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腸」計議,預防便秘

2022年11月03日13:11:37 健康 1310

據《2018年國人腸道健康白皮書》數據顯示,我國超過90%的人都存在腸道健康問題。

我們總是關注心、肝、脾、肺、腎,這些身體里的「大件」問題,卻忽略了腸道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從「腸」計議,預防便秘 - 天天要聞

一、腸道功能,是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

腸道被稱之為「人體的第二大腦」,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和排毒器官,對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腸」計議,預防便秘 - 天天要聞

人體的腸道是盤曲於腹腔內的消化道,起自胃的幽門口,下至肛門,分為小腸和大腸兩部分。小腸長度約為5~6米,主要負責吸收食物里的營養。大腸有1.5米左右,負責吸收食物中剩餘的水分,將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排出體外。

1、消化功能

腸道會分泌一種叫做酶的東西,把進入腸道里的食物分解成可以被人體吸收的物質。

2、吸收功能

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要通過腸壁絨毛進行吸收,然後通過血液運送到肝臟,在那裡再進行下一步加工。

腸絨毛是腸黏膜表面許多細小的凸起,其面積大約200平方米,如果這些運輸工罷工了,那麼肝臟也就失去了原動力。

3、排毒功能

腸道負責把食物消化後的殘渣排出體外,如果不及時地排出的話,結腸裡面就會產生很多有害的物質,造成結腸的擴張。

表現出來的癥狀為肚子脹、肚子疼,嚴重的情況下也可能出現穿孔,甚至腫瘤。

4、免疫功能

腸道黏膜的上皮連接的很緊密,有許多的微絨毛,所以外面的細菌病毒不容易進來。

人體的微生態在腸道中佔到80%左右,消化道的微生態總數是人體所有細胞加起來的10倍;人體的淋巴細胞(有免疫作用的細胞)在腸道中佔60%~80%,這些起到了深入屏障的作用。

二、腸道異常,會引起頑固性便秘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飲食上開始大魚大肉、加重了腸胃的消化負擔,導致消化道的問題突出,致使排便出現異常,引起便秘問題。

從「腸」計議,預防便秘 - 天天要聞

1、腸道蠕動減慢

多見於老年人,胃腸道消化液減少,腸管張力和蠕動減弱,胃腸道反射減弱,直腸敏感性的下降,導致食物在消化道內停留過久,水分吸收過多後導致糞便乾結引起便秘。

2、不良生活習慣

在飲食上長期高油、高脂、食肉太多、植物類食物吃得太少,缺乏粗纖維,導致糞便體積減小,對腸蠕動刺激小,青年人多見。

3、精神心理壓力過大

由於工作壓力大,經常通宵達旦,導致排便反射被抑制,不能及時將排出殘渣到體外,從而引起便秘。

4、長期缺乏運動

缺乏運動,由於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忙,常常吃完外賣後就久坐不動,運動量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腸蠕動導致排便費力。

三、長期便秘,會引起人體健康問題

你知道嗎,一天不解大便,就相當於吸三包煙,長期便秘會導致消化不良、影響身心健康,從而引發一些健康問題。

從「腸」計議,預防便秘 - 天天要聞

1、引起消化不良

長期便秘會導致消化不良、引起口臭、膚色暗沉、肥胖等。

2、影響身心健康

習慣性便秘,持續性頑固的便秘給老年人帶來食欲不振、疲乏、頭暈、頭痛、精神萎靡、煩躁不安、失眠等痛苦。

3、引起高血壓上升

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心腦血管問題的老人,常常因為便秘時排便用力,增加腹壓或用力過猛而使血壓突然上升,造成腦血管破裂而發生腦出血等急性的腦血管問題。

4、引起肛腸問題

長期便秘可能會引起痔瘡、肛裂、腸梗阻、憩室病甚至腸道惡性問題的發生。

四、從「腸」計議,預防便秘問題

頑固性便秘是萬病之源,長期宿便堆積在腸道內,會發酵腐化,產生各種毒素、毒氣,最後,毒素會擴散到全身,從而危害人體健康,因此,便秘問題,已不容忽視!

1、合理膳食

合理分配膳食中主食、肉蛋、蔬菜、水果比例多食水果蔬菜、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規律進食。

2、排便規律

早餐前或餐後2小時是排便的最好時間,要養成每天在此時排便的習慣,排便時不玩手機。

3、補充水分

平時要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水是人體剛需,多喝水,就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避免大便乾燥。

4、規律作息

如果作息不規律,有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出現腸蠕動緩慢,腸腔內的內容物長時間的聚積在腸腔內不能排出,就有可能會導致出現便秘。



END

註:此內容僅為健康知識科普,不做醫療指導。若涉及版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 天天要聞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人們常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已經越來越不符合現代人的生存標準了。現在中國14億人口,超過70歲以上的人有1億3139萬之多,未來20年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雖然這些高齡老人想通過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但是絕大多數體育運動已經不適合他們了。基本上各類體育場...
男子抱冬瓜睡覺能降溫?《黃帝內經》里的消暑密碼大公開! - 天天要聞

男子抱冬瓜睡覺能降溫?《黃帝內經》里的消暑密碼大公開!

最近,全國多地高溫「爆表」,空調、風扇全力運轉都難以驅散周身暑氣。這時,一條「男子抱冬瓜睡覺降溫」的新聞迅速走紅網路,不少人紛紛效仿,把冬瓜從廚房「請」上了床。那麼,抱冬瓜睡覺真能有效降溫嗎?從古老的《黃帝內經》智慧中,又能找到哪些夏日養生
重磅通知 | 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活動啟動 - 天天要聞

重磅通知 | 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活動啟動

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5578 篇文章創新之星由上海市工程管理學會、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有限公司、萬方醫學網、上海市科普事業中心、「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共同發起,光明網、中國醫學傳播學教學聯盟、醫學傳播學創新實踐基地共同支持的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遴選活動正式啟動。附:推薦表格第...
最高收費21萬元,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叫停背後:借「創新治療」之名收費 - 天天要聞

最高收費21萬元,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叫停背後:借「創新治療」之名收費

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編輯:魏文藝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了一則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在醫療界人士看來,這一喊停並不突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內某知名三甲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處了解到,早在國家衛健委通知正式出台前,該主任醫師所在醫療機構所在地的...
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 - 天天要聞

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

微美芒市—芒市具有影響力的公眾號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來源: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 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責編:雷斑努 虞有琪審核:張崇喜 們文傑往期回顧收藏!2025年芒市公交漫遊指南面對暴雨,這些知識要牢記「馬路市場」退市 芒市山貨交易有了「新家」「700開頭」 15位電話號碼要來了!@芒市創業者,市婦聯2025年...
互聯網掀起「抱冬瓜」消暑熱潮?中醫專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適合這些人群 - 天天要聞

互聯網掀起「抱冬瓜」消暑熱潮?中醫專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適合這些人群

要問最近菜市場什麼最火,無疑是冬瓜了。不僅是夏天家家戶戶必吃的一道菜,冬瓜「本瓜」還有消暑功效。近日,不少網友購入整個冬瓜,清洗後交給孩子或自己抱著用來消暑。抱著冬瓜真的能降溫嗎?湖南省中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介紹,冬瓜含水量高達95%以上,當人體接觸冬瓜時,它能快速吸...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 天天要聞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王大爺年輕的時候是一名資深銷售,年輕時候為了跑業務,不得不參加各種酒局,經常把自己灌得爛醉。一來二去這種「不得不」就變成了習慣,退休之後每天不喝兩口酒就感覺渾身不舒服,身邊人常常勸他戒酒,他反倒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