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量元素:銅
銅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正常成人體內含銅量為50~120mg,廣泛分布於各種組織。
(1)生理功能
銅在機體主要是催化作用,維持正常造血、促進結締組織形成、維護中樞神經系統健康,促進黑色素形成、維護毛髮正常,銅對脂質和糖代謝有一定影響,調節血糖。
(2)膳食參考攝入量
中國營養學會於2000年制定成人為2mg/天,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成年人每天8mg。
(3)主要食物來源
牡蠣、貝類等海產品以及堅果類是銅的良好來源,其次是動物肝、腎組織,穀類胚芽部分以及豆類。
二、微量元素:鉻
正常人體內鉻含量為6~7mg,主要存在於骨、皮膚、脂肪組織等,老年人常有缺鉻現象。
(1)生理功能
鉻在體內具有加強胰島素的作用,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促進蛋白質代謝和生長發育等功能。
鉻缺乏會導致生長遲緩、葡萄糖耐量損害、高葡萄糖血症等。
(2)膳食參考攝入量
中國營養學會2000年制定成人鉻適宜攝入量每天為50ug,最高耐受量為每天500ug。
(3)主要食物來源
主要食物來源為肉類及整粒糧食、豆類,乳類、水果、蔬菜中鉻含量低。
三、微量元素:鉬
成人體內鉬總量約為9mg,肝、腎中最高。
(1)生理功能
鉬是尿酸的組成成分,可催化嘧啶、嘌呤、蝶啶等化合物的氧化解毒,還具有增強氟的作用。
(2)膳食參考攝入量
成人每天為60ug,最高攝入為350ug。
(3)主要食物來源
動物肝、腎中含量最豐富,穀類、奶製品和干豆類是鉬的良好來源。
四、微量元素:鈷
成人體內約為1.1~1.5mg。
(1)生理功能
鈷是維生素B12的組成部分,影響腎釋放促紅細胞生成素,影響甲狀腺素合成,拮抗磺缺乏影響。
(2)膳食參考攝入量
從膳食中每天攝入鈷5~20ug,過量鈷可引起中毒,應避免使用每千克超過1mg的劑量。
(3)主要食物來源
甜菜、捲心菜、洋蔥、蘿蔔、菠菜、西紅柿、無花果、蕎麥和穀類。
五、微量元素:氟
正常人體內含氟總量為2~3g,約有96%積存於骨骼及牙齒中,少量存在於內臟、軟組織及體液中。
(1)生理功能
氟在骨骼與牙齒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氟是牙齒重要成分。
氟缺乏易造成齲齒和骨質疏鬆,攝入過量氟又會中毒,造成斑釉症和氟骨症。
(2)膳食參考攝入量
氟的需要量大體為每天1~2mg。
(3)主要食物來源
動物性食品氟高於植物性食品,海洋動物氟高於淡水及陸地食品,魚和茶葉氟含量很高。
六、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
維生素A是第一個被發現的維生素,植物體內存在類胡蘿蔔素。維生素A和胡羅卜素溶於脂肪,不溶於水,易被氧化。
食物中含有磷脂、維生素E和抗壞血酸或其他抗氧化劑,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都非常穩定。
(1)生理功能
1)維持正常視覺功能。
2)維護上皮組織細胞健康。
3)維持骨骼正常生長發育。
4)促進生長與生殖。
5)組織癌前病變。
(2)膳食參考攝入量
維生素A膳食參考成人為800ug/天,攝入過量可中毒,最高攝入量為3000ug/天。
(3)主要食物來源
各種動物肝臟、魚肝油、全奶、蛋黃等。植物性食物只含β-胡蘿蔔素,最好來源為菠菜、胡蘿蔔、韭菜、雪裡蕻,水果中的杏、香蕉、柿子等。
七、維生素D
維生素D是類固醇的衍生物,環戊烷多氫菲類化合物,具有抗佝僂病的作用。
(1)生理功能
1)促進小腸粘膜對鈣吸收。
2)促進骨組織的鈣化。
3)促進腎小管對鈣、磷的重吸收。
維生素D缺乏在嬰幼兒可引起佝僂病,以鈣、磷代謝障礙和骨樣組織鈣化障礙為特徵;在成人使成熟骨礦化不全,表現為骨質軟化症。
(2)膳食參考攝入量
成年人維生素D膳食參考攝入量為10ug/天,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D可引起中毒,最高耐受量為每天20ug。
(3)食物來源
脂肪含量高的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奶油和乾酪,魚肝油中的天然濃縮維生素D含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