴重時可能引發心臟驟停等急性情況。

對於服用利尿類降壓藥的患者,醫生通常會建議在高溫天氣中增加鈉、鉀的攝入量,並保持適當的水分補充。

患者應該避免長時間暴露在烈日下,必要時可以減少藥物劑量或採取其他調節血壓的方式。

三伏天將至,醫生再三呼籲:天熱吃降壓藥時,一定要警惕這3點 - 天天要聞

脫水性血栓的形成與高溫環境密切相關。

當人體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中且未能及時補充水分時,體內水分會急劇流失,導致血液濃縮、黏稠度上升,進而誘發血栓形成。

此外,高溫環境還會降低血液流速,同時使血管壁出現微小損傷,這些損傷部位容易吸引血小板聚集,最終促使血栓在血管內生成。

對於服用降壓藥的患者來說,血栓的風險特別高。降壓藥可能改變血液的流動性,而高溫環境則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三伏天將至,醫生再三呼籲:天熱吃降壓藥時,一定要警惕這3點 - 天天要聞

血栓形成常引發中風、心臟病等嚴重併發症,對有心血管疾病史的高血壓人群而言,酷熱天氣會大幅增加血栓風險——當身體因高溫出現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上升時,血栓形成的概率將顯著升高。

針對這一隱患,高血壓患者夏季需重點加強水分管理,通過科學補水預防血栓。

特別是長期服用降壓藥的人群,除每日保證充足飲水量外,還應同步調整生活方式:避免高溫時段劇烈運動,減少水分過度消耗;

若需補充電解質,可適量飲用運動飲料維持體內平衡;日常活動盡量選擇清晨或傍晚時段,避開正午烈日暴晒,高溫環境下優先使用空調降溫,防止因大量出汗導致血容量不足。

三伏天將至,醫生再三呼籲:天熱吃降壓藥時,一定要警惕這3點 - 天天要聞

此外,夏季血壓波動性增強,患者需加強血壓監測頻率,重點記錄午後至傍晚的血壓值。

當出現頭暈、乏力等低血壓癥狀,或原有不適癥狀加重時,應立即聯繫主治醫生,由專業醫師評估是否需要調整降壓方案,切勿自行增減藥量。

通過水分管理、環境適應和醫療監測的三重防護,可有效降低高溫對心血管系統的威脅。

隨著三伏天的到來,炎熱的氣溫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不可忽視。

三伏天將至,醫生再三呼籲:天熱吃降壓藥時,一定要警惕這3點 - 天天要聞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夏季的高溫不僅加大了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的流失,還可能與降壓藥物相互作用,增加低血壓、電解質紊亂及脫水性血栓的風險。

合理的飲食、適當的水分補充和謹慎的降壓藥物使用,是保證高血壓患者在炎熱天氣中安全的關鍵。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天熱吃降壓藥要注意什麼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三伏天將至,醫生再三呼籲:天熱吃降壓藥時,一定要警惕這3點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胡岩,宋彩雲,丁玉琴,等.淺談老年人服用降壓藥的注意事項[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誌,2020,8(20):3-4.

三伏天將至,醫生再三呼籲:天熱吃降壓藥時,一定要警惕這3點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在醫學的奇妙世界裡,有一種疾病如同取經路上的頑固妖怪——支氣管擴張。不少人天真地以為,把它「打敗」治好後就能高枕無憂,嘿,這想法可就大錯特錯啦!咱今天就結合《西遊記》來講講這支氣管擴張背後的門道。話說這支氣管擴張啊,就像是那盤絲洞的複雜迷宮,一旦被纏上,氣道病變與擴張就成了「既定事實」,是不可逆的。...
越吃癌細胞可能越瘋長,這5類食物趕緊少吃! - 天天要聞

越吃癌細胞可能越瘋長,這5類食物趕緊少吃!

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不僅為身體提供能量和營養,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對健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質或不良成分,可能會刺激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增加患癌風險。以下這五類食物,建議大家趕緊少吃!1.
小暑時節防「暑濕」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防「暑濕」

7月7日將迎來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小暑」。中醫專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頭伏前後,氣溫持續升高、降水增多,空氣濕度大,體感悶熱難耐,養生防病應從「暑」和「濕」兩方面著眼,注重益氣生津、健脾祛濕。「中醫理論認為,暑多夾濕,『暑濕』二邪夾雜,容易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 天天要聞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高溫之下,很多人會選擇冰鎮飲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講究「科學性」,一味貪涼可能會傷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後,前額突然一陣劇烈疼痛,持續好幾分鐘,胃也不舒服,連忙到醫院就醫。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腦結冰」
流言|魚刺卡喉時可以喝醋、吞飯解決? - 天天要聞

流言|魚刺卡喉時可以喝醋、吞飯解決?

流言:吃魚卡刺時,可以使用民間流傳的「土方法」來解決,如喝醋、吞咽米飯、饅頭等。真相:魚刺的主要成分是鈣,可與醋中的醋酸發生反應,但想要用喝醋來軟化魚刺,效果甚微,因為醋在喉嚨中只是短暫停留,作用時間不長,而醋中有效的醋酸成分很低,用其軟化
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氣血足 夏季養氣血,試試這3招→ - 天天要聞

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氣血足 夏季養氣血,試試這3招→

俗話說「夏季無病三分虛」夏季,我們該如何養氣血?身體哪些部位「發紅」說明氣血充足?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你氣血充足!夏季,人體容易受到暑邪影響,出現面色白、嘴唇白、手掌白的情況,也是「血虛」的表現。如果身體這5處「發紅」,則說明你氣血充足、
小暑時節,養生攻略快收下!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養生攻略快收下!

7月7日4時04分,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一個節氣——小暑。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節氣的到來,標誌著季夏時節的開始。此時初伏將至,在一日勝過一日的炎風熱浪中,荷花怒放、流螢飛舞、蟬鳴陣陣,萬物用熱情禮讚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