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院患友來信:「每次治療,林醫生都像照顧自己母親一般……」

2024年06月12日08:00:14 健康 8570

「我今年已經76歲了,有嚴重的心律不齊、房顫,有嚴重的抑鬱症軀體特徵,嚴重的腰椎側彎隆起,還剛剛經歷了甲狀腺腫瘤切除……」展開患者范阿婆寫來的感謝信,一連三個「嚴重」帶來撲面的壓迫感,可見遷延十多年的頸肩腰腿痛帶來的傷害之深。其雖也曾輾轉求治,卻始終療效不彰。長期的病痛折磨還引發了抑鬱症,情緒極度低落。

 

今年5月,范阿婆慕名來到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疼痛科就診。在看了影像資料後,林福清結合范阿婆的口述梳理病情發展脈絡,同時也敏銳覺察到與軀體癥狀伴生的焦慮、抑鬱情緒。「疼痛並不僅僅是生理與病理現象,更與情緒、情感等相關,因此有效治療疼痛需要身與心的雙管齊下。」林福清表示。


十院患友來信:「每次治療,林醫生都像照顧自己母親一般……」 - 天天要聞

十院患友來信:「每次治療,林醫生都像照顧自己母親一般……」 - 天天要聞


「放心吧,住進來,我們會幫你治好的。」這既是醫生對患者的安慰,更是一種基於專業自信的承諾。入住病房後,林福清帶領團隊對范阿婆的身體狀況作全面評估。通過相關部位的磁共振檢查以及骨密度檢測,再輔以實驗室檢查,基本明確了引髮長期頑固疼痛的原因——由頸椎病、腰椎病、肩關節病導致的局部炎症因子蓄積,是局部神經長期受累而引發的功能失調。

 

診斷明確,治療便可有的放矢,

林福清決定採用先解決頸肩疼痛,

後對腰腿痛開展對症治療的

「兩步走」方案。

 

對於複雜頑固疼痛的治療,精湛的醫療技術只是一方面,深度的醫患共情更有意想不到的療愈作用,正如范阿婆信中所寫——「每次手術治療,林醫生都像照顧自己母親一般地攙扶出手術室;除了針對疼痛的治療,為了安撫和調整我的情緒、減輕我的抑鬱癥狀,堅持每天兩次來到我的病床旁詢問治療後的情況,說明下一步的治療方案,並輕鬆詼諧地聊幾句,安撫和調整我的情緒。」


十院患友來信:「每次治療,林醫生都像照顧自己母親一般……」 - 天天要聞

 

其實,和范阿婆相似的療愈故事每天都在十院疼痛科發生,林福清帶領團隊一邊精進醫療技藝,一邊深化人文關懷,不斷拓展學科醫療內涵。同時,其還在複雜頑固疼痛診療的傳統特色之外,積極探索多汗症、頑固性濕疹、過敏性疾病等的神經調節治療。下一步,十院疼痛科也將打造更多「醫療新質生產力」,為患者帶去更多希望。

 

記者:羅欣悅
編輯:陳月颺
信息來源: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 天天要聞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在每日如陀螺般高速運轉的忙碌生活里,我們被瑣事纏身,無暇他顧,以至於身體悄然發出的那些細微小信號,都被我們輕易地忽略掉了。你是否經常感到頭暈、疲勞,或者有時站起來感覺一陣不穩?很多時候,這些癥狀我們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畢竟生活壓力大、工作繁
男人總覺得 「那裡」 不給力,也許是你的腎才是真正的 「元兇」 - 天天要聞

男人總覺得 「那裡」 不給力,也許是你的腎才是真正的 「元兇」

一提到「那裡不給力」,不少男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壓力大了?年紀大了?」但你有沒有想過,真正的「幕後推手」,也許一直被你忽視了?別急著自責、焦慮,今天咱們就把這個話題掰開了講,看看「腎」到底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男人的「煩惱」,藏著什麼
肺癌來襲,睡眠先警告?夜間出現這4種異常,別輕視 - 天天要聞

肺癌來襲,睡眠先警告?夜間出現這4種異常,別輕視

「我最近總覺得晚上睡不踏實。」陳阿姨最近和家裡人抱怨。她今年快60了,以前一直睡得很香,可這大半年,她發現自己睡覺越來越難:不是夜裡咳醒,就是動不動就出一身冷汗。更讓她擔心的是,凌晨時分胸口總發悶,偶爾還喘不上氣來。
為何女性總是腹痛、疲勞?警惕這些常見誘因及早發現疾病 - 天天要聞

為何女性總是腹痛、疲勞?警惕這些常見誘因及早發現疾病

小林是一位年輕的職場女性,每天早出晚歸,忙碌的工作常常讓她感到疲憊不堪。最近,她開始頻繁地出現腹痛的癥狀,尤其是在月經期間,腹部的疼痛感加重,甚至有時在平時也會突然感到不適。更讓她擔心的是,這種持續的疲勞感似乎沒有任何緩解,吃了很多補充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