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著不咸≠食物含鹽量就低!當心生活中的「隱形鹽」

2023年11月15日08:16:06 健康 1190
吃著不咸≠食物含鹽量就低!當心生活中的「隱形鹽」 - 天天要聞

五味咸為首,百味鹽為先。鹽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調味品,不僅能使食物風味更佳,更是人體鈉離子的主要來源,對維持生命活動有著重要作用。

但「不吃鹽沒力氣」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對於兒童和成人來說,高「鹽」值的食物都有一定危害。

若兒童鈉攝入量過多,會影響智力發育、身高、腎功能,加重心血管系統負擔,從小不控鹽,長大後重口味的可能性也較大。鹽攝入過多是高血壓的重要誘因,會增加腦卒中冠心病、心血管病的死亡風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議:成年人每日吃鹽的量要控制在5克以內。

然而生活中有很多「隱形鹽」存在,一不當心就可能掉入它們的「陷阱」,最終導致攝入鹽過量。

吃著不咸≠食物含鹽量就低

鹽是大部分鈉的來源,平時控制食鹽的攝入,本質上也是為了控制鈉的攝入。傳統飲食中,鈉的主要來源是食鹽。但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如今各種調味品、添加劑中也有較高含量的鈉。被忽略的高鈉調味品有:味精、醬油豆瓣醬榨菜雞精腐乳等。

另外,很多加工食品都是高鹽食物,比如麵包、披薩烤雞三明治、罐頭製品等,這些食物口感上可以吃出鹹味。還有些食物口感上並不能很快識別出鹹味,比如挂面,吃的時候可能以為是淡的,其實製作過程中已經加入了鹽。

甚至一些甜品為了提高口感,在製作過程中也會添加很多鹽,比如乳酪、冰淇淋、糕點等,只是濃郁的香甜味覆蓋了鹹味,欺騙了味覺。所以吃著不咸,不代表食物的含鹽量就低,一定要警惕身邊這些隱形鹽。

日常生活中的高鹽食物主要集中在以下10類:醬、鹹菜醬菜類、鹹蛋、面製品類、咸堅果、鹹魚蝦等海鮮、加工豆製品、薯片餅乾類、罐頭製品、調料等。

選購低鹽低鈉食物先看營養標籤

購物時,要學會看懂營養成分表,避免高鈉食品,選擇低鈉食品。

首先,鈉含量超過30%NRV(營養素參考值)的食品需要少買少吃。

很多人會疑惑,怎麼算食物中含有多少鈉、多少鹽?其實很簡單,在購買食品時看營養成分表中鈉的營養素參考值,如果成分表中鈉含量超過30%NRV,那就建議少買少吃。

其次,選擇有低鹽、少鹽或無鹽標識的食品。

國標對低鹽或低鈉也做了非常明確的規定:鈉含量必須低於120毫克/100克或120毫克/100毫升;鈉含量≤5毫克,為不含鈉、無鈉食品。購買食品時,建議認準這些標識,儘可能選擇鈉含量較低的包裝食品。

另外,平日里少吃零食,最好戒掉零食。

家長們應引導孩子少吃零食中的「隱形鹽大戶」,比如薯片、夾心餅乾海苔果凍等,盡量安排合理豐富的三餐,逐漸戒掉孩子對零食的依賴。

減鹽不減味有妙招

健康生活首先從減少食用鹽開始,成年人每日鹽的攝入量要控制在5克以內,建議家庭在烹飪時可以使用限鹽勺、限鹽罐來量化鹽的用量,然後每餐按量放入菜肴。

如何在減少鹽的同時,不丟失食物的美味呢?兩個妙招不妨試一下。

■做菜時,不同食物放鹽時間不同

葉菜類可以在臨關火前加入食鹽;根莖類食材,比如土豆、扁豆等質地比較密、不容易入味的菜,可以在燒制至八九成熟的時候放鹽。

■無鹽不減味,香料來增味

做菜時可以加入少量檸檬和其他柑橘類水果或葡萄酒,用新鮮的大蒜和洋蔥,或者嘗試不同類型的胡椒、醋等增味。各種香草和香料,比如肉桂、丁香、肉豆蔻等也是提味的好選擇。

另外,在外就餐時,為防止鈉超標,記住這幾點:涮水去鹽;盡量點鹽少的菜肴;鹹的菜肴少吃幾口;自取調料時少放鹹味調料;注意攝入富含鉀的蔬菜水果。

總之,盡量減少外出就餐和點外賣的頻次,或者主動要求餐館少放鹽,選擇低鹽的菜品。

文:韓婷(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

圖:視覺中國

編輯:李晨琰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這段路被網友戲稱「結石患者福音」,當地回應這段路為啥設置超長密集減速帶 - 天天要聞

這段路被網友戲稱「結石患者福音」,當地回應這段路為啥設置超長密集減速帶

「不是醫院結石科去不起,而是贛州的減速帶更有性價比。」近日,多位網友發視頻稱,江西贛州一處路段設置有密集且超長的減速帶,因車輛行駛在上面時會長時間抖動,被網友戲稱為「結石患者的福音」「國內最強減速帶」。5月8日,上游新聞記者從當地相關部門了解到,該路段系下坡路且彎道較多,此前事故多發,設置那麼多減速帶...
胸悶失眠?血虛氣滯在作祟!1個古方助力,疏肝補血又溫陽。 - 天天要聞

胸悶失眠?血虛氣滯在作祟!1個古方助力,疏肝補血又溫陽。

大家好,我是中醫王大夫,前段時間接診了這麼一位女士,55歲了,主訴胸悶氣短,跟壓著塊兒石頭一樣,晚上會失眠,做很多夢,脾氣也很大;平時吃完飯容易胃脹,吃涼東西會難受,然後大便稀,有點尿頻,還怕冷。這些癥狀啊,聽起來挺複雜的,但其實啊,都是血
湖南3歲女童鉈中毒,出現異常脫髮與疼痛需注意 - 天天要聞

湖南3歲女童鉈中毒,出現異常脫髮與疼痛需注意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徐詩瑜)5月9日,「3歲女童鉈中毒」一事引發關注。該名女童一個月內出現頭髮大把脫落、走路像踩在棉花上等癥狀,在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確診為急性鉈中毒。「急性鉈中毒患者可能會出現消化道、神經系統、皮膚毛髮、眼部等不同程度損傷癥狀,脫髮是該病最具特徵性的表現之一。」5月9日,山東第一醫科...
多家醫院實行五天半工作制,緩解周末就醫難 - 天天要聞

多家醫院實行五天半工作制,緩解周末就醫難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孔天驕 陳琳輝)根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番禺中心醫院發布的公告,自5月10日起,該院實行五天半工作制,緩解群眾周末及節假日就醫難題。5月9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番禺中心醫院醫務人員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從5月10日開始,周六上午醫護人員也會正常上班,患者可以正常預約挂號。除了廣州醫科...
湖南3歲女童突然大把脫髮,又是鉈中毒!醫院最新回應 - 天天要聞

湖南3歲女童突然大把脫髮,又是鉈中毒!醫院最新回應

近日,「3歲女童脫髮眼神獃滯被查出鉈中毒」一事引發關注。據報道,家屬稱3歲女兒因不明原因眼神獃滯,無法正常行走,「孩子突然跳不起來,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大把掉」。當地醫院懷疑孩子中毒,於是轉診至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南華大學附屬職業病防治院
每天吃一個橙子,對肺病有何影響?醫生說出了實情,不妨了解 - 天天要聞

每天吃一個橙子,對肺病有何影響?醫生說出了實情,不妨了解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我每天早上吃一個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