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是我們最容易受累的位置,畢竟現在的人不是低頭面對手機,就是低頭面對電腦。在這一期的科普文中,我們來具體了解頸椎的疾病。
在我們的頸椎上有8對神經,但僅僅有7個頸椎,因此,我們需要熟悉神經和椎體之間的定位關係,他們是這樣對應的:
頸1神經從枕骨-第1頸椎之間穿出,頸2神經從第1頸椎-第2頸椎之間穿出,頸3神經從第2-第3頸椎之間穿出,頸4神經從第3頸椎-第4頸椎之間穿出,頸5神經從第4頸椎-第5頸椎之間穿出,頸6神經從第5頸椎-第6頸椎之間穿出,頸7神經從第6頸椎-第7頸椎之間穿出,頸8神經從第7頸椎-第1胸椎之間穿出。
第5頸椎與第6頸椎之間的活動度較其他頸椎間小,當然,這裡要除了我們的枕骨與第1頸椎間隙,較大的活動度極易損傷頸椎5-6,所以,在臨床中,經常會發現在頸椎5-6之間的椎間盤突出較多。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化,第6頸椎與第7頸椎之間的椎間盤突出發生率也在逐漸變高,其原因與它本身的活動度小有關。
頸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的方向與纖維環的解剖有關,因為纖維環前方堅固,後方薄弱,而且前縱韌帶比後縱韌帶寬而堅硬。
①椎間盤向側方突出,常直接壓迫神經根,產生神經根的癥狀,如被壓迫側上肢出現疼痛、麻木或肌力減退等癥狀。
②椎間盤向中央突出,則上下肢同時出現體征,如下肢僵硬無力或足底有踩棉花的感覺。疼痛牽涉肩胛上緣,向下放射到上臂,由脊柱側放射至下肢。
頸椎揮鞭傷
比如在開車過程中,汽車急剎車時,頸椎突然向前或向後運動引起的損傷,其損傷的結果可能是過度牽拉了神經根,導致頸部疼痛和向下放射至手臂。大多數人的癥狀持續6個月左右還不能恢復。
鉤狀突與骨關節炎
鉤狀突是兩個骨嵴,起源於頸椎側上方的表面,穩定其相應的椎體和參與椎間孔的構成。該部位的增生或骨性關節炎可以侵犯椎間孔直接壓迫神經根出口處,或限制神經根在椎間孔的活動範圍。
神經根斷裂傷
多見於車禍傷,特別是騎摩托車事故中或高處墜落傷,頭部外側受壓及肩部著地,兩者的分力導致神經根從脊髓連接處被過度牽拉和撕裂;即頭頸分離傷。多見於頸5神經根及頸6神經根。
若是這種神經根斷裂的,假如是頸5神經根的話,沿頸5肌節的所有運動功能完全麻痹,沿頸5皮節的感覺缺如。eg:三角肌麻痹,沿上臂外側部位感覺遲鈍或感覺減退及消失,肱二頭肌反射(頸5-6)減弱或消失。
這類型的損傷,非常嚴重,很大程度上沒法修復,哪怕手術都不能,是一種永久性的損傷,沒有恢復的可能。
總結
1.壓迫神經根性的損傷:肌力減退、肌張力減弱、反射減弱;臨床表現為神經受損區感覺減退,兩手握力減弱。
2.壓迫脊髓的損傷:肌張力增強、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臨床表現為神經受損區感覺減退,胸、腹有束帶感,兩下肢行走邁步時有牽拉感,同時有踩棉花感。
3.壓迫神經根及脊髓的混合型損傷:上肢肌力、反射都減退;下肢肌力、反射都亢進;臨床上同時有神經根性和脊髓型受壓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