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談 | 馮軍峰:用「中國方案」解決世界難題

2024年10月27日21:12:06 健康 1707
十日談 | 馮軍峰:用「中國方案」解決世界難題 - 天天要聞

時至今日,談起三十年前救治過的一名小男孩,我的導師江基堯教授仍會感慨萬千。

入院時男孩為特重型開放性腦外傷,心跳、呼吸、血壓均不平穩,按照當時的國際評判標準,生存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在江基堯教授帶領的救治團隊爭分奪秒的努力下,歷經三次嚴重休克、數次手術的十歲男孩最終救治成功,創造了生命的奇蹟。提及男孩的現狀,一向雷厲風行的江教授難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已經健康長大,結婚生子了。」

顱腦創傷救治一直是世界醫學的難題和熱點問題。這樣的挑戰讓江基堯教授決定全身心投入其中,立志為救治顱腦創傷患者找到更好的技術方法。

時光追溯到1989年。經過無數次嚴謹分析和實驗後,年輕的江基堯用特定低溫方法成功地進行了腦損傷救治。之後,他在國內率先建立了臨床低溫治療重度顱腦創傷的完整方案,尋找到了32℃—35℃和長時程救治的最佳方案,重度顱腦創傷病人的病死率大大降低。

在第11屆美國神經損傷學術年會上,江基堯教授在國際上報告了亞低溫對顱腦創傷動物死殘率影響的重磅研究成果,在世界神經外科學界引起震動,被專家們稱之為腦損傷研究的突破性進展,江教授也成為腦損傷研究領域公認的世界性權威之一。

進入21世紀,江基堯團隊的中國循證醫學研究成果進一步獲得國際認可和讚譽,並改寫了國際顱腦創傷救治指南。2019年以來,他以唯一通訊作者在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神經病學》上發表了5篇論文,被主編盛讚「由此,全球顱腦創傷研究進入新紀元」!美國腦外傷基金會權威發布的《美國重型顱腦損傷救治指南》也將江基堯教授提出的「額顳頂大骨瓣技術」列為ⅡA級推薦。江教授還牽頭制定發表了1個亞洲、14個中國顱腦創傷《指南》和《專家共識》,引領顱腦創傷的救治方向。而他自己,作為中國人,第一次當選了國際神經創傷協會主席(第十任),把中國顱腦創傷救治的隊伍和經驗,帶到了國際舞台中央。

面對諸多「中國方案」的榮耀,江教授卻處之淡然。他告訴我們,要將個人的選擇與黨和人民的需要、與時代的使命緊緊聯繫在一起。

作為學生,我們牢記他的教誨。在臨床實踐中我們觀察到老年顱腦創傷患者在逐年增加。結合老齡化的時代背景,我們團隊首次全面回顧了全球220萬老年顱腦創傷信息,綜合分析了住院死亡率及其危險因素,為制定我國老年顱腦創傷救治策略和路徑提供重要依據。同時,我們在國內率先提出針對老年顱腦創傷開展系列工作、制定救治流程規範的設想,為全球人口老齡化下老年人顱腦創傷救治難題繼續提供來自中國的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我們也在持續將腦外傷救治「高精尖武器」磨礪升級。江教授鍛造的腦外傷救治武器的「標準外傷大骨瓣」術式早已造福患者多年,在面對重型腦外傷疾病時這個武器仍舊鋒利。但在醫療日益數字化、精準化的當下,我們開始主動挑戰更大突破——解決潛在的術中腦膨出風險、術中顱內高壓的監測和控制問題,更好提升腦外傷救治率。經過多年探索,團隊提出並制定操作技術細節的腦室顱內壓監測結合大骨瓣開顱手術的術式,為重型腦外傷救治增添了新的「武器」。我們將其應用在了數百例重型顱腦創傷患者之中,還推廣到全國40餘家醫院,都取得了良好的救治效果。

有一天,急診來了一名生命垂危的老年病人。她是一名多發腦挫裂傷腦內血腫患者,傷後出血、水腫、缺血梗死等眾多複雜因素導致持續顱內壓增高,臨床救治極其困難,家屬甚至不敢想像預後的情況。

面對複雜危重的病情,急診手術中我們應用了腦室顱內壓探頭植入監測結合大骨瓣開顱的創新術式,為後續救治打好基礎;根據患者病情的變化,2周後再次手術,再過1周行第3次手術;其間結合老年顱腦創傷病患的特徵,將冬眠亞低溫、多模態腦監測、神經重症綜合救治手段多管齊下,該患者度過危險期、清醒過來;後期併發症階段,又是3次手術,最終患者能夠自行走路,認知功能良好。我們再一次創造了奇蹟。

不放棄任何一線希望、歷經多次手術終於成功救治、預後良好……相似的情節讓江教授三十年前的救治病例和我們這個病例產生了時空的重疊與交集。我相信,在全球腦外傷領域,中國的「解決方案」將持續閃亮,奇蹟仍在書寫,奇蹟還將被不斷創造。(馮軍峰)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醫生提醒:年滿60的老人,寧可在家躺著,也別在這3個時間運動 - 天天要聞

醫生提醒:年滿60的老人,寧可在家躺著,也別在這3個時間運動

聲明:本文均是結合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節存在「藝術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周大爺,您這身體啊,真不能再硬撐了!」「年紀大了,還是得聽醫生的話,特別是運動
慢跑:是這5種疾病的剋星! - 天天要聞

慢跑:是這5種疾病的剋星!

慢跑,這項看似平凡無奇的運動,實則蘊含著巨大的健康潛力。許多人在追求速度與距離的道路上疾馳,卻往往忽視了慢跑所帶來的深遠益處。原本跑步的初衷是為了強健體魄,但若方法不當,反而可能招致傷害,違背了跑步的初衷。近日,有幾位跑友向我訴苦,說他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