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東衛生信息】
洗澡不僅是個人衛生的需要,更是關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定期洗澡不僅可以幫助老人保持身體清潔,更可預防皮膚病和減少感染。
同時,洗澡的過程也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提升老人的精神狀態,使心情舒暢。
但是老年人皮脂腺和汗腺功能逐漸衰退、角質層變薄,皮脂分泌減少,導致皮膚容易變乾燥、粗糙、薄脆等,加上老年人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正確安全的洗澡尤為重要。
洗澡溫度越高越好嗎?
不是的。
老年人的皮膚相對較薄,容易受到溫度的影響,老年人洗澡,建議水溫保持在34℃至37℃之間,冬季洗澡水溫可稍高,37℃至40℃之間最為適宜,過熱可能會導致皮膚燙傷或脫水,超過42度的熱水,就會造成皮膚損害,過冷容易受涼感冒。
這裡要注意水溫是指接觸到人體時候的溫度,別誤會為熱水器設定的溫度。對於特殊人群,如習慣洗冷水澡或者冬泳的老人,要結合自身身體狀況進行水溫調整。

洗澡時間越久越好嗎?
不是的。
最佳時長:淋浴建議控制在10-15分鐘,泡澡時間最好不超過20分鐘,泡澡時水位要求在兩乳頭連線下,過長的洗澡時間容易累,不僅可能會導致心臟負擔加重、低血糖等,還可能引起皮膚乾燥或脫水。
洗澡次數越多越好嗎?
不是的。
對於大多數老年人來說,每周洗澡2-3次,既能保持個人衛生,又不會對皮膚造成過多負擔,冬季可每周洗1次,夏季熱,出汗多可1-2天洗一次。在不洗澡的日子,可以用濕毛巾擦洗身體,保持清潔,特別是腋下、腳部和其他容易出汗的部位。
洗澡搓的越乾淨越好嗎?
不是的。
用力搓澡會破壞保護皮膚的角質層,脂質膜,損傷皮膚屏障功能,經常用力搓澡不僅會讓皮膚乾燥瘙癢,還容易造成皮膚感染。
老年人洗澡還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 安全防護要做好:浴室是一個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為了確保老人的安全,洗澡時穿防滑拖鞋,同時在浴室內安裝防滑墊、扶手等設施,避免老人滑倒。
2. 洗澡流程要簡化:提前好洗澡所需的用品,如洗髮水、沐浴露、毛巾等,避免老人因尋找物品而感到疲憊。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可以考慮使用淋浴椅或坐浴盆,減少站立的時間。

3. 洗澡時機也重要,空腹、飽餐、酒後勿洗澡:空腹洗澡可能導致低血糖,出現頭暈、摔倒等情況;飽食後立即洗澡則可能導致大腦和心臟供血不足,增加心梗或腦梗的風險,建議飯後1小時後再洗澡;酒後立即洗澡可能引發頭暈、眼花等癥狀,容易發生跌倒。
4. 冬季洗澡先預熱:心腦疾病的老人需特別注意,冬季洗澡時要提前預熱,避免冷熱交替溫差大,誘發急性腦中風、心臟病等風險。可提前5分鐘打開浴霸預熱洗澡間,保持合適的氣溫,防止著涼,沒有暖氣設備的可進行原地踏步、搓腳等進行預熱運動。
5. 保濕潤膚易疏忽:洗澡後,老人的皮膚容易乾燥,因此要及時塗抹潤膚霜,保持皮膚的水分,預防瘙癢。
最後需要特別提醒的是:
老年人洗澡時切勿反鎖門,
預防緊急情況不能及時得到幫助。
關愛老人,從「澡」做起,
科學洗澡,守護健康!
作者: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 曾小芳 陳廣曦
編輯:陳佳
責編:陳廣泰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