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篩早查就是最好的腫瘤葯。」12月2日,在第二屆ZAODX世界腫瘤早篩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通過視頻形式向大會開幕式致辭。

近年來,我國癌症發病率不斷上升,癌症防控形勢嚴峻。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所發表的最新癌症負擔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發的癌症病例達到457萬,死亡例數達到300萬,均排在世界第一位,我國的疾病負擔非常嚴重。
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加強推動衛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務方式要以治病為中心轉移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預防為主,把預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有序應對當前突出的健康問題必須要把關口前移。
鍾南山表示,在癌症防治領域,「關口前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一般而言疾病預防包括三級預防,一級預防是病因的預防,即減少接觸致癌的物質,二級預防是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三級預防是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延長他生存的時間。」他表示,對於醫務工作者來說,最重要的是二級預防。
「結合我這十年來在肺癌早篩早干預方面的行動,我深深體會到肺癌早篩、早查、早干預的重要性。」鍾南山表示,在臨床上看到很多的患者,當出現癥狀的時候才來看病,但其實他的疾病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不僅治療難度大、費用高,而且很多人還治不好。「癌症發現得晚,無論是對患者本人及其家屬,還是對國家對社會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早篩早查早干預能夠讓患者有機會被治癒,而且花錢少,可以說,早篩早查就是最好的腫瘤葯。」
鍾南山呼籲更多的專業人士、社會各界的力量加入腫瘤早篩工作,培養篩查的人才隊伍,培養適宜的篩查技術,建立長效的篩查機制,讓健康篩查人人可及,為健康中國添磚加瓦。作為個人,要加強「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負責人」的意識,定期參加防癌體檢,為共同的「健康中國」做出努力。
南方+見習記者 梅子儀 記者 嚴慧芳
【作者】 梅子儀;嚴慧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