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直擊!17歲心肌炎陽性患者的一夜

2023年01月03日19:26:18 健康 1155
一線直擊!17歲心肌炎陽性患者的一夜 - 天天要聞一線直擊!17歲心肌炎陽性患者的一夜 - 天天要聞

作 者丨季媛媛

編 輯丨朱萍

圖 源丨圖蟲

隨著各地感染高峰陸續到來,不少城市開始面臨重症高峰挑戰。

特別是在不斷增加的發熱門診急診和重症收治壓力下,各地醫護人員始終堅守陣地持續負重前行。

近日,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感染病科主任醫師、南京大學病毒與感染病研究所所長吳超教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從南京鼓樓醫院的情況來看,半個月內醫護人員減員70%-80%,很多醫生帶病工作,沒退燒就趕回了一線。目前醫院的急診、發熱門診、重症病房已經飽和,承受能力到達極限。

「經過三年的抗疫,醫院、醫生們已經身經百戰、可以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毫不懷疑地可以迎接最大挑戰,並能針對特殊人群做好科學的、規範的救治。」吳超教授說。

眼下,這些最普通的醫務人員,他們日夜前行,守望相助,共同構築起了城市最堅強的戰疫「堡壘」。

17歲心肌炎陽性患者轉危為安

夜幕降臨,在北京和睦家醫院發熱門診,不少醫護人員剛轉陰就回到戰場,投入到發熱門診夜間的戰「疫」中。最近這裡的發熱門診患者激增20倍。緊張的患者、焦急的家屬、忙碌的醫護人員,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

最近,讓行政總值班人員楊秋映感受頗深的一個病例是在一天晚上9:00,在醫院預檢分診處,楊秋映發現一位17歲的男孩手捂著胸口,呼吸困難,男孩子高高大大看上去很壯實,但此時已經躺在等候的椅子上無法站立。結合患者癥狀和醫院的新冠救治知識培訓,楊秋映敏感地意識到患者情況危急,可能出現嚴重的疾病併發症,遂緊急找到當晚值班的發熱急診李鴻波醫生評估。

21:10,李鴻波醫生從繁忙的發熱急診治療中騰出手來,在快速評估患者癥狀、了解病情後,決定緊急收治患者。經完善輔助檢查後發現,患者各項指標異常:新冠陽性、心率135次/分、呼吸40次/分、血壓90mmHg/57mmHg、肌鈣蛋白50000多μg/L、腦鈉肽40000多、肝腎功能損傷、低鈉高鉀……李鴻波醫生根據檢查結果判斷,患者情況危急,需要心臟中心專家會診。

23:19,心內科白書玲醫生根據「心臟射血分數(EF值)僅為30%、心包積液」的超聲檢查結果,診斷患者為暴發性心肌炎,且病情危重,隨時可能出現致死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在診室內,患者病情持續惡化,血壓血氧等指標明顯降低,白書玲醫生給予持續升壓藥物及高流量吸氧,同時協助團隊幫助患者轉入ICU治療,給予重症監護和生命支持。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在每天眾多的發熱患者中,有不少人入院時已處於危急重癥狀態。他們當中有老人小孩,也有青壯年。危重症患者就診通道暢通在救治過程中異常關鍵。醫護團隊的持續對症治療和緊急搶救下,成功為患者把握住了救治的黃金窗口。

現在患者還在重症監護室,但情況已經穩定。患者媽媽說:「能提前進入發熱門診是我們的萬幸,不然孩子很可能就沒了,感謝醫生的及時收治!」

事後,據白書玲醫生介紹,暴發性心肌炎是一種極其兇險的心血管急危重症,主要由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為啟動因素,進而引起嚴重的心臟事件,如心源性休克、惡性心律失常甚至死亡。其起病特別急,短到幾個小時就能達到高峰。病死率較高,且以猝死為主。

「暴發性心肌炎是心肌炎中最為嚴重和特殊的類型,主要特點是起病急驟,病情進展極其迅速,患者會很快出現血流動力學異常以及嚴重心律失常,並可伴有呼吸衰竭和肝腎功能衰竭,早期死亡率極高。正因為如此,該病一直是心臟科醫生最為棘手的問題。即便在醫療資源更為充足的國家,其早期死亡率仍超過50%。」白書玲表示,此次順利轉運患者,得益於醫護團隊的高效配合,做到了早識別、早診斷、早預判、快轉運,抓住了寶貴的搶救窗口期。

專家提醒,暴發性心肌炎的早期癥狀與感染新冠病毒或流感十分相似。比如三者都可能出現頭疼、發燒、咳嗽、畏寒或鼻塞、肌肉痛等癥狀。如果感染新冠病毒或流感的患者出現了喘氣費力、胸悶、心悸、胸口有輕微疼痛,這是在提醒疾病已經累及到心臟了。如果出現了更嚴重的癥狀,如昏厥、大汗淋漓、血壓下降、心律失常等,就要立即前往醫院就醫。

糖尿病碰上新冠

隨著感染高峰的逼近,急診、發熱哨點、兒科、全科等已經人滿為患,住院部也趨於飽和,經歷著醫護人手短缺和患者量激增的雙重考驗。更嚴峻的是日漸增多的高危患者,除了7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以外,另一個人群也同樣不容忽視,那就是有糖尿病史的患者。

近日,上海嘉會國際醫院急診科就收治了這樣一位I級患者。入院時患者已處於昏迷狀態,被立刻送入復甦室搶救。當時患者已血壓休克(Bp71/40mmHg),末梢血糖過高已測不出來,血氣分析顯示嚴重代謝性酸中毒(PH 6.89)和重度高鉀血症(6.8mmol/l),靜脈血糖超過50mmol/L。

家屬反饋患者已75歲,有多年糖尿病史和高血壓,血糖控制不佳,平日主要依靠胰島素注射配合口服降糖葯治療。感染新冠後,患者出現發熱、食慾不佳,進食少的癥狀,家用血糖儀已無法測出血糖,增加胰島素劑量的效果也不佳。感染2日後,患者出現嘔吐、腹瀉1天後,次日家屬發現其意識不清後送至醫院,情況萬分危急。急診科江醫生一邊請ICU和內分泌科龐醫生前來會診,一邊和超聲科借調監測設備,同時和急診醫護團隊準備深靜脈擴容補液,爭取儘快平穩患者的生命體征,以便後續能夠完善CT檢查

ICU和內分泌科的醫生迅速抵達急診。經會診後,該患者被診斷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昏迷,嚴重脫水、嚴重高鉀血症、無尿、腎功能不全。急診立刻通過去甲腎上腺素升血壓,同步進行補液擴容降血鉀、小劑量胰島素降血糖、糾酸、抗感染、導尿等一系列治療,DKA糾正血糖控制至安全範圍後,患者終於意識清醒了。考慮到患者仍存在肺部感染、心肌酶升高、心功能不全等問題,院內將其收入ICU病房繼續治療,目前已順利轉至住院部。

據嘉會醫療內分泌科龐璨醫生介紹,一項匯總分析研究表明,糖尿病可能會明顯惡化新冠肺炎的臨床病程。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 糖尿病患者嚴重新冠肺炎的幾率增加約2倍, 死亡的幾率增加約2倍。2型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存在有潛在慢性炎症,這與胰島素抵抗相關。同時,糖尿病患者常合併有高血壓、肥胖、心血管疾病、血脂異常等其他慢性疾病,這也可能加重了預後不良。雖然機制尚未明確,但在已有慢性炎症的基礎上,伴隨著對新冠感染的炎症反應增強和病毒載量的增加,就可能會導致出現極端的全身免疫反應,促使病情加重。

有基礎病的老年患者始終是新冠疫情中最脆弱的人群,急診科江少偉醫生也遇到了多例糖尿病相關的危重症患者。高血糖危象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滲綜合征(HHS),是糖尿病的兩個重要的急性併發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一種常見的、潛在致命的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由相對胰島素缺乏引起,在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更常見。在已有糖尿病的患者中,DKA可能是嚴重新冠肺炎的常見併發症,也是預後不良的標誌。研究表明,新冠會誘發糖尿病的嚴重表現,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滲性高血糖狀態(HHS)。危重症新冠患者可能出現重度胰島素抵抗,而且新冠緩解後胰島素抵抗可能迅速改善。此外,部分住院患者也容易出現長期重度低血糖。

因此感染新冠後,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無論年齡,都需要積極預防低血糖、嚴重高血糖和DKA。

專家提醒,一方面,做好血糖監測。感染新冠時血糖能會出現波動,這時需要增加血糖監測的頻次,包括空腹、三餐後2小時及睡前等時間點的指末血糖。無癥狀感染或癥狀較輕的糖友,如果血糖控制平穩可選擇居家隔離。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作息規律,避免焦慮,確保合理營養膳食,因地制宜室內運動,同時加強自我血糖監測。如出現高熱不退、血糖持續升高甚至家用血糖儀無法測出,嘔吐、腹瀉、呼吸困難、氣短等病情加重的表現需及時至醫療機構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另一方面,規範使用降糖藥物。新冠感染期間更需要規律使用降糖藥物。堅持用藥,不可隨意更改藥物或停葯,尤其是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切勿隨意停用胰島素,如果出現胃腸道癥狀,不能正常進食,需及時根據血糖情況增減藥物,或者及時就醫尋求治療方案的調整。此外,大部分止咳的液體製劑含有糖分,可能對血糖產生一定影響,建議開具不含糖分的止咳製劑。為了保持補充水分,應根據需要每1-2小時攝入8盎司(約250mL)無碳水化合物的液體(如水、肉湯),以補充排尿和不顯性失水丟失的水分。

總而言之,對於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的血糖、血壓和血脂控制,才可能有助於減輕COVID-19的嚴重程度。居家期間也要制定科學的飲食和運動計劃並堅持按計劃執行,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情,這樣才能確保安全度「疫」。

E N D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余心雨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讀這本書!健康的習慣也可以很輕鬆 - 天天要聞

讀這本書!健康的習慣也可以很輕鬆

人類的壽命更長了,但生活質量也更好了嗎?數據顯示,如今患慢性疾病的人數量眾多,人們的生活質量堪憂。如何做出微小的生活習慣改變,讓身體年齡比實際更年輕?如何讓提升你的健康壽命,既要活得長,更要活得好?如何從零開始學做人生的健康規劃,讓你從容不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時加點它,能緩解眼乾、失眠 - 天天要聞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時加點它,能緩解眼乾、失眠

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眼睛乾澀、打不起精神,晚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明明白天也沒熬夜、也沒喝咖啡,卻總是覺得腦子像糊了一層漿糊——這可不僅僅是「年紀大了」那麼簡單。中老年朋友尤其要警惕:一旦肝血虧虛,身體就像缺了一桶「潤滑油」,眼睛乾燥、睡眠難安
「1+1>2」,降壓藥聯用的隱藏技能,你用對了嗎? - 天天要聞

「1+1>2」,降壓藥聯用的隱藏技能,你用對了嗎?

有位朋友跟華子說,他現在服用替米沙坦,但是血壓控制的不理想,是不是需要加大劑量或是換成其他降壓藥物,比如氨氯地平呢?華子告訴他,增加劑量或是換藥,都不算最好的選擇,其實可以考慮在替米沙坦的基礎上,增加氨氯地平進行聯用,很可能會出現「1+1>
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 天天要聞

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極目新聞通訊員 童萱攝影 陶繼東5月5日,同濟醫院黨委書記唐洲平、院長鬍俊波率隊深入光谷生物園科創公司開展專題調研,實地考察同濟醫院在此推進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情況。同濟醫院科創成果、科創產業的積極推進,不僅是同濟醫院在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創建征程中的關鍵一環,更是醫院肩負科技創新自立自強使命,積極融入國家...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 天天要聞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夏天來了,很多人手上會長一些透明的「小水泡」,雖然不疼,但是癢到讓人懷疑人生,一不小心撓破後,裡面會流出一些液體。這些既影響美觀又奇癢無比的小水泡,到底是什麼?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 天天要聞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涉事論文於2017年6月發布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圖/電子雜誌截圖近日,一篇題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引發廣泛關注。論文中稱「選取了子宮肌瘤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男性會患子宮肌瘤?該論文被指「過於離譜...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議是... - 天天要聞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議是...

誰懂啊!去日照玩了一趟,3天花了不到1000塊。日照的景點多數都免費,只要提前做好攻略,真的很適合學生黨窮游~景點也很集中,但是一些細節還是要注意。建議參考本攻略~去日照玩3天行程安排:Day1:萬平口3號門-太公島牡蠣公園-第三海水浴場-大泉溝漁港-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公園Day2:燈塔廣場-巧克力漁家-日照科技館-日照海洋公...
山大齊魯醫院回應「子宮肌瘤男性患者」論文 - 天天要聞

山大齊魯醫院回應「子宮肌瘤男性患者」論文

近日,一篇題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被網友廣泛議論。論文稱「選取了子宮肌瘤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子宮肌瘤男性患者」引發質疑。據報道,上述論文2017年6月發布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在線公開時間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