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意幫忙丨「還能反光!」男子植髮近9月稱後腦勺「像狗啃過」,亞韓:一年後才有效果

2024年12月08日18:52:04 健康 1769
晨意幫忙丨「還能反光!」男子植髮近9月稱後腦勺「像狗啃過」,亞韓:一年後才有效果 - 天天要聞

12月8日,長沙市民凌先生向瀟湘晨報晨意幫忙記者反映,自己植髮已經近9個月,但與未植髮前的外觀並無不同,且自己後腦勺的頭髮還因采毛囊,導致外觀不好看,「像狗啃了」。他要求植髮機構長沙亞韓醫學美容醫院退一賠三。

對此,醫院回應,植髮1年後才能看到效果,他們保證植髮最終毛囊成活率95%以上,若到時不能達到95%,他們會為客戶進行免費修復。

晨意幫忙丨「還能反光!」男子植髮近9月稱後腦勺「像狗啃過」,亞韓:一年後才有效果 - 天天要聞

30歲男子花8000多植髮,從後腦取4000多個毛囊

凌先生今年30歲, 患有脂溢性脫髮已經7年左右。「主要是頭頂這塊,是透光的,光打在上面是能反光的,能看到頭皮。」

脫髮給凌先生帶來困擾,今年3月15日,他看到團購平台有植髮,便來到了長沙亞韓醫學美容醫院。和醫院溝通後,當天,凌先生便花費8000餘元進行了植髮手術。「過來本來是想先了解一下的,結果就直接做了手術。我選了單位面積內植40個毛囊,他們算了一下我頭頂需要植3700個,從後腦勺下方周圍采了4000多個去植。」凌先生說。

手術做完後過了近9個月,凌先生認為這次手術是失敗的,未達到預期效果。「從外觀看,和沒做之前是差不多的,比較稀,最多就是多了五六百根的樣子,而且採集毛囊的地方也像狗啃了一樣,東一塊西一塊的,銜接得不好,能看出來動過東西。」凌先生說,他找醫院溝通,但多次溝通無果。

晨意幫忙記者查看了凌先生手術前的照片,對比凌先生目前的頭髮,確實看到差別並不明顯。

晨意幫忙丨「還能反光!」男子植髮近9月稱後腦勺「像狗啃過」,亞韓:一年後才有效果 - 天天要聞

△凌先生植髮前頭髮情況

晨意幫忙丨「還能反光!」男子植髮近9月稱後腦勺「像狗啃過」,亞韓:一年後才有效果 - 天天要聞

△凌先生植髮後頭髮情況

凌先生要求,醫院應該對他進行退一賠三。「因為沒達到效果還把我頭後面也毀了。沒達到效果我戴假髮也可以,但現在把我頭後面也毀了,也沒辦法戴假髮。」

回應:滿一年才能看到效果,若效果未達到要求可免費修復

12月8日,晨意幫忙記者和凌先生一起來到長沙亞韓醫學美容醫院。為凌先生進行植髮手術的醫生當日輪休未在院內。另一名醫生看了凌先生的情況後進行了回應。

晨意幫忙丨「還能反光!」男子植髮近9月稱後腦勺「像狗啃過」,亞韓:一年後才有效果 - 天天要聞

「他現在的效果不能說是做完後的效果,他才做完9個月,我們正常做完要滿1年看最終效果,他有些置換的毛囊可能有一部分還沒有完全長出來。他後腦勺那一塊取發區,他可以用點米諾地爾,讓一些隱形的毛囊存活,再長一部分出來,一年以後就會好很多了。」該醫生說。

對於凌先生認為植髮前後並無明顯區別的看法,該醫生稱,肯定有區別。他使用相關儀器放大查看了凌先生的植髮後的頭髮。「我們種上去的毛囊能明顯看到,只是有一些還在置換期,再過幾個月那些毛囊能長出來,有這個可能性的。」

該醫生表示,他們保證植髮最終毛囊成活率95%以上,若到時不能達到95%,他們會為客戶進行免費修復。

瀟湘晨報記者武華康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幫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xxcbcsp;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醫生多次警告:高溫天氣,吃完鈣片後,請務必注意這4個隱患 - 天天要聞

醫生多次警告:高溫天氣,吃完鈣片後,請務必注意這4個隱患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吃降壓藥不能吃西瓜?醫生提醒:吃降壓藥時,最好遠離「4物」 - 天天要聞

吃降壓藥不能吃西瓜?醫生提醒:吃降壓藥時,最好遠離「4物」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我聽說吃
《自然·醫學》:世衛組織最新預警!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萬會患胃癌,76%歸因於幽門螺桿菌感染,2/3發生在亞洲 - 天天要聞

《自然·醫學》:世衛組織最新預警!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萬會患胃癌,76%歸因於幽門螺桿菌感染,2/3發生在亞洲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胃癌仍然是全球第五大癌種,亞洲則是胃癌的高發地區。從目前的研究證據來看,在可預見的未來中,胃癌將是一個持續的重要公衛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胃癌正表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在不同風險人群中,50歲以下的患者比例正在增加。今日,《自然·醫學》雜誌發表了來自世衛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