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一種簡單、低成本、易於普及的運動方式,對人體健康有很多好處,比如增強身體素質,改善心理健康,增強免疫力,降低患病風險,提高記憶力,降低肥胖率,改善睡眠質量等。
走路是一種有氧運動,深受人們的歡迎,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有些人會選擇每天堅持走路,希望促進身心健康。
對於一些糖尿病患者來說,也喜歡走路,有些人表示走路能夠降低血糖水平,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不妨了解一下。
來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01
多走路能降血糖,這有依據嗎?研究結果公布,多數人或想錯了
走路是一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運動方式,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適當的運動也有助於控制血糖,然而,是否多走路就能降血糖,這個問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回答。
一方面,走路可以增加身體代謝,促進能量消耗,有助於控制體重和改善身體代謝狀態,從而有助於控制血糖。另一方面,走路也可以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血糖的利用率,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一些研究也支持走路與降低血糖水平之間的關係,一項發表在《Diabetes Care》雜誌上的研究發現,每天走路30分鐘或更長時間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另一項發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雜誌上的研究發現,每天走路30分鐘或更長時間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水平。
走路雖然有助於降低血糖水平,但並不能完全治癒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需要通過藥物治療、飲食調整和適當的運動來綜合控制血糖水平。
02
糖尿病早期,身體會有哪些異常表現?
口腔問題:糖尿病初期可能會表現出口腔方面的癥狀,如牙齒鬆動脫落、牙周炎、牙齦炎等。
視力減退:糖尿病患者初期由於血糖高,可能導致眼部晶狀體滲透壓異常,出現視力減退或視物模糊等癥狀。
餐後血糖低:糖尿病早期由於胰島素分泌過程緩慢,當達到胰島素分泌高峰時,餐後血糖高峰已過,因此可能會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皮膚問題:血糖持續升高可能會刺激皮膚,導致皮膚敏感度增加,出現皮膚瘙癢、潰瘍、感染等癥狀。
精神萎靡:糖尿病患者初期由於能量供應不足,容易出現精神萎靡的情況,總是容易感到睏倦、沒有力氣。
足部出現麻痹或疼痛等:如果長時間處於血糖較高的狀態,容易影響機體的末梢神經,導致足部出現麻痹或疼痛等癥狀。
03
糖尿病患者走路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注意時間:糖尿病患者走路的時間最好在餐後半小時或一小時之後,避免餐後高血糖的影響。
注意頻率:糖尿病患者走路的頻率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定,一般每周進行3-5次即可。
注意步數:糖尿病患者走路的步數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定,一般每天進行30分鐘到1小時的走路即可。
注意姿勢:糖尿病患者走路的姿勢應該正確,步伐盡量加大,挺胸擺臂,用力甩腿,可以減輕足部負擔和疼痛。
注意鞋子:糖尿病患者走路時應該選擇合適的鞋子,避免赤足行走,以免影響足部健康。
注意飲食:糖尿病患者走路前、中、後都應該注意飲食,避免過度飢餓或過度飽脹。
注意身體狀況:糖尿病患者走路前應該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有特殊情況應該及時諮詢醫生。
注意運動量:糖尿病患者走路的運動量應該適當,不要過度運動或過度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