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進入藥店,我們會發現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很多,而治療感冒的中藥方劑更多。面對感冒,我們該如何選擇中藥方劑或者中成藥治療呢?本篇文章,作者帶你認識有關感冒的那些事。
感冒了該怎麼辦?
感冒是一個相對廣泛的概念,從醫學的角度講,主要是指上呼吸道感染,即鼻腔、咽和喉部的炎性感染;從老百姓的角度看,與受涼、受風或者受寒等相關的發熱類疾病,都被認為是感冒。
麻黃湯、桂枝湯、銀翹散、桑菊飲、桑杏湯、達原飲、清營湯、犀角地黃湯、小柴胡湯、麻杏石甘湯等,都與廣譜的感冒治療有關係。感冒方劑如此多,我們該如何正確使用呢?
要正確使用感冒方劑,我們必須要認識及明白三點,即感冒的一團和氣、兩大類型及三個層次。
- 感冒的兩大類型,主要是指太陽(膀胱)系統感冒與少陰(三焦)系統感冒。太陽系統以膀胱體系、肺體系為核心,麻黃湯、桂枝湯、麻杏石甘湯、大小青龍湯等等,都屬於此類感冒。少陰系統包括腎體系與三焦體系,感冒以三焦體系為主,溫病亦歸屬於此,銀翹散、桑菊飲、桑杏湯、清營湯、犀角地黃湯等屬於此類感冒。
- 感冒的三個層次,主要是針對三焦系統而言,分為上焦、中焦和下焦,這裡的上中下,並不是指高低位置,而是指疾病傳變深度變化。三焦系統上焦病變,主要是指肺體系黏膜病變,如鼻咽黏膜、上呼吸道黏膜,治療方劑可以選用銀翹散、桑菊飲、桑杏湯,這與太陽膀胱系統的發熱感冒用藥不同。三焦系統的中焦病變,是指病邪通過黏膜系統影響了三焦本體,兼有了營血內熱的情況,使用方劑為清營湯,清熱解表葯與透熱涼血葯同用。三焦系統的下焦病變,指病邪進入三焦之本體,造成營血毒熱,一派熱毒之像,此時要使用犀角地黃湯治療,甚至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等,清暑益氣湯亦可歸入此類。太陽系統的感冒也有傳變,但其傳變並非是層次性傳變,加減用藥即可。
- 人體三焦系統具有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在於三焦是人體元氣通行之路,即氣機轉輸之結構,這個結構中醫稱為膜原。膜原結構的穩定,對於保持三焦氣機運行順利,維持三焦功能正常,具有重要作用,故而需要保持膜原一團和氣。膜原為半表半里之結構,這種半表半里,既是指其位置,更是指其功能。從位置講,膜原為抵禦邪氣侵襲黏膜的根本點,或者說前沿陣地,方劑為達原飲;從功能看,三焦經是協調氣機轉化的重要部分,是調節三焦元氣運行的關鍵,方劑為小柴胡湯。
明白了治療感冒方劑的一二三,我們就能把臨床遇到的各類感冒進行區分,尤其是掌握與三焦體系相關的感冒,從而遊刃有餘的選擇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