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少患者年僅十餘歲 這些中老年疾病正在低齡化!

2024年09月07日19:50:13 健康 8263

「年紀輕輕,你能得什麼病!」

一直以來 痛風 腰突 

糖尿病 高血壓等疾病

因其在中老年人當中發病率較高

被大家冠以中老年疾病

但近年來發病人群卻日趨低齡化

正在向青少年蔓延……

【警惕】不少患者年僅十餘歲 這些中老年疾病正在低齡化! - 天天要聞


近日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脊柱外科

接診了 一名14歲的青少年患者

磁共振結果提示

他的腰椎間盤明顯退變老化

髓核組織右側脫出

壓迫右側神經根

經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


【警惕】不少患者年僅十餘歲 這些中老年疾病正在低齡化! - 天天要聞


【警惕】不少患者年僅十餘歲 這些中老年疾病正在低齡化! - 天天要聞


福醫二院東海院區脊柱外科主任 主任醫師 俞海明:

「這是一個初中生,他只有14歲,實際上他難受已經一兩年時間了,這是一個比較肥胖的孩子。這種現象不是個例,在中學生裡面、高中生裡面已經相對有點普遍了。」






「腰突症」屬於自限性疾病

像感冒一樣會自行緩解

80%-90%患者可以保守治療成功

然而經過幾個月的

牽引 理療 止痛等保守治療

這名患者的癥狀並無明顯改善


最終

經過微創椎間孔鏡手術

這名患者摘除突出組織

解除神經壓迫

腰腿才不再疼痛


【警惕】不少患者年僅十餘歲 這些中老年疾病正在低齡化! - 天天要聞


福醫二院東海院區脊柱外科主任 主任醫師 俞海明:

「青年正常的椎間盤,它的含水量高,所以在磁共振t2像上面顯示的是白的,跟腦脊液顏色是相似的,那隨著年齡增長老化完之後,它就慢慢變黑了,它是先灰,後來黑,那灰完變黑完之後,椎間盤的彈性就變差、變硬了,原來裡面是果凍樣能夠跑動的,那變硬完之後就很容易擠出來,像這個病人,他這個地方就有一個明顯的突出。」






超重、久坐、缺乏運動

都是導致「腰突症」年輕化的主要原因


【警惕】不少患者年僅十餘歲 這些中老年疾病正在低齡化! - 天天要聞


預防腰突症

不僅要控制體重 還要動起來

來看診的「腰突症」孩子

絕大多數是肥胖者

腰腿才不再疼痛


【警惕】不少患者年僅十餘歲 這些中老年疾病正在低齡化! - 天天要聞


福醫二院東海院區脊柱外科主任 主任醫師 俞海明:

「缺少運動的結果,就是孩子的脊柱骨骼發育還很小,他骨頭非常細,但是人就很胖,結果所有的重量就像一個超重貨車壓在一個小輪胎上面,很容易把這輪胎擠爆掉。」







另一名11歲的小朋友琪琪(化名)

前一段時間總是喊口渴

上廁所也更頻繁

而且食量明顯增加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

吃的多了

體重卻不增反而下降4公斤

看著日漸消瘦的孩子

家長決定帶孩子到醫院兒科就診


【警惕】不少患者年僅十餘歲 這些中老年疾病正在低齡化! - 天天要聞

經檢查

琪琪的血糖值為19.0mm0l/l

確診為糖尿病

並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經過注射胰島素治療

孩子血糖已趨於穩定

目前已經出院


【警惕】不少患者年僅十餘歲 這些中老年疾病正在低齡化! - 天天要聞


【警惕】不少患者年僅十餘歲 這些中老年疾病正在低齡化! - 天天要聞

血糖穩定之後,也教會了怎麼處理低血糖 高血糖 怎麼測血糖, 一些基礎的知識也掌握了,然後就回去了。






袁醫生介紹:

兒童1型糖尿病是指兒童期發生的

由於 胰島 β 細胞破壞

而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

造成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

以高血糖為共同表現


【警惕】不少患者年僅十餘歲 這些中老年疾病正在低齡化! - 天天要聞

具有酮症傾向的糖尿病

患者需要終身依賴胰島素維持生命

臨床上 兒童糖尿病主要分為

1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

和特殊類型糖尿病 三大類


【警惕】不少患者年僅十餘歲 這些中老年疾病正在低齡化! - 天天要聞

其中1型糖尿病占兒童糖尿病的90%

我國近年發病率呈現低齡化趨勢

2型糖尿病多見於肥胖患兒


【警惕】不少患者年僅十餘歲 這些中老年疾病正在低齡化! - 天天要聞

 相對來說有家族史的要注意一下,如果孩子出現喝水多,小便多,吃得多,人還容易餓,體重下降,就是三多一少的這些癥狀的時候,一定要警惕有沒有糖尿病的可能,要及時就診,避免我們剛才說的急性併發症。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人會攝入過多的高熱量、高嘌呤的食物,可能會導致血尿酸升高,血脂異常,還有血糖高,因此這一類代謝性的疾病正呈現一個年輕化的趨勢,甚至青少年、兒童也會發病。

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可以極大程度避免「中老年疾病」低齡化。家長和孩子們應該及時關注自身身體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注意避免過度肥胖,並通過專業的檢查來判斷是否存在罹患「中老年疾病」的風險,及時干預,確保健康。

video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 天天要聞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在每日如陀螺般高速運轉的忙碌生活里,我們被瑣事纏身,無暇他顧,以至於身體悄然發出的那些細微小信號,都被我們輕易地忽略掉了。你是否經常感到頭暈、疲勞,或者有時站起來感覺一陣不穩?很多時候,這些癥狀我們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畢竟生活壓力大、工作繁
男人總覺得 「那裡」 不給力,也許是你的腎才是真正的 「元兇」 - 天天要聞

男人總覺得 「那裡」 不給力,也許是你的腎才是真正的 「元兇」

一提到「那裡不給力」,不少男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壓力大了?年紀大了?」但你有沒有想過,真正的「幕後推手」,也許一直被你忽視了?別急著自責、焦慮,今天咱們就把這個話題掰開了講,看看「腎」到底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男人的「煩惱」,藏著什麼
肺癌來襲,睡眠先警告?夜間出現這4種異常,別輕視 - 天天要聞

肺癌來襲,睡眠先警告?夜間出現這4種異常,別輕視

「我最近總覺得晚上睡不踏實。」陳阿姨最近和家裡人抱怨。她今年快60了,以前一直睡得很香,可這大半年,她發現自己睡覺越來越難:不是夜裡咳醒,就是動不動就出一身冷汗。更讓她擔心的是,凌晨時分胸口總發悶,偶爾還喘不上氣來。
為何女性總是腹痛、疲勞?警惕這些常見誘因及早發現疾病 - 天天要聞

為何女性總是腹痛、疲勞?警惕這些常見誘因及早發現疾病

小林是一位年輕的職場女性,每天早出晚歸,忙碌的工作常常讓她感到疲憊不堪。最近,她開始頻繁地出現腹痛的癥狀,尤其是在月經期間,腹部的疼痛感加重,甚至有時在平時也會突然感到不適。更讓她擔心的是,這種持續的疲勞感似乎沒有任何緩解,吃了很多補充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