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是創傷骨科中一種常見的病種,病死率高、手術難度大,它的規範診治對骨科專科技術水平以及醫院創傷中心救治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近日,汕頭大學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創傷中心連續收治了3名嚴重骨盆骨折的患者。經多學科醫生會診後,進行骨科微創手術,得到及時救治。
「高能量撞擊是導致嚴重骨盆骨折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處墜落、極限運動、道路交通事故等。10%-15%的骨盆骨折患者被送至急診室時表現為休克,這部分患者死亡率高達30%。」汕大醫一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鍾志剛介紹,3名患者中有2名是由於高處跌落,1名因交通事故導致受傷,送至汕大醫一院創傷中心就診時傷情均非常嚴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傳統的手術損傷大、出血多、併發症發生率高。患者入院,骨科醫生團隊對幾名患者的影像學資料進行詳細分析,並與麻醉科、影像科、介入科等多學科進行會診討論後,制定了詳盡的手術及圍手術期管理方案,決定為3名患者都採用同一種微創技術固定方法:先俯卧位行後入路腰骶+骶髂螺釘固定,再仰卧位行INFIX固定術。
手術前,手術團隊與護理團隊針對病人具體病情,對病人進行積極的術前引導宣教,緩解病人焦慮情緒,同時制定了一系列標準化ERAS方案(促進術後恢復綜合方案)。手術通過小切口微創完成操作,減少了手術創傷,縮短手術時間,很快地便為患者完成手術。術後,醫生團隊採用多模式鎮痛方式,讓患者處於無痛或輕度疼痛,早期便可進行功能恢復鍛煉。

據介紹,近年來,汕大醫一院骨科在嚴重骨盆骨折的治療、尤其是微創手術技術水平等方面有了快速提升。今年,醫院響應國家建立區域性創傷救治體系,成立了創傷中心,通過強化院前提前預警的機制,建立重症創傷患者及多發傷患者的多學科聯合診治模式,加強急診綠色通道的建設,每天均有多名嚴重創傷患者在附一創傷中心得到有效、及時的救治。「創傷中心的創建和創傷救治流程的優化規範,有效降低嚴重創傷的致殘率和致死率。」鍾志剛介紹道。
【見習記者】彭深
【通訊員】鍾志剛
點擊圖片,一鍵報料↓↓↓

【作者】 彭深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