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後,酒精在體內「活動軌跡」公布,看完後你還會繼續喝嗎?

2024年11月25日12:24:03 健康 1525

一位年輕「酒鬼」的就診

28歲的李浩是個典型的都市白領,工作三年,已成為一家廣告公司的中層主管。平日里,他風趣幽默、交際廣泛,但他的生活習慣也飽受爭議——幾乎每周有四天都泡在酒局上。朋友之間的聚會、客戶的飯局、團隊的慶祝,他從不缺席,甚至以酒量大為傲。然而,這些日子,他卻隱隱感到身體的不對勁。

喝酒後,酒精在體內「活動軌跡」公布,看完後你還會繼續喝嗎? - 天天要聞

「醫生,我最近總覺得肚子脹得慌,特別是早上起來口乾舌燥,還老是記不住昨天喝酒的事。」李浩坐在診室里,一臉疲憊地對醫生說。

接診他的劉醫生是一名有豐富臨床經驗的老專家,常年關注酒精對人體的影響。他仔細觀察著李浩的神色,眉頭微微皺起:「小李,你喝酒的頻率和量有多大?最近的身體情況除了肚子脹,還有沒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

李浩有些不好意思:「酒嘛,基本一周四五次,一次最少三四瓶啤酒,偶爾還加點白的。最近總覺得頭昏、沒胃口,睡覺也不踏實。」

劉醫生聽後,神情變得嚴肅:「小李,這些癥狀可能跟酒精攝入過量有關。今天我們先做個全面檢查,同時,我得跟你好好聊聊喝酒後酒精在體內的『活動軌跡』,看完它對身體的影響,或許你能重新思考一下喝酒的習慣。」

第一幕:酒精進入體內後的第一站——胃和小腸

劉醫生翻開一張人體解剖圖,指著胃部區域對李浩說道:「當你喝下第一口酒時,酒精會先進入胃。在胃部,部分酒精會被胃壁吸收,但大部分會直接進入小腸。因為小腸吸收速度快,酒精會迅速進入血液。」

李浩點點頭,問道:「所以說,酒精進入血液後才會讓人『上頭』?」

劉醫生解釋:「沒錯。酒精通過胃和小腸進入血液後,會被血液運送到全身各處,尤其是大腦。你平時覺得喝酒後情緒亢奮、思維遲緩,甚至醉得斷片兒,就是因為酒精影響了中樞神經系統。」

他補充道:「有研究表明,飲酒後約20%的酒精會在胃部吸收,而剩下的80%會通過小腸吸收。這也是為什麼空腹喝酒會更容易醉,因為沒有食物減緩酒精的吸收。」

喝酒後,酒精在體內「活動軌跡」公布,看完後你還會繼續喝嗎? - 天天要聞

第二幕:酒精的「解毒工廠」——肝臟

劉醫生繼續說道:「酒精被血液帶到肝臟後,肝臟會通過酶來代謝酒精。主要參與的酶是『酒精脫氫酶(ADH)』,它將酒精分解成乙醛,接著乙醛再被『乙醛脫氫酶(ALDH)』分解為乙酸,最終代謝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聽到「乙醛」這個詞,李浩皺了皺眉:「這個乙醛是個什麼東西?」

「乙醛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劉醫生耐心解釋道,「它是你喝酒後感到頭痛、噁心的主要原因。如果肝臟代謝酒精的速度跟不上攝入速度,乙醛在體內堆積,就會引發醉酒和身體不適。」

劉醫生拿出一篇來自《柳葉刀》(The Lancet)關於酒精代謝的研究,指著數據說道:「研究顯示,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肝臟負擔過重,增加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風險。你的癥狀中提到的腹脹,很可能是酒精對肝臟的影響造成的。」

第三幕:酒精如何傷害大腦和心血管

李浩顯然被這些信息震驚到了,但他還是忍不住問:「那為什麼喝酒會讓我感覺很放鬆呢?」

劉醫生點頭:「這是因為酒精能短暫刺激大腦中的多巴胺釋放,讓人感到愉悅。但這种放松是暫時的,喝多了反而會擾亂大腦的正常功能,導致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甚至可能誘發抑鬱。」

「另外,酒精對心血管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劉醫生繼續說道,「短期來看,少量飲酒可能擴張血管,讓你感覺『暖洋洋』的。但長期大量飲酒會引發高血壓,增加中風、心肌梗死的風險。2020年的一項大型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過量飲酒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喝酒後,酒精在體內「活動軌跡」公布,看完後你還會繼續喝嗎? - 天天要聞

第四幕:酒精在全身的「破壞行為」

劉醫生進一步補充:「酒精不僅影響肝臟和大腦,對其他器官也有破壞性。比如:

  • 胃部:酒精刺激胃粘膜,容易引起胃炎或胃潰瘍。
  • 胰腺:過量飲酒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誘因。
  • 免疫系統:酒精會削弱免疫功能,讓身體更容易感染。
  • 生殖系統:長期飲酒可能導致男性性功能障礙和女性月經紊亂。」

李浩聽得有些發懵:「那這麼說,酒精是全身的『敵人』啊?」

「可以這麼理解。」劉醫生點點頭,「其實,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就明確指出,任何量的酒精對人體都是有害的。」

檢查結果很快出來了,顯示李浩的肝功能指標異常,提示可能存在酒精性脂肪肝。

劉醫生看著報告,語重心長地說:「小李,你的肝臟已經發出了警告。如果繼續保持這種飲酒習慣,未來很可能會發展成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接下來,你需要嚴格控制飲酒,最好逐漸戒酒,同時配合護肝治療和健康飲食。」

喝酒後,酒精在體內「活動軌跡」公布,看完後你還會繼續喝嗎? - 天天要聞

李浩撓了撓頭,有些慚愧地說道:「醫生,我以後一定少喝,但完全戒掉可能有點難……」

劉醫生拍拍他的肩膀:「習慣的改變確實需要時間,但只要你真正意識到酒精的危害,給自己一個緩衝期,逐步減少攝入量,完全戒酒是可以做到的。」

離開診所後,李浩在路上回憶著劉醫生的講解,心中百感交集。他決定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再用酒精作為社交和放鬆的工具。

劉醫生則繼續在診室中接診更多患者。他深知,像李浩這樣因為酒精過量引發健康問題的人不在少數。如何通過科學的健康教育讓更多人了解酒精的「活動軌跡」和危害,是他作為醫生肩負的使命。

小貼士

  • 酒精進入體內後,會對多個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 長期過量飲酒是肝病、心腦血管疾病和多種癌症的高危因素。
  • 健康的生活方式,從減少飲酒甚至戒酒開始。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校友會2025中國中醫藥大學排名,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第一 - 天天要聞

校友會2025中國中醫藥大學排名,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第一

1月6日,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最新公布校友會2025中國大學排名、2025中國中醫藥大學排名、2025中國中醫藥民辦大學排名、2025中國中醫藥高職院校排名。榜單顯示,北京中醫藥大學、昆明城市學院、廣西城市職業大學和武漢城市職業學院位居校友會2025中國中醫藥大學排名第一。北京大學連續19年奪魁,...
國企入職體檢查不查梅毒? - 天天要聞

國企入職體檢查不查梅毒?

梅毒是一種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梅毒感染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但隨著病情的進展,可能會出現皮膚、黏膜、骨骼、心血管、神經系統等多器官損害。在入職體檢中進行梅毒檢查,可以及時發現並治療感染者,防止疾病的傳播和擴散,保
一味雞矢藤,能治7種病 - 天天要聞

一味雞矢藤,能治7種病

一味雞矢藤,能治7種病今天這篇文章咱們接著來聊一味民間草藥——雞矢藤。它為什麼叫這個名字?《本草綱目拾遺》里說,雞矢藤「搓其葉嗅之,有臭氣,未知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為臭藤。」雞矢藤的葉子揉一揉有一股臭雞屎味,所以古人管它叫雞矢藤,或者雞
民間中醫秘驗方實證(二) - 天天要聞

民間中醫秘驗方實證(二)

我左手小指在靠近指末端處長了個小癤子,不痛不癢,時間一長,指甲變形了,附近皮膚的顏色也變暗了。經北大醫院皮科診斷為囊腫,因距表皮較深,藥效達不到,建議手術切除。
民間中醫秘驗方實證(一) - 天天要聞

民間中醫秘驗方實證(一)

我兒10歲那年,一次從高約3米多的樹上摔下,當即頭部右側起一雞蛋大小血腫。一農村老中醫告我一法:適量赤小豆磨成粉,用涼水調成糊,於當日塗敷受傷部位,厚約0.5厘米,外用紗布包紮,24小時後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