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咳咳咳不停,兒童嚴重咳到吐,什麼病毒這麼厲害?怎麼防範?

2024年12月13日22:12:16 健康 1080

今年是疫情宣告結束後第3個冬天,除了天氣冷以外,很多人反應這個冬季有點非同尋常:身邊的人咳嗽的非常多,特別是兒童,咳嗽經久不愈,反覆咳嗽,有的刺激性咳嗽,嚴重咳嗽能咳到吐。

冬季咳咳咳不停,兒童嚴重咳到吐,什麼病毒這麼厲害?怎麼防範? - 天天要聞

有不少人表示,這是新冠後遺症,也有人表示這是新病毒。這到底是什麼病毒這麼厲害?該如何防範呢?

據相關媒體報道,目前不僅是我國出現了這種情況,遠在北美的加拿大,也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情況——大範圍的百日咳疫情。

加拿大安省公共衛生局的最新數據觸目驚心:安省百日咳病例已達17年來最高水平,每10萬人中約有9例感染,多倫多一地就有187例確診,是疫情前的近8倍!

冬季咳咳咳不停,兒童嚴重咳到吐,什麼病毒這麼厲害?怎麼防範? - 天天要聞

難道我們目前經歷的也是百日咳?

眾所周知,百日咳作為一種古老的疾病,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時,由於百日咳疫苗的引進,每年爆發10萬例百日咳疫情迅速銳減到每年不到1萬例。

就在人們以為,人類可以依靠百日咳疫苗把這個古老的病毒完全消滅時,20世紀80年代,病毒死灰復燃,僅在2019年,在三劑次接種率達94%的情況下,美國確診超過18000例。

此前有媒體這樣報道:這種可怕的疾病正以驚人的速度在社區蔓延。萬錦市Markham-Stouffville醫院家庭醫學主任格里爾(Allan Grill)醫生形容,患者常常會出現「咳到嘔吐」的可怕癥狀,甚至會導致血管破裂、兒童還會肋骨骨折。

呼吸科醫生介紹說,典型的百日咳癥狀主要是咳嗽,而且是刺激性咳嗽,咳嗽間隙伴隨有尖銳的「雞叫聲」。在發病初期,如同流感,流涕、噴嚏、低熱、輕咳,其後的二周咳嗽逐漸加劇,有劇烈的陣咳,激烈的咳嗽持續不斷而導致呼吸困難。出現這種情況時患者的呼吸呈典型的雞鳴聲。6個月以下的嬰兒和成人一般不出現典型的雞鳴。成年和青年以及未完全免疫的兒童,癥狀比較溫和。

冬季咳咳咳不停,兒童嚴重咳到吐,什麼病毒這麼厲害?怎麼防範? - 天天要聞

冬季咳咳咳不停,兒童嚴重咳到吐,什麼病毒這麼厲害?怎麼防範? - 天天要聞

目前臨床上,根據病情發展的程度,將百日咳分為三個階段:

1、卡他期:在這個階段,患者僅僅表現為低熱、咳嗽、流涕、噴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很多人誤以為是普通的感冒,所以也不會專門去呼吸科就診。

2、痙攣期:由於卡他期癥狀不典型,很多人沒有進行專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7~10天後轉入痙咳期,表現為陣發性疼攣性咳嗽,發作日益加劇,每次陣咳可達數分鐘之久。咳後伴一次雞鳴樣長吸氣。若治療不善,此期可長達2~6周。

3、恢復期:經過漫長的咳嗽、痙攣性咳嗽、治療2-6周後,逐漸進入到恢復期。這個時候陣咳漸減甚至停止,此期2周或更長。若有呼吸道感染可再致疼咳,病程可2~3月。

冬季咳咳咳不停,兒童嚴重咳到吐,什麼病毒這麼厲害?怎麼防範? - 天天要聞

故有"百日咳"之稱。

由於兒童和嬰幼兒缺乏足夠的抵抗力,加上沒有接種疫苗,在百日咳病毒感染後,極易發展為嚴重感染,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更有甚者會發生死亡。

據相關數據顯示,每10萬名兒童中,嬰兒感染率高達69例,10至14歲兒童感染率約50例,遠超疫情前的平均水平。

在58起住院病例中,超過70%是2至51周的嬰幼兒,更有4名嬰兒被送入重症監護室

冬季咳咳咳不停,兒童嚴重咳到吐,什麼病毒這麼厲害?怎麼防範? - 天天要聞

因此兒童預防百日咳尤為重要。

專家介紹,百日咳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咳嗽和打噴嚏。專家建議,一旦出現持續咳嗽、呼吸困難、發熱等癥狀,務必立即就醫。尤其是對於嬰幼兒,出現憋氣或呼吸困難的跡象時,必須立即尋求醫療幫助。

對於眾多家庭而言,預防舉措至關重要。

冬季咳咳咳不停,兒童嚴重咳到吐,什麼病毒這麼厲害?怎麼防範? - 天天要聞

維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積極按時完成疫苗接種,並在身體出現任何不適時迅速就醫,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防護策略。在這場疫情的挑戰中,我們既要保持高度的警覺性,又無需陷入過度的恐慌之中。在醫療專家的悉心指導下,我們堅信能夠最終贏得這場百日咳疫情之戰。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醫生多次警告:高溫天氣,吃完鈣片後,請務必注意這4個隱患 - 天天要聞

醫生多次警告:高溫天氣,吃完鈣片後,請務必注意這4個隱患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吃降壓藥不能吃西瓜?醫生提醒:吃降壓藥時,最好遠離「4物」 - 天天要聞

吃降壓藥不能吃西瓜?醫生提醒:吃降壓藥時,最好遠離「4物」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我聽說吃
《自然·醫學》:世衛組織最新預警!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萬會患胃癌,76%歸因於幽門螺桿菌感染,2/3發生在亞洲 - 天天要聞

《自然·醫學》:世衛組織最新預警!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萬會患胃癌,76%歸因於幽門螺桿菌感染,2/3發生在亞洲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胃癌仍然是全球第五大癌種,亞洲則是胃癌的高發地區。從目前的研究證據來看,在可預見的未來中,胃癌將是一個持續的重要公衛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胃癌正表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在不同風險人群中,50歲以下的患者比例正在增加。今日,《自然·醫學》雜誌發表了來自世衛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